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個國外學者對中國壯族土司的研究

      2015-05-05 07:10:36段陽萍
      廣西民族研究 2014年6期
      關鍵詞:托克安平土司

      段陽萍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乃至民國時期中國中央王朝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主要是西南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實施的一種有別于漢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政策。其中,壯族土司制度源遠流長,對壯族聚居區(qū)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均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研究壯族史和廣西地方史的重要內(nèi)容,引起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女博士詹妮弗·托克(Jennifer Took)所著的《中國西南地區(qū)的部族首領:中華帝國晚期壯族首領在土司制度下的特權》就是近年來國外學者研究壯族土司的一部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外學者對中國土司制度的基本觀點及研究趨勢。

      一、選點、研究方法與角度

      詹妮弗·托克是墨爾本大學亞洲語言與社會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2002年獲得墨爾本大學中國研究的博士學位,研究特長是中國法律、中國法律史和中國軍事史。本研究緣起于作者的學習經(jīng)歷以及自身研究特長兩個方面:其一,托克在本科學習期間研讀了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其中部分內(nèi)容涉及壯族土司制度,故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將廣西土司制度興衰史作為論文研究方向。其二,作者的語言優(yōu)勢和法學訓練均為其土司研究提供了便利。托克熟知中文,可以較順利地閱讀有關廣西土司的各類史料文獻;系統(tǒng)的法律學習經(jīng)歷也賦予她清晰的歸納、分析能力,尤其對于區(qū)域社會歷史這一綜合性研究十分有利。

      托克選取了廣西大新縣境內(nèi)的安平李氏土司為切入點,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點:第一,有關安平土司的歷史資料非常豐富;第二,大新縣境內(nèi)原有養(yǎng)利、恩城、下雷、安平、茗盈、萬承、太平、全茗八大土司,安平屬李氏土司所在地,八大土司的地理地貌及風土民情非常相似,該個案可以作為大新縣乃至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土司社會的一個縮影;第三,安平土司存續(xù)時間尤為久遠,十分具有代表性。

      詹妮弗·托克的研究方法是文獻研究和實地考察相結合。文獻方面,主要參考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資料,中國學者龔蔭、吳永章的土司制度研究成果;實地調(diào)查方面,她對廣西土司碑刻、家譜、衙署等土司制度實物遺存進行調(diào)查取證。托克從兩個角度進行研究:其一,描述和分析安平土司社會的地方經(jīng)濟、社會和政治體系框架,并探究安平土司如何操控這一政治經(jīng)濟體系,與轄區(qū)內(nèi)的民眾和資源發(fā)生互動關系;其二,研究土司與官族(official clan)如何在當?shù)亟嫴㈧柟唐浣y(tǒng)治,以便在維護自身勢力、攫取地方資源的同時,確保履行對中央王朝的相關義務。

      二、詹妮弗·托克的主要觀點

      1.土司制度是中央政權實施的一種務實的政治策略

      托克認為,土司制度是中央政府在政治上對邊疆部族首領(tribal chieftain)進行控制,從而達到間接統(tǒng)治當?shù)厣鐣康牡囊环N務實(pragmatic)的政治策略。中央政府利用土司制度不斷加強對世襲部族首領的政治控制,并逐漸將漢文化滲透至非漢族聚居地的少數(shù)民族的意識形態(tài)之中。歸順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獲得中央王朝的官方認可,名義上被納入中央政權體系,并允許在原有轄地內(nèi)因俗而治,其地方政治特權得到進一步加強。實際上,中央政權一直都視土司制度為一種暫時的策略(interim measure),王朝的直接統(tǒng)治將最終取而代之。只不過,這一“臨時”持續(xù)時間長達好幾個世紀之久。

      2.現(xiàn)有土司制度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托克認為,國內(nèi)外土司制度研究的視角比較單一。20世紀30年代起,中國學者就開始研究土司制度的歷史沿革以及中央政權與周邊地區(qū)二者的關系。直到21世紀初,這些研究成果仍主要立足于從中央王朝的視角來審視土司制度。換言之,土司制度仍被視為封建王朝的殖民制度(colonial administration)和邊境防御(frontier defense)的一個研究課題。這反映了土司制度研究的資料主要來源于官方的正史、省縣志、實錄、碑刻等歷史文獻,無疑代表的是中央政權的利益。

      與此同時,西方學者在追溯土司制度時,也往往只注重將其作為中央政權與邊疆少數(shù)民族發(fā)生聯(lián)系,即政權核心與政權邊緣之關系的一種證據(jù),是中央王朝管理邊疆的一種工具。即便到20世紀50年代之后,一批西方學者對土司的相關研究也存在這一局限性,如1954年出版的由哈羅德·韋恩斯(Herold Wiens)撰寫的《中國之挺進熱帶》(Chinas March towards the Tropics);1970年由理查德·卡什曼(Richard Cushman)撰寫的博士論文《叛亂靡常與蓮花精舍:瑤族史若干問題的研究》(Rebel Haunts and Lotus Huts:Problems in the Ethnohistory of the Yao),以土司制度為大的歷史背景來分析明清時期瑤族與漢族的關系;再如杰弗瑞·巴羅(Jeffrey Barlow)在1989年發(fā)表的《明代的壯族》(The Zhuang Minority in the Ming Era)等等,無一不是采用了自上而下的研究視角,均將土司制度界定為中央政權管理地方部族的行政制度,反映的是封建王朝的邊防政策以及中央政權對外圍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正是因為作者意識到中西方學者習慣站在中央執(zhí)政者的視角上來探究土司制度,所以托克采取了與以往學者相反的研究視角:從“相對較小”的事實人手,分析和建構土司制度這一相對宏大的問題。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資料——《廣西壯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和《廣西大新縣壯族調(diào)查資料》是托克理想中的“較小的事實”。為此,文中不惜花費大量篇幅對歷史調(diào)查資料進行摘引,托克認為這是研究土司制度的一個大膽嘗試,只有生動地呈現(xiàn)出土司制度下的社會現(xiàn)實,才能更好地闡釋這一制度。在高度評價曾親歷過土司統(tǒng)治的村民的口述史部分的同時,托克也指出調(diào)研存在“局限性”。例如,資料中存在諸多對農(nóng)民與土司之間階級斗爭的描述,“剝削”和“壓迫”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語。這種意識形態(tài)直接影響到調(diào)查的客觀性、公允性和全面性。但即便如此,調(diào)研資料仍是后人無法復制、無法彌補、無法超越的。

      3.土司制度源于唐代設置的羈縻州制

      托克認為,土司制度源于唐代設置的羈縻州制。而“羈縻”這一概念可追溯至秦王朝,其隱含的哲學思想則更早可追溯至周朝,秦滅六國,建立起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王朝后,就面臨著如何治理邊疆的問題,這同樣也是隨后的漢朝政權所重視的問題。為此,秦漢采取了相應的邊疆統(tǒng)治政策:第一,在統(tǒng)一的中央機構之下,設置少數(shù)民族區(qū)劃和不同形式的軍政管理機構。如秦王朝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設“郡”或“縣”,西漢王朝沿襲秦制,且任命諸如“中郎將”“校尉”“都護”等管理少數(shù)民族事務的地方軍事長官。第二,提升少數(shù)民族部族首領的政治地位。當代學者認為這是出于改善并促進中央與邊疆少數(shù)民族友好關系之目的,然而最初的動機卻始于利誘少數(shù)民族首領主動歸順朝廷。如秦王朝專設“典客”這一官職和機構,“掌諸歸義蠻夷”,對歸附的酋領寵以官爵,賦予特權。第三,為加強邊疆經(jīng)濟實力,推行移民屯田政策。自秦始,中央就開始向邊疆地區(qū)進行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移民屯墾。西漢晁錯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被文帝所采納,并得到大力推行。大批的罪人、被流放者和窮苦民眾被迫移徙至邊疆地區(qū)安家落戶,從事屯田開發(fā)。他們被納入軍事化組織,平時習武務農(nóng),戰(zhàn)亂時保家衛(wèi)國。哈羅德·韋恩斯稱之為“軍事農(nóng)業(yè)拓殖”(military agricultural colonization)?;谝陨先c,作者認為羈縻州制是從秦漢時期管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建制發(fā)展而來。

      托克認為,羈縻政策奉行的是周朝“懷諸侯、柔遠人”的“懷柔”(cherish the gentle)策略,其目的在于“以夷制夷”(LlSe barbarians to control barbarians)、穩(wěn)固邊疆。它伊始于秦漢,發(fā)展于三國、兩晉、南北朝,盛行于唐,延續(xù)于宋,歷經(jīng)千余年,對維護民族地區(qū)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封建王朝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形式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鑒于以往中央政權在羈縻政策之下對少數(shù)民族酋領的管理寬松(loose government),因此羈縻政策又被國內(nèi)外的一些學者稱作“放任政策”(100serein policy)。然而到了元朝,統(tǒng)治者開始加強對地方勢力的控制,在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設置了各級行政機構并參用土酋為官,王朝開始對其進行直接控制,初步建立起了土官(native officials)制度。可以說,元朝為土司制度的正式建立奠定了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基礎。明朝沿元制,并將土司制度發(fā)展成為一種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安平土司即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而產(chǎn)生。

      4.維持邊疆地區(qū)穩(wěn)定是土司對中央政權履行的首要或者基本義務

      托克指出,安平土官職務具有雙重路徑(a dual gateway)之特點,內(nèi)可進入壯族社會政治體系,外可通達強勢的中央政權。對于壯族民眾而言,安平土司是其直接統(tǒng)領者,境內(nèi)皆由安平土司所轄管。土司一旦得到任命,就意味著得到中央王朝的法律認可,被正式批準享有地方特權;而對于中央王朝而言,經(jīng)由土司制度,邊疆少數(shù)民族不僅歸順了朝廷,而且還為封建帝國造就了邊疆地區(qū)第一條防線。通過將地方首領納入中央政權的管理,意味著為中央王朝在邊疆民族地區(qū)配置了一支適應當?shù)貧夂蚝铜h(huán)境的地方軍隊,有利于中央王朝有效控制邊疆潛在叛亂及部族暴動。土司除了要維護所轄區(qū)域內(nèi)的安全穩(wěn)定外,還必須聽令中央,帶領土兵(local troops)鎮(zhèn)壓敵軍或清剿土匪,這體現(xiàn)了中央王朝“以蠻攻蠻”(use barbarians to attack barbarians)的邊防策略。

      5.安平土司不是漢族

      安平土司最早源于唐朝在左右江流域設置羈縻州、峒(vaHey);宋代,以儂氏部族為首的壯族勢力在左右江流域迅速崛起,宋王朝封其為知州,“雷、水、頻、婆”四峒歸其掌控,其中“婆”峒先后改名波州、安平州。作者認為,儂氏首領儂智高反叛宋廷,是安平地區(qū)后來實行土司統(tǒng)治的一個轉折點。據(jù)李氏土司后裔在《建宗祠碑記》的記載,李氏太始祖李茂,原籍山東益都人,因隨宋將狄青討伐依智高有功,留居此地,“俾守世土”,后封土官,轄太平、安平二州。期間又歷經(jīng)土官權勢紛爭,李氏土司失掉太平州,直至元末,原太平土州的土官李郭輔與其弟李郭祐終以土官弟兄分家的形式,將安平一分為二;明初,李郭祐歸順,被授予安平知州,“使守交趾各隘,給印世襲”,從而成為安平李氏的第一任土司,從此李氏歷代土司世系逐漸清晰。托克引用國內(nèi)外學者的觀點,對李氏先人來自山東的這一說法表示高度質(zhì)疑。如中國學者白耀天認為李氏先人實際就是本地壯族,族譜里關于先祖的漢裔記載實為清代李氏后人所杜撰。杰弗瑞·巴羅也指出,即便廣西壯族土司編造祖先為漢人的說法顯得荒唐至極,朝廷也甚少對此提出異議。一些正史對土司祖籍為漢人的相關記載也大都是以訛傳訛。這種假造族譜的做法由來已久,表面看似土官的漢裔情結,實則是土官為攀附中央政權、提高其政治地位的一種政治伎倆。

      6.土地是奠定土司社會、經(jīng)濟和政治權力的基石

      托克研究了清代中晚期安平土司時期的田地契約文書(1and contract documentation),認為安平土司對土地的絕對控制、占有情況直至清朝中期才開始發(fā)生轉變。土地買賣最初在土民之間交易頻繁,因為土民生活極其艱苦,無奈之下被迫出賣土地;而官族土地的典賣較少,主要發(fā)生于破產(chǎn)的沒落官族,且須本著“先族內(nèi),后族外”(first within the clan,then outside the clan)的買賣原則。清政府最初為了保證土司統(tǒng)治的穩(wěn)定,不允許土地公開買賣,后迫于社會發(fā)展和形勢所逼(農(nóng)奴不斷的反抗、官田產(chǎn)量逐年降低等),清后期逐漸對民間土地買賣契約的合法性予以官方認可。然而,土地買賣改變的僅是土地所有人,依附于土地的賦稅和相應勞役并沒有因此消失,所以土司的生活待遇并未受到較大的影響,反而趁機斂取更多錢財,成為土地買賣中最大的受益者。托克認為,壯族地區(qū)是以勞動力密集的水稻種植為特點的農(nóng)業(yè)社會,對土地和人力的控制就意味著對經(jīng)濟命脈的掌控,從而達到鞏固其政治地位之目的。因此,土地是奠定土司社會、經(jīng)濟和政治權力的基石。土司統(tǒng)治在后期由盛轉衰,也正是緣于土司對土地絕對占有地位的動搖。

      7.安平土司家奴身份的特殊性

      托克認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家奴是可以任意買賣的,而安平家奴(house slave)與主家并無明確契約,少數(shù)家奴甚至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由,從而順利地進入到自由民這一階層;安平家奴也不像同樣存在家奴的鄰近泰國那樣,并不是因為平民犯罪或欠債而淪落為奴隸。換言之,作者認為少數(shù)安平家奴可以在獲得新生后,以自由民的身份重新為社會民眾所接納并承認,這對于其他盛行“封閉模式”(closed mode)奴隸制的亞洲國家而言,安平家奴相對是“幸運”的。此外,作者還將安平土地占有情況與廣西南丹莫氏土司進行對比。南丹土司并不占有土地的絕對控制權,農(nóng)民占有土地高達60%,其中因占有大量土地而逐漸形成莊主這一新型階層,他們與南丹土司在權力上相互制衡,因此南丹土司統(tǒng)治力量相對薄弱,土民的生活境況也相對寬松自由,遠不及安平土民的生活境地那么悲慘。

      8.安平土司存留有特殊原因

      隨著中央政權“改土歸流”政策的推行,土司特權下的“王國”也開始走向末路。托克指出,土司制度畢竟是中央王朝管理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一種過渡方式(a transitional measure),它終將被中央政權的直接統(tǒng)治而替代。然而,安平土司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卻得以“幸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與其他土司比較,安平土司轄地和勢力非常弱小,不對中央造成威脅;其二,安平土司服從中央的領導,尤其在配合中央王朝抵制邊疆侵擾、穩(wěn)定邊防方面做出一定貢獻,因此清帝雍正在“改土歸流”過程中將之忽略;其三,民國時期,安平土司勾結地方軍閥,改頭換面重返鄉(xiāng)里,繼續(xù)實施土司制度,直至新中國成立之后,土司殘余才逐漸得以肅清。

      三、評價

      總體來說,該書具有視角新穎、材料豐富、結構清晰等特點。特別針對土司研究專著來說,以個案為切入點研究中國帝制晚期廣西土司的獨特研究視角,以及作者對民族學歷史田野資料的重視,無論是在國外或是國內(nèi)都是較早嘗試。對西方學術界而言,托克的專著為外國學者提供了豐富的西南土司民間文獻和口述史材料。正如美國弗吉利亞聯(lián)邦大學副教授約翰·赫爾曼(John E,Herman)所言:“托克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明清時期廣西土司的微觀歷史研究。該書的價值不僅在于它將研究對象聚焦于一個位于遙遠的廣西西南角的土司,而且還在于它闡述了中央王朝勢力向中國南方延伸的具體歷史進程。本研究不論從新型文學(emerging literature)的角度,還是從歷史學和人類學的研究角度,均為中國西南研究新增了有效參考資料。尤其該書對于那些未來想要對中國西南社會歷史畫卷(historical picture)做進一步研究的學者而言,具有參考價值?!睂χ袊鴮W者而言,專著中西方學者對于中國土司的看法,以及托克從全球范圍內(nèi)對其他國家相關社會、政治制度問題進行比較,有助中國學者了解西方研究中國土司問題的不同觀點和研究趨勢,擴展了中國學者的研究視野。書中有關土司研究專有名詞的中英翻譯同樣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然而,托克偏重對歷史調(diào)查資料的直接引用,而缺乏對這些材料做進一步分析,以提出建設性的觀點,從而降低了該專著的學術價值;另外,托克將歷史上西南邊疆視為中國殖民地的這一觀點,不符合中國歷史的事實。因為土司制度并未涉及國家主權問題,僅僅是地方政權管理的一種形式。

      結語

      2013年,中國土司遺產(chǎn)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錄。2014年3月,國家文物局確定由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聯(lián)合代表中國土司遺產(chǎn)申遺。中國政府正式向世界遺產(chǎn)中心提交申遺文本,將土司遺存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2015年6月的世界遺產(chǎn)大會將審議該文本,若獲通過,3處土司城遺址將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載入史冊。根據(jù)申遺的要求,需要將土司遺產(chǎn)與國外同類遺產(chǎn)對比,需要了解國際社會對中國土司制度的認知情況。但是,這一領域的研究和介紹,國內(nèi)民族史、民族學基本上是空白。了解詹妮弗·托克對壯族土司的研究,以及西方學者對其研究的評價,對土司遺產(chǎn)申遺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對國內(nèi)外土司制度研究的中英文術語統(tǒng)一,對土司制度研究的國際交流,均有較大意義。

      [責任編輯:付廣華]

      猜你喜歡
      托克安平土司
      上海安平靜電科技有限公司
      綠色包裝(2022年10期)2022-11-21 09:50:40
      田安平:講好鄉(xiāng)村振興的呂梁故事
      “土司文化圈”的內(nèi)涵、特征與意義
      Fort Besieged
      實測UCC公路探險車托克米
      中國自行車(2018年3期)2018-04-18 07:16:49
      生的希望
      金山(2018年3期)2018-04-12 09:19:46
      黑烏鴉托克
      大狼托克打電話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8
      烏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第一次學做生意
      桐城市| 资溪县| 东平县| 崇文区| 延吉市| 双牌县| 都江堰市| 南部县| 庄河市| 博白县| 确山县| 延吉市| 侯马市| 绥芬河市| 清河县| 璧山县| 四子王旗| 皮山县| 靖边县| 广宗县| 白沙| 儋州市| 永德县| 兴和县| 高州市| 建阳市| 临猗县| 乌鲁木齐市| 米脂县| 龙山县| 英德市| 双峰县| 衡阳市| 军事| 韩城市| 化州市| 昆明市| 房山区| 溆浦县| 庆云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