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3年12月,國家決定啟動“單獨二孩”政策,符合條件的夫婦可以生育第二胎。盡管當時全國各地出臺相應細則的時間尚未確定,但仍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年輕夫婦躍躍欲試,希望給家里的獨生子女“生個伴兒”。對自己馬上要升格為哥哥或姐姐,獨生子女們感想如何?他們愿意跟弟弟或妹妹友好相處嗎?本刊的調(diào)查顯示,大多數(shù)獨生子女反對父母生二胎,有的反對得還相當堅決,甚至以死相逼,迫使媽媽墮胎!為什么獨生子女反對父母生二胎?“獨孩反二胎”說明了什么?對家庭教育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專家的解讀應該引起家長們的反省。
獨生子女太任性
“單獨二孩”政策出臺后,符合條件的44歲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了一年,終于如愿懷上了二胎,但是13歲的女兒雯雯(化名)百般不愿意,相繼以逃學、離家出走、跳樓相威脅。在發(fā)現(xiàn)女兒用刀片割傷手腕后,懷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淚到醫(yī)院終止了妊娠。這件事被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成為“獨孩反二胎”的標志性事件。但在本刊的采訪中,許多被訪者說這樣的事并不稀罕。
李醫(yī)生是鄭州某醫(yī)院婦產(chǎn)科的主任醫(yī)師。她告訴記者:“半年來,懷上二胎后來做終止妊娠手術的孕婦為數(shù)不少。由于孕婦普遍年齡較大,手術有一定風險,術后恢復對她們也是一個考驗。至于墮胎的理由,有的是因為經(jīng)濟原因,有的是身體原因,有的是因為家人反對,其中,長子長女的反對態(tài)度尤其堅決。有一個孕婦流著淚告訴我,她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強烈反對媽媽生二胎,說如果媽媽一意孤行,她就從她家中的12層陽臺上跳下去?!?/p>
記者對幼兒園的孩子們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小班和中班的孩子對家里多一個弟弟或妹妹態(tài)度漠然,不特別歡迎也不特別反對,但73%的大班孩子態(tài)度堅決地表示反對,至于反對的理由,他們?nèi)}其口。
今年32歲的智女士是幼兒園的副園長,也在考慮生二胎。她對記者說:“這次調(diào)查結(jié)果讓我震驚!獨生子女真是太‘獨了,什么都要獨占,容不得別人來分享。我兒子已經(jīng)上小學了,對我生二胎不怎么反對,但我看得出,他心里還是拒絕的。我生二胎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他,怕他一個人太寂寞。如果您去小學調(diào)查,反對的孩子一定不會比幼兒園少?!?/p>
果然,記者在小學的調(diào)查印證了智女士的猜測,74.3%的受訪者反對媽媽生二胎,支持者僅為12.6%,其余13.1%的孩子表示無所謂。一名三年級女生對記者說:“我堅決反對媽媽給我生弟弟或妹妹,因為她這樣做說明她不愛我,我的命運就會像白雪公主一樣悲慘。”一名五年級男生小聲告訴記者:“我家沒錢,買房子的錢都是借來的,如果有了弟弟或妹妹,我肯定完蛋,上不起學,買不起新玩具,什么都得讓位給弟弟或妹妹,那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好,讓爸媽愛新孩子吧!”
該小學教務處主任羅先生接受采訪時說:“這樣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讓我很失望,說明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太任性了,分享意識淡薄,自私自利,完全不為別人考慮,甚至不顧父母的感受。這是獨生子女的通病,對他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會產(chǎn)生重大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支持符合條件的父母生二胎,家里有兩個孩子,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學會分享,學會協(xié)商和妥協(xié),還能增強責任感。我的意見是,符合條件的父母,二胎該生就生,別顧忌孩子的意見!”
記者在開封某中學采訪時,一名初一男生語出驚人:“我家里有一個妹妹,剛剛半歲,啥都不懂,每天只知道吃喝拉撒,煩死人了!她跟我沒什么關系,我上完初中就去南方打工,自己養(yǎng)活自己。我知道爸媽存了10萬元錢,以前說是給我上大學用,現(xiàn)在沒指望了,肯定留給妹妹。我知道,他們生妹妹是因為我學習成績不好,不能給他們爭光,讓他們在同事、朋友面前丟人了,妹妹才是他們的全部希望。既然這樣,就讓妹妹孝敬他們吧,等我能自立了,就和他們斷絕關系!”
已妊娠8周的徐女士得意地對記者說:“我懷二胎,兒子特別歡迎,每天摸著我的肚子問:‘小弟弟什么時候出來呀,我快等不及了!兒子今年3歲。他這么懂事,我當然開心。想當初,他也是個任性的孩子,反對得特別激烈,害怕自己失寵。我就對他說,媽媽給你生一個活玩具好不好?你想給他穿什么衣服就給他穿什么衣服,你還可以教他說話,教他走路,指揮他干活兒,他什么都聽你的。我還向他保證,以后好吃的好玩的都優(yōu)先給他,他吃剩下的玩剩下的才給弟弟。他的態(tài)度馬上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天天盼著弟弟出生。當然,也可能是妹妹?!毙炫恳辉賹τ浾哒f,她的“哄騙大法”效果極佳,值得推廣。
正在給兒子張羅百天宴的張先生表情復雜地告訴記者:“我祖上人丁興旺,到我這一代只有我一個男孩,可我第一個孩子是女兒,今年已經(jīng)12歲了。過去老人逼我,可我總不能跟基本國策對著干吧?如今‘單獨二孩政策出臺,對我家是好消息,我如愿得了一個兒子,張家終于有后了!可我的煩惱也跟著來了:女兒住在姥姥家,死活不肯回來。我哄過,罵過,嚇唬過,都沒用,那丫頭干脆改口管姥姥叫媽媽。為了讓她出席明天弟弟的百日宴,我妻子給女兒寫下一紙保證書,說絕不減少對她的愛,還許諾給她買蘋果手機,可那倔丫頭當場把保證書給撕得粉碎。聽岳母說,孩子是怪我們懷二胎前沒有跟她商量。您聽聽,這算什么?小小孩子就想當父母的家,真的要造反了!我妻子說得好,這哪是生二胎呀,簡直是生了個麻煩!”
生存焦慮有根源
為什么第一個孩子普遍反對父母生二胎?珠海心理咨詢師雷云燕女士對記者解析道:“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這是因為幼兒對其他孩子有本能的敵意。英國兒童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即便1歲的孩子,也會對家里出現(xiàn)的其他孩子產(chǎn)生敵意。美國心理學專家曾對100名6個月大的嬰兒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在母親關注其他嬰兒或佯裝給洋娃娃喂奶時,都會表現(xiàn)出憤怒、不安等情緒。為何會如此呢?弗洛伊德的解釋是:嬰兒出生,從母體中分離,是人類所體驗到的最大的焦慮,這是一種生存的焦慮。人在出生時毫無防備能力,他的安全依賴于母親或相應的人,如果失去了愛,感到了威脅,就會產(chǎn)生焦慮。原來的獨生子女得知媽媽懷上二胎后的焦慮,就是這種生存焦慮?!?
但是,仍有一些孩子支持媽媽生二胎,又如何解釋呢?雷云燕女士說:“這是家庭氣氛和家庭教育不同造成的。生活比較獨立的孩子,對媽媽生二胎會比較容易接受,而過分依賴父母的孩子會感到自己的生活面臨重大威脅。心理學將兒童對父母的依戀類型,分為安全型依戀和非安全型依戀。其中,對父母有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比較獨立,自我認同價值高,并認為他人值得信賴,在人際交往中較為自信。對父母非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就是過分依賴父母的孩子,因其過于依賴,怕失去,潛意識里對父母之愛的持久性不信任。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非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在父母更多關注弟弟或妹妹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嫉妒,并很少在父母離開時關照弟弟或妹妹?!?/p>
為什么反對媽媽生二胎態(tài)度最堅決的是十來歲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孩子本應具備了起碼的獨立能力,為什么還那么不懂事呢?成都心理學博士萬利民先生接受采訪時說:“那是因為這些孩子的心理成長存在缺陷,即錯過了第一反抗期的成長機會?!彼M一步解釋,“孩子的獨立欲求,一般在兩三歲之間萌芽,到三四歲達到高峰。其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比如,孩子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自我從能控制自己的肢體動作中得到了初步認證,‘生理自我即發(fā)展起來。這個階段的孩子,行為特征是要求自己吃飯,嘗試自己跑著玩,樣樣事情都爭著自己來,不愿接受父母的幫助。孩子這樣做,就是通過‘自我來認知世界,并獲得最自然的成長力量。如果此時父母仍沿用照顧嬰兒的方法,孩子說‘我要做,父母說‘我替你做,就產(chǎn)生了強烈的矛盾,而孩子會在和家長對著干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自我的真實存在?!睦碜晕以谕嫠V凶园l(fā)地成長,但是,如果父母過分地保護孩子,比如怕孩子吃不飽,不讓他自己吃,老是喂;比如孩子要玩泥巴,父母怕臟不讓他玩等,就會讓孩子迷失自我。而一個缺少自我存在感的孩子,往往會形成非安全型依賴性人格,喪失心理安全感。”
“另一方面,”北京兒童心理學教授馬忠國補充道,“幼兒的自主意識具有兩面性,既可以發(fā)展成獨立、自主、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若引導不當,也可能使孩子自我意識膨脹,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形成任性、霸道等不良心理品質(zhì)。十來歲的孩子反對媽媽生二胎,態(tài)度之堅決、行為之激烈,還與孩子進入第二反抗期有關。如果孩子在第一反抗期被父母溺愛,其反抗的張力受到抵制,沒有成長為安全型依戀的獨立的孩子,那么會在第二反抗期表現(xiàn)得格外囂張。這個階段的孩子,生理發(fā)育速度很快,使其有了強烈的成人感,而成人感的形成,讓他們要求具有和大人相當?shù)纳鐣匚缓蜎Q策權力,不滿在家里的從屬地位,更反對家長權威式的干涉。父母再生孩子這樣的大事如果事先不與第一個孩子商量,足以令其氣憤。而且,處于第二反抗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快速發(fā)展而造成的對身心發(fā)展現(xiàn)狀的不適應和不平衡,常常會讓他們處在焦慮的情緒中,遇到不滿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現(xiàn)突發(fā)式的情緒失控。而這時反抗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就是態(tài)度強硬的硬抵抗?!?/p>
本刊認為,“獨孩反二胎”是在計劃生育政策放寬后暴露出來的家庭教育新問題,說明家里的第一個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下沒有發(fā)展出健康的獨立人格。這樣的缺陷既可能表現(xiàn)在反對父母生二胎這件事上,也可能表現(xiàn)在與同伴的人際關系不良上,甚至可能導致以后的婚姻關系不佳,應該引起父母的足夠警覺。此外,媽媽因第一個孩子的反對而墮胎,很可能給第一個孩子造成心理傷害,也應引起父母的重視。等孩子長大了,懂事了,反省自己當年的幼稚斷送了弟弟或妹妹的性命,孩子會非常不安,甚至有罪惡感。該罪惡感無從彌補,很可能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穩(wěn)定情緒是關鍵
如果第一個孩子堅決反對,父母是否應該打消生二胎的念頭?浙江教育專家申琴女士表示:“計劃生育政策不僅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父母。在一些家庭大事上,聽取孩子意見是對的,但如何聽取卻是一門藝術,如何形成共識更是一門藝術。有一些父母只要聽到了孩子說‘不,馬上驚慌起來,既不想也不知道如何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甚至根據(jù)孩子的意見做出無奈的選擇。這樣做,看似尊重孩子,其實尊重的是孩子的‘孩子氣,并不是理性的選擇?!彼龔娬{(diào),“獨孩反二胎”現(xiàn)象,問題看似發(fā)生在孩子身上,其實是父母的問題,解決之道是改進家庭教育,著力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和社會化人格。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化人格?沈陽教育學碩士周黎明先生認為,游戲是幼兒社會化的主要方式。他說:“從3歲起,幼兒就進入了社會化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期。這時的幼兒喜歡和伙伴一起玩。在游戲中,幼兒能產(chǎn)生相互體貼、尊重,互幫互助的責任感及社會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兒自我概念的形成。但是,現(xiàn)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沒有伙伴,沒有兄弟姐妹,又是單元房居住,缺少和鄰居、街道小朋友交往的機會。所以,父母應允許、引導孩子多與同齡孩子交往,警惕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對孩子游戲時間的無情占有?!?/p>
對打算生二胎的父母來說,如何說服第一個孩子是一道難題,該如何破解呢?上海心理咨詢師宋曉林博士認為,說服孩子要采取先情緒后情感的策略。她說:“孩子反對媽媽生二胎,是出于本能的恐懼,是情緒化的,不是理性的選擇,所以,父母要做的首先是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處于焦慮狀態(tài)的孩子思維通道狹窄,什么都聽不進去,此時再耐心的說服教育都不會奏效,只有先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然后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孩子才可能買賬?!?/p>
宋博士告誡年輕的父母,生育二胎雖然是成人的事,但絕不能忽視第一個孩子的心理變化,應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見?!爱吘沟谝粋€孩子也是家庭成員,有權知道接下來家里要發(fā)生什么?!比绻⒆硬慌浜希瑢寢屔ビ袕娏业牡钟|情緒,宋博士建議父母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制訂相應的說服策略。
對學齡前的幼兒,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比如以直觀、形象、能理解的方式,用洋娃娃做道具,傳遞家中多一位家庭成員的信息。同時也要說明“分享不意味著你的利益受損”,“爸爸媽媽對你的愛不會少”,“你的小床、玩具還是你的”,等等。
讀小學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些社會接觸體驗,因而理解能力更強,父母在上述策略的基礎上,還可以給孩子講解“分享是快樂的”等道理。除了口頭說服,父母不妨帶孩子到已生育二胎的家庭里做客,看看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這期間,孩子自然而然能領會到“兩個人一起玩更開心”“兩個人做伴不孤單”等父母想向孩子傳遞的信息。這樣做,往往比父母單純的說教更容易讓孩子理解,這時再問“你想不想也要一個”,效果更好。
孩子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開始經(jīng)歷劇烈的變化,本來就焦慮不安,逆反行為強烈,脾氣暴躁,很容易做出偏激的事,還可能與父母形成長時間的僵持。此時,父母要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先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然后引導他的分享意識和分擔意識?!凹依锒嘁粋€人就多一份快樂?!薄暗劝謰尷狭?,有病了,是你一個人請假照顧我們,還是你和弟弟或妹妹一起分擔好呢?”“無論是弟弟還是妹妹,你永遠是我們的長子(長女),沒人能取代你的地位?!碑敽⒆咏邮芰诉@三個道理,會欣然接受父母生二胎的計劃。
本刊認為,“獨孩反二胎”既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機會。家長應理性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欠缺,及時調(diào)整教育策略,從加固孩子心理安全感入手,著力培養(yǎng)孩子的分享意識、獨立意識和責任感,促進孩子社會化人格的形成。否則,即便父母如愿生下二胎寶寶,家里也會麻煩不斷,往日的和諧、寧靜從此被兩個孩子無休無止的爭斗所取代,家庭教育更無從談起。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