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娣+陳家新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探究,并在探究中產生成果和快樂的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迸囵B(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需要從點滴做起,下面我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展覽
中學生喜歡表揚,喜歡出風頭,我便針對學生這個特點采取多種形式的展覽,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愛好歷史的興趣。
第一,歷史作業(yè)展覽。每學期的歷史課,我總是把優(yōu)秀的作業(yè)和筆記適當地展覽一下,讓做得好的學生感到自豪并讓別的學生羨慕不已。這樣,以直觀的形象、無聲的語言,使學生產生了要學習歷史的強烈欲望。
第二,每次期中考試,我都會抓住機會挑優(yōu)秀的幾份試卷以展覽的形式,讓較多的學生“一舉成名”,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提高了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對學生確定一個恰當的期望值
我在學期之初根據學生學習的現(xiàn)有水平,提出略高于學生水平,經過學生努力可以達到的教學目標,此目標設定要科學適當,學生跳一跳能夠到,不能太高或太低。使學生既看到了自己與目標的差距,又能產生彌補這一差距的愿望和動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我教的一個學生,他歷史一般考到班上平均分。開學之初,我就要求他設定目標要超過平均分6分,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后,他在期中考試中超過了平均分7分,這時,我就在班上大力表揚,要求他進一步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這個學生對歷史有了學習興趣后,歷時學習進步很快。
三、以鼓勵為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大家都知道,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他們付出努力之后,都希望得到社會或他人的肯定與贊揚,學生的歷史學習也不例外,教學要以鼓勵為主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現(xiàn)在的話說,要用正能量去引導孩子而不是諷刺挖苦。一個學生如果在努力學習之后,能夠得到老師的鼓勵,就會使他看到自己的進步,并獲得愉快的情感,從而產生更加強烈的學習愿望,最終還會再努力、再進步的良性循環(huán),而這些都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愛護學生內心深處渴望進步的火花,不要吝惜表揚和好的分數,贊揚要及時、適度、得法才能夠實現(xiàn)。
興趣常常是伴著愉快的情緒體驗而產生和發(fā)展的。學生學習某一科目的積極性,還常常與這一科的教師有關,因為喜歡老師,愛屋及烏,進而喜歡他所教的科目,這就為每一個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想使你的學生努力學習你這門課嗎?那你首先要成為學生所愛戴的人,因為在學生眼里,教師和所教的學科不可分,教師是學科的人格化。想讓學生喜歡歷史,教師平時必須一言一行都關心愛護學生,教師應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以談話的方式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民主,創(chuàng)造輕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多說、多動手、多表揚、少批評,設計有不同難度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對待學困生,不諷刺,和他們一起找根源,耐心輔導。這樣既增進了我和學生間的感情,又融洽了師生關系。
四、多樣性地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樣性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1.通過提問創(chuàng)設情境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學、善學。比如在講到政治多極化趨勢,可以提問:蘇聯(lián)解體后,兩極格局結束,世界暫時形成什么樣的世界格局,發(fā)展趨勢是什么?在世界格局的演變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又是什么,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看視頻
比如在講二戰(zhàn)經過時,可以讓學生先觀看一段視頻,再提問二戰(zhàn)的一系列問題。教學不能僅局限于一塊黑板,一支粉筆,要動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既可提高教學效果,又能減輕教師負擔,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果。
參考文獻: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79(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