摘 要:漢字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字,人們不斷地對它進行簡化,就成了今天所用的漢字。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字真的很像畫。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利用圖畫的方法抓好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教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8-0063-01
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不是與生俱來的,創(chuàng)新學習的能力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培養(yǎng)、訓練的結(jié)果。因此,這一緊迫任務就落在教師身上。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關鍵要在識字教學中落實,因為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字,古時候人們?yōu)榱擞涗洶l(fā)生的事情,就用圖畫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時間長了,人們不斷地對它進行簡化,就成了我們今天所用的漢字。通過細心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字真的很像畫,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圖畫認讀漢字,感知漢字表意特點以及演變過程。在教低年級識字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看一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
觀察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通過觀察事物,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講述,可挖掘他們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欲望。如去年冬天,我們講到“雪”這個生字時,正巧外面下起了鵝毛大雪,于是我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外面看一看,為的是讓學生對“雪”形成感性認識。我說:“同學們,我們主要觀察雪花的形狀及顏色?!闭f起顏色,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白色?!蔽矣謫枺骸跋袷裁茨??”學生們興奮起來了,七嘴八舌地說:“像棉花,像白面粉,像白糖,像羽毛?!彼麄儼蜒┗ê蜕畹氖澄镞M行類比,得出結(jié)論,這本身就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說起雪花的形狀,學生們的擴散性思維又得到了充分調(diào)動,有的學生說:“像鮮花,像六角星,像鵝毛?!睂W生們爭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時,我打心眼里高興,因為他們雖然年齡小,但他們的創(chuàng)新萌芽卻很旺盛。我也不失時機引導大家:“同學們,把手伸出去和雪花親近一下。”學生們都紛紛伸出小手讓雪花落在手心里。我問:“接到雪花了嗎?有什么感覺?”學生們爭先恐后回答說:“接到手里就融化了,變成了水?!蔽以偌皶r啟發(fā)他們:“這就是‘雪字為什么是雨字頭?!?/p>
二、說一說,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對于學生的提問,教師要鼓勵,要提倡,要引導。一個好的問題,能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他們質(zhì)疑問難,在討論爭辯中達到“茅塞頓開”的效果。對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利用所了解的知識,引導學生敢問、會問。例如,在學習“河”字的時候,我拿出一張卡片,上面畫著一條清可見底的小河,河床上有幾塊鵝卵石,當我讓學生們給“河”字組詞時,有的說:“小河,大河,河水?!蔽矣肿寣W生們用“小河”說一句話,大多數(shù)同學都說:“我們村周圍有一條清清的小河?!笨傊?,學生們都說河的美麗。這時一個學生出乎意外地說:“老師,我見過的小河,里面都是臟兮兮的,為什么他們都說河水是清的呢?”對于這個學生的提問,我鼓勵他說:“這個問題問得好!”并對同學們說:“現(xiàn)在大家討論一下?!蓖瑢W們沉思了一會,有的說:“是人們把臟東西扔進了河里?!庇械恼f:“是人們想河水變清才這樣說的?!薄麄€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解決問題中得到了鍛煉??梢哉f,這種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改變學生對熟悉事物的看法,敢于發(fā)現(xiàn)新的觀點,從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啟發(fā)他們?nèi)ニ伎肌?/p>
三、畫一畫,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
中國的漢字有其自身的特點:象形性。再加上小學生特別偏愛畫畫。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把畫畫與識字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激起了學生深處的創(chuàng)作靈感,一幅幅標新立異的作品相繼出現(xiàn),令老師驚嘆不已。這樣做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1. 指定學生給某一字配畫
比如,學到‘日、月、水、火、竹、電、風”等字的時候,就讓學生在字的旁邊,畫上一個簡單的象形畫。這樣,學生就要開動腦筋,想想這些文字在生活中的形象,然后,才能動筆來畫,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形象思維的過程,也是一個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
2. 鼓勵學生按自己的意愿畫畫、涂色
按自己的意愿畫畫、涂色,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想涂什么顏色就涂什么顏色,這樣一來,學生沒有了束縛,擺脫了限制,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得到充分的展示。例如,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位同學隨便在上面畫一個人,在下面畫朵云彩,旁邊的同學喊“會”字。這一偶然發(fā)現(xiàn)激起了同學們的靈感,他們做起了畫字、猜字的游戲。像“秋、鴉、休、笑、哭”等字,都是他們筆下美麗的圖畫。
四、編一編,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
認識漢字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但如果你肯去思考,肯去創(chuàng)新,學習漢字就變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例如,在學習“金”字時,我給同學猜一個字謎:一個人姓王,口袋里塞了兩塊糖。一說謎語,同學們的興趣來了,有的說“全”,有人說:“玉”,最后我告訴大家是“金”。從此,同學們輕松地記住了這一字,再不會寫錯讀錯。后來,每學到有意思的漢字,我就讓他們編一編。如 “月”字: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這樣,就激起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興趣。
總之,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創(chuàng)出新的教學思路,而且還要鼓勵學生不斷地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低年級識字的創(chuàng)新是為學好語文作鋪墊,應是每個語文教學工作者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楊自敏.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05(12).
[2]趙苗苗.低年級識字點滴談[J].成功,2009(08).
作者簡介:侯彥剛(1983-),男,甘肅通渭人,小學一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