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心理資本對工作家庭沖突的積極作用

      2015-05-11 18:55:13羅良針甘晴
      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 2015年7期
      關鍵詞:樂觀希望心理資本

      羅良針 甘晴

      摘要:心理資本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維度包括:自信(自我效能感);樂觀;希望;堅韌性。心理資本的四方面的內(nèi)容均對工作家庭沖突有不同程度的貢獻作用。

      關鍵詞:心理資本;自信;希望;樂觀;韌性;工作家庭沖突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07010402

      1引言

      工作與家庭的關系是人畢生要面對和處理的問題,密切影響到人的職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家庭的和諧。心理資本,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它有助于在工作中產(chǎn)生良好的績效,并且可以通過后天培養(yǎng)而形成,它作為個人資源中極其重要的成分,對平衡、緩解工作家庭沖突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以心理資本、工作家庭沖突的概念、模型、測量工具為基礎,闡述心理資本對平衡工作家庭起到的積極作用。

      2心理資本研究概況

      Seligman于2002年提出了“心理資本”的概念,將導致個體積極行為的心理因素納入了資本的范疇。2004年,Luthans等人認為,心理資本是指能夠?qū)е聠T工積極組織行為的心理狀態(tài),2005年又明確心理資本的定義為“個體一般積極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體表現(xiàn)為符合積極組織行為標準的心理狀態(tài),它超出了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之上,并能夠通過有針對性的投入和開發(fā)而使個體獲得競爭優(yōu)勢”。2007年,Luthans,Youssef和Avolio對心理資本的定義做了進一步修訂,認為心理資本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維度包括:自信、樂觀、希望、堅韌性。

      2009年,我國學者柯江林、孫健敏、李永瑞等對心理資本量表進行了本土化的開發(fā),將心理資本的定義為符合POB標準(可測量、可開發(fā)和可用來提高工作績效)的一種類狀態(tài)積極心理能力。他們的研究認為,基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資本,包括事務型心理資本(涵蓋自信勇敢、樂觀希望、奮發(fā)進取與堅韌頑強)、人際型心理資本(涵蓋謙虛誠穩(wěn)、包容寬恕、尊敬禮讓與感恩奉獻)。前者與西方學者提出的心理資本概念相似,后者則具有更多的國內(nèi)文化氣息。

      3工作家庭沖突研究概況

      Kahn(1964)認為工作家庭沖突是一種不相容的程度,它來自工作與家庭兩個領域之間的角色沖突。Greenhaus and Beutell(1985)認為工作家庭沖突(Work-family conflict)指當人們將精力、智慧投入到工作或家庭角色之后,便無法滿足另一種角色的需要,進而造成的心理和行為上的沖突。Netemeyer等(1996)開發(fā)了雙維度工作家庭沖突(工作家庭沖突和家庭工作沖突)問卷。

      Greenhaus和Beutell(1985)、Gutek et al.(1991)等在研究中指出,工作家庭沖突包括了三種形式:基于時間的沖突(時間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分配沖突)、基于壓力的沖突(工作或家庭中的壓力影響到另一領域角色需求的履行)以及基于行為的沖突(工作或家庭中的特定行為與另一角色期望的一些行為相矛盾)。

      結(jié)合這些研究成果,Carlson(2000) 等人開發(fā)了工作家庭沖突的多維度量表,得到普遍使用。該量表包含的六個維度分別是:工作—家庭時間沖突、工作—家庭壓力沖突、工作—家庭行為沖突、家庭—工作時間沖突、家庭—工作壓力沖突、家庭—工作行為沖突。

      4心理資本對工作家庭沖突的積極作用

      工作家庭沖突主要受社會環(huán)境、組織特征、工作特征、家庭特征、個體特征等五方面的影響。心理資本作為個人特征中的積極力量,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平衡工作家庭沖突起到貢獻作用。

      4.1自信與工作家庭沖突

      自信,即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身能力做衡量與評價的結(jié)果,該結(jié)果又轉(zhuǎn)而調(diào)節(jié)人們對行為的傾向以及投入努力的大小,并且決定個體在特定任務中所展現(xiàn)出的能力。自我效能感是動態(tài)的,它會隨著新信息的獲取而發(fā)生調(diào)整和改變。對先天條件相近的人,那些對自身實現(xiàn)目標的能力較有信心的人更能取得成功;而覺得自己不行的人往往真的難以實現(xiàn)成功。員工的自我效能越高,意味著在工作資源、社會支持、組織支持等因素相近的情況下,工作表現(xiàn)能夠越出色,事業(yè)更有可能成功;也就是說,在接受同等工作任務時,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人,能夠在越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工作,因此能夠分配出更充裕的時間陪伴家庭,從而減輕工作與家庭之間的沖突。

      4.2希望與工作家庭沖突

      如果說樂觀是人們對過去發(fā)生的事件的一種歸因習慣,那么希望就是一種指向未來的積極的動機狀態(tài)。擁有較高希望水平的人,會有意愿地推動自己沿著所設計的實現(xiàn)目標的路徑前進,也就是說希望成為了個體在這一過程中能堅持下去的精神意志力。Klausner等人實施了對抑郁癥老人的干預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進行希望特質(zhì)干預治療的實驗小組成員,和其他家庭成員間的關系獲得了顯著的改善,且他們的情緒也轉(zhuǎn)變?yōu)榉e極,但控制組員的情緒狀態(tài)依然十分消極。

      4.3樂觀與工作家庭沖突

      樂觀具體表現(xiàn)為人們對事件的歸因傾向。希望是指向未來的一種積極的動機狀態(tài),而樂觀是一種指向過去事件的功能性的總結(jié)。比如,樂觀的人總將壞事歸因于暫時的(“我累壞了”)或具體的(“我對電腦程序有點不懂”),悲觀的人總將壞事歸因于永久的(“我筋疲力盡了”)或普遍的(“我是一個電腦盲”)。相反的,樂觀的人總將好事歸因于永久的(“我是天才”)或普遍的(堅信自己是“電腦高手”),悲觀的人總將好事歸因為暫時性的(“我在這件事上非常努力”)或具體的(自己“只是知道Excel”)。

      在處理工作家庭之間沖突、周旋于工作與家庭的雙重角色之間時,樂觀者比悲觀者具有更良好的適應能力。研究表明,與悲觀的人相比,樂觀的人有更高的適應能力,對生活也有較高的滿意度,不大可能形成抑郁。在面臨來自工作或家庭的角色壓力,使個人在心理或生理上表現(xiàn)出各種壓力的癥狀,從而阻礙其履行另一領域的角色需求時,樂觀的人也比悲觀的人表現(xiàn)出更好的應對方式。Scheier和Carver(1993)發(fā)現(xiàn)在壓力情境下,樂觀的人往往會采取以問題本身為取向來應對的策略,而悲觀的人則往往采用以情緒為取向來應對的策略。當問題不能解決時,樂觀的人則會轉(zhuǎn)而去尋求更多的適應性的以情緒為取向來應對的策略。

      4.4韌性與工作家庭沖突

      韌性指的是一種從困境或挫折中迅速復原的能力。在面對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以及隨之而來的挫折時,韌性水平高的人能夠具有更大的承受能力。職業(yè)韌性的提出者London認為,職業(yè)韌性能影響個體對職業(yè)的態(tài)度及決策,是克服職業(yè)壓力和障礙的重要成分。不僅如此,職業(yè)韌性還會影響到個體的工作績效。Youssef和Luthans(2007)發(fā)現(xiàn)員工的職業(yè)韌性與其工作績效呈顯著正相關;Leynes(2005)的研究也顯示職業(yè)韌性會影響帶廣告銷售代表的業(yè)績及績效。在面對工作與家庭的雙重角色轉(zhuǎn)換的過程中,高韌性水平者將能夠利用更多的資源對其進行平衡、緩解。

      5未來展望

      對于如何平衡工作家庭沖突,以往研究主要將重點放在社會支持、組織支持、家庭支持等外部資源方面,而極少對個人的心理資本等內(nèi)部資源進行深入探究。心理資本作為有助于個人績效提高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tài),具備著投資和收益的特性,能夠通過特定的方式進行培訓與開發(fā),進而使個人及組織均獲得競爭上的優(yōu)勢。因此,在面對工作與家庭之間的角色轉(zhuǎn)換及隨之而來的沖突時,充分利用個人的力量,對外界壓力與沖突進行調(diào)解,對自身所擁有的各種資源進行融合,將成為更有效率、更有積極意義的途徑。但在未來,如果希望能更深入探究心理資本對工作家庭沖突的作用的話,還需從雙方的具體維度入手,運用更加科學完善的統(tǒng)計手段,構(gòu)建其具體的作用機制。

      參考文獻

      [1]Fred Luthans,Alex Stajkovic,Brett C.Luthans,Kyle Luthans.Applying behavioral management in Eastern Europe[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4): 466475.

      [2]Greenhaus,J.H.&Beutell,N.J.Sources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7689.

      [3]Klausner,D .Hoping in (Snyder, Ed)Coping:The psychology of what work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205251.

      [4]Kahn,R.L.,Wolfe,D.M.,Quinn,R.&Snoek,J.D[M].Organizational Stress.NewYork:Wiley,1964.

      [5]Netemeyer,R. G.,Boles, J.S.,McMurrian,R..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work conflict scal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400410.

      [6]Snyder, C .R .The psychology of hope: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M].New York:Free Press,1994.

      [7]聶紹群,杜小娟.基于組織視角下的員工工作家庭沖突平衡策略[J].科技廣場,2012,(6):192197.

      [8]姚凱.自我效能感研究綜述——組織行為學發(fā)展的新趨勢[J].管理學報,2008,5(3):463468.

      [9]陸佳芳.工作家庭沖突及其應對策略[D].北京:中國科學院,2005,(6).

      [10]吳穎,邢月云.希望的研究綜述[J].文學界,2010,(01):128129.

      [11]溫娟娟.氣質(zhì)性樂觀解釋風格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

      猜你喜歡
      樂觀希望心理資本
      不忘初心,一路耕耘
      知識型員工心理資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質(zhì)拓展與貧困生心理資本的關系研究
      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青年教師心理資本問題探析
      《老人與?!放c《活著》的生命意識比較
      探索“五選四變”對中職教育改革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職業(yè)(2016年11期)2016-11-23 20:30:37
      高校輔導員心理資本和職業(yè)倦怠的關系研究
      霧霾背后的一點“希望”
      韓四成國民寄“希望”于法院
      安新县| 米易县| 长春市| 岳普湖县| 云南省| 桐庐县| 华亭县| 衡水市| 平昌县| 出国| 南昌县| 望谟县| 淮安市| 玉溪市| 苗栗市| 凤城市| 林西县| 西充县| 米易县| 临朐县| 崇州市| 宁陵县| 奉节县| 黄山市| 内黄县| 灵宝市| 连城县| 潮州市| 犍为县| 双峰县| 永丰县| 宁陕县| 泰和县| 青海省| 蒙自县| 阳西县| 来安县| 阿拉善盟| 沁水县| 沙河市| 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