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建
數學因其在高考中的顯著地位,一直是學生花費時間和傾注精力最多的學科。又因為數學具有明顯的階梯性,所以進入高中階段,很多學生第一個跟頭就栽在數學上,一敗再敗后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一蹶不振。這種現象在現行高中數學教學中較為普遍,在進入新課程改革后尤其嚴重,那么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改革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盡管教學改革在一些地區(qū)開始實施,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根深蒂固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學校的數學教學仍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學習時間(包括晚自習)都由教師全程包辦。因此,學生對教師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教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具體表現為:沒有合理的學習計劃,坐等上課,課前不預習,對將要學習的內容不了解,課上忙于記筆記(課下并不看筆記),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課后忙于應付作業(yè),甚至是通過背誦解題步驟或常見題目的解題結果來獲取考試的好分數,不及時消化所學內容。高中數學布置的課堂作業(yè)并不多,課后大量時間主要是留給學生消化吸收當天功課,完成相關練習,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針對性的調整補充,而許多學生在這方面能力較差,以為課堂作業(yè)完成上交就萬事大吉了,這當然與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出入較大,效果也可想而知?!镀胀ǜ咧袛祵W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的學習方式,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chuàng)造。”特別是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強調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現我就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認清新課改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
數學新課程的教學方式是廣大教師、學生、家長關心的問題,新課程改革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新課程改革之所以強調自主學習,那是因為過去我們太注重教師而忽視了學生。我們把課堂當作教師展示的舞臺,并誤認為教師講得越精彩這節(jié)課上得就越成功。其實不是,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應該看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不是教師表演得是否精彩,教師要清楚教師的價值是由學生體現的。掌握知識的是學生而不是老師,這就要求角色互換。但這是不是意味著教師上課就不用教,全靠學生獨立完成教材所給的內容呢?筆者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一般來說,高中學生獨立自主學好高中數學課程不太現實,高中數學需要宏觀把握、邏輯思維、技巧掌握,某些數學問題或者定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這絕不是通過單純看教材,膚淺地認識表面現象就能解決的問題,高中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前人的知識與方法,而教師就是“導演”,學生才是真正的“演員”。
二、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1.把課堂還給學生
無論是杜郎口模式,還是三模五環(huán)六度模式,都體現一種思想,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結合數學學科特點,怎樣才能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呢?這是每個數學老師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第一,教師在問題設置上要下功夫,能否抓住問題的本質,能否吸起學生注意力,跟教師提出問題的尖銳性有很大關系。讓學生“動”起來,不是看表面熱鬧現象,而是看學生心理的激烈碰撞。第二,教師要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也就是應變能力。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發(fā),后果很難預測,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對學生給出的不合理結果不能批評指責。第三,教師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問題,并且在學生思考問題的同時,教師要察言觀色,適當調整問題難度,不能出現“打悶棍”現象。
2.準確定位新增加內容
高中數學課程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對于這些新增內容,不少教師普遍感到難教。一方面,這些新增內容不像老教材內容那樣輕車熟路;另一方面,對新增內容的標準把握不透。新增內容是課程改革的亮點,它具有時代感,貼近社會生活,所以我們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把握標準進行教學。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數學學科趣味性不強,也可以說很枯燥。怎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這是所有數學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很難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很重要。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數學來源于實踐而又應用于實際生活。新課程中突出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生活化”,使數學的學習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現實,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新課程中更強調將數學語言、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廣泛地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真正進入到“處處留意數學,時時用數學”的意境。
4.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該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還應當倡導主動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方式。此學習方式有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教師引導下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F行的新教材很好地執(zhí)行了這一理念。我覺得只利用好這幾個研究性學習材料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把研究性學習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從教材的例題和平時的練習題中合理選材、組材,編制研究性學習素材來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能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發(fā)現、探索、提煉、研究和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河南省周口市黃泛區(qū)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