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案例教學法引入到SQL Server課程中,根據邊遠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闡述了該課程案例的選取與設計,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編程的能力,使學生學有所成。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邊遠欠發(fā)達地區(qū) 高職院校 SQL Server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3C-0146-02
近年來,高考人數開始逐年下跌,而各大高校卻在逐年擴招,在這種局勢下,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的招生,特別是有的邊遠欠發(fā)達地區(qū)高職院校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計算機知識基礎薄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偏弱,但在學習內容的選擇性、學習途徑的多渠道性方面有著強烈的要求。SQL Server數據庫課程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也是高職學生普遍感到學習難度較大的課程,而案例教學法在SQL Server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了很大的成效,由于案例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改善課堂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邊遠欠發(fā)達地區(qū)高職院校SQL Server數據庫教學現狀
SQL Server數據庫是一門重實踐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實際的案例進行講解。根據高職生的特點,可以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主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舉一反三,掌握實際編程技能。目前,大多數的SQL Server數據庫教材在內容安排上,普遍都是先講理論,后講例題。這樣安排雖然可以確保知識的嚴謹性,但是沒有考慮高職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仍然偏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沒有跟實際項目和案例結合,理論與實踐沒有很好地過渡,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不到學習效果。因此,在SQL Server數據庫的教學中,如何設置合理的教學案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學以致用,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必須思考的問題。
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從實際案例出發(f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達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能力和水平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它是一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且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的學習過程,有助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SQL Server數據庫教學實用案例的設置
案例教學法最重要的是要有合適的案例,如果沒有合適的案例,就達不到案例教學法應有的效果,因此案例的選擇在案例教學法中至關重要。在SQL Server數據庫教學案例選擇上應考慮兩個因素:其一,案例中應包含課本所講知識點;其二,案例是學生所熟悉的內容,因為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學生能主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根據邊遠欠發(fā)達地區(qū)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情況,設計SQL Server數據庫案例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通俗易懂。由于邊遠欠發(fā)達地區(qū)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偏弱,案例選擇時不宜太難太偏,應該選擇學生學習生活中涉及的問題,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能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能解決問題。
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案例的設計要比一般的舉例更全面,其分析和解決過程更具綜合性。
多種實現途徑。案例的實現方法有多種,學生可開動腦筋去決策、去處理,通過反復的練習,學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
結合以上幾點,應針對邊遠欠發(fā)達地區(qū)高職學生,特別是本校學生基礎差的特點,兼顧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職業(yè)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在教學中,把教“教材”改革為教“課程”,教師由過去的“講授者”變?yōu)椤爸笇д摺?,激發(fā)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興趣,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培養(yǎng)學生的編程能力,適應社會需求。我們結合SQL Server數據庫這門課程的特點,從簡單易學且適用的學習角度出發(fā),選擇了兩個學生日常生活能接觸使用的案例進行教學,一個用于課堂教學,一個用于課后練習。課堂教學選擇的是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包含一個學生成績數據庫,數據庫里有student、course和score三個表,案例中使用的數據可以從學校教務處獲取,得到本校學生的相關數據,這些大量的實際數據可以滿足SQL Server數據庫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課后練習的是圖書管理系統(tǒng),有個book數據庫,庫里有六個表,包括管理員信息表、圖書信息表、借書登記表、歸還登記表、借閱卡信息表、書籍查詢信息表,同樣可以去本校圖書館獲取有關圖書的相關數據以便練習使用。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教材各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把這兩個案例分解成小的項目,結合項目教學法實現案例教學,這樣學生才能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
四、SQL Server數據庫案例的教學過程
(一)學生預習
首先,提前把案例教學材料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閱讀案例材料,搜集相關的信息,分析案例中各數據的內在聯系。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可以給學生列出一些在后期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和思考,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對案例的預習非常重要,如果學生沒有做好準備工作,會影響到整個教學過程的效果。
(二)案例講解與分析
學生預習完案例材料后,對整個教學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這時,教師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講解,在講解過程中,主要講解案例所涉及的知識要點,分析本次課的難點并提出問題。此外,我們應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把大多數時間留給學生練習和討論,引導學生總結歸納。
(三)小組討論和個人練習相結合
講解并演示完案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小組成員的層次要多樣化,特別要關注一些內向、不積極的學生,合理分組,這樣他們在準備和討論時,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就多些。比如在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中,選擇什么方法建立數據庫,建立數據表,表的字段選用什么數據類型及數據長度,如何選擇主鍵,表和表之間存在什么聯系,如何建立外鍵關系等,在小組內應該展開討論,并得出最終答案,各小組答案不一定相同,得到結果后小組之間再相互交流,經過討論和分析之后學生對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在此基礎上,學生開始在計算機上動手操作,在SQL Server數據庫中建表和關系,要求學生在自己的計算機里建一個學生成績數據庫,再在庫里建三個表,student表、course表和score表,并設置主鍵,建立三個表之間的關系。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來實現,比如用T-SQL語句來實現表的建立,或者在對象資源管理器中來創(chuàng)建表等。
組內學生相互監(jiān)督和相互幫助,確保每個學生都做完之后,組內再討論總結,相互交流,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這一過程為學生自由發(fā)揮的過程,可以讓學生起到主體作用,此時的討論可以加深學生對案例的理解,有分歧的問題可由教師統(tǒng)一分析,再進一步講解直到掌握。最后由教師總結,提出幾個意見比較集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這樣做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方案的合理解決上來。
課后再加強學生個人練習,給學生布置課后實踐操作作業(yè),設計另外一個圖書管理系統(tǒng)數據庫,所設計的操作與上課用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同步跟進。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進一步熟悉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熟練操作的技能,也可以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是否具備對知識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
(四)教學總結與歸納
經過一系列的實踐和討論后,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總結歸納,這樣,學生的體會才能更深。我們要多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主動參與教學、積極思考問題。此外,教師應作出方向性的總結,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指引。
綜上所述,在SQL Server數據庫教學過程中,針對基礎較差的邊遠欠發(fā)達地區(qū)高職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通過采用案例教學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足之處,有些理論知識無法用案例演示出來,所以需要融合項目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來完成,探索出符合邊遠欠發(fā)達地區(qū)高職學生特點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力明.《SQL Server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精品課程建設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23)
[2]易開宇.案例教學法的探索[J].信息與電腦,2010(04)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2014JGA389)
【作者簡介】蔣玉芳(1981- ),女,廣西現代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