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榜榜
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能力,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是當前課改的根本目標。本文對現如今教師在課堂提問中存在的現狀背景;新課改對教師課堂教學提問所提出的要求,及結合教師對本身課堂教學提問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評析與思考,進而對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提問的藝術性、有效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提問 有效性 藝術性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4-0199-01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問,貫穿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質疑是思考之源,質疑、思考即為學習過程。因此教師要充分注重提問的效率,增添自己課堂提問的趣味性、有效性、藝術性。
1 現今課堂提問的現狀背景分析
課改實施年數不長,部分教師所受的教學模式理念較為落后陳舊,課堂教學提問的藝術未引起廣大教師的足夠重視,只是流于課堂教學提問的流程,卻從未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風暴,對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毫無價值可言。我們可以從以下具體幾個方面來進行陳述:
1.1無意義提問
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并不是與本課的教學目標相關的,只是純粹的把課堂氣氛搞得熱熱鬧鬧的,學生的思維并沒有因這個問題而得到展開,只是一種假裝的偽“互動”。
1.2目的不明確,設計問題沒有條理
課堂問題的設計都必須經過謹慎的思考,精心的準備,圍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為核心,形成一個合乎常理與邏輯,有條理,逐步深入的問題系統與思維框架。例如:
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Part A Lets learn
Teacher: How many pictures can you see?
Students: I can see 4.
Teacher: How many colours can you see of this dress?
Students: I can see 3.
Teacher: what are they?
Students: white、yellow and red.
……
在這個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僅僅就是停留在一問一答的對話式交流,沒有任何持續(xù)交流的跡象,而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在提倡“語篇教學”,所以再活躍再熱鬧那也只是缺乏深度的,所以我們所提的問題目標指向必須明確,勿使學生陷入紊亂無序的境地。
1.3提問沒有面向全體學生
面對班級里的后進生,多數教師在課堂上還是會少碰為妙,因為他們不僅阻礙了自己的教學步調,更會是自己失去對教學的信心,會使自己屢遭打擊。如此,會造成班級成績兩極分化的狀況日益嚴重。
1.4未能正確對待自身所提問題的有效性,評價的科學性
很多教師會在提出一個問題后馬上迫不及待的要求學生說出答案,或者把正確答案教給學生,或者拋出問題之后,總是等著某個學生能夠說出問題的正確答案,而對在這個過程中對某些學生給予的答案含糊其辭。如此就會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嚴重的挫傷。
2 如何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問更具科學性、有效性
2.1如何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問具有科學性
(1)問題必須符合所教學生的認知水平,具有層次性;
(2)問題的提出必須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難易要適中;
(3)拋出問題與索要答案之間時間間隔必須科學合理;
(4)問題的設定必須圍繞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為核心展開,具有針對性。
2.2如何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
(1)我們應該明確知道學生疑在哪里?目標明確,既能迅速的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提的問題上,又能使學生展開自己的思維,樂于與大家一起進行頭腦風暴。
(2)問題拋出去后,要留與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交流,靠自己去解決問題,從而感受獲取知識的成就感。
(3)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科學的評價。①當某生不能夠回答所提問題時,我們應該給以掌聲,并且鼓勵他:“沒關系,讓我們一起聽聽別的同學是怎么說的,然后你再告訴老師你會怎么回答?!雹诋斈成o出的答案不是很完整時,我們應該先給之以熱烈的掌聲,表揚他,再輕輕的委婉的說出不足之處,然后輕輕地誘導他,讓他放心大膽的說出自己的觀點,告訴孩子犯錯不要緊,因為這次你知道錯在哪里了,下次你就不會在同樣的地方犯同樣的錯誤。
2.3深化提問——充分顯示了提問的藝術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為了滿足青少年對發(fā)展抽象思維的要求,我們必須十分注意推理能力的訓練?!毕旅孀屛覀円黄饋砜聪氯绾紊罨釂枺?/p>
(1)追問。追問就是指對上次的提問進行補充與深化。
(2)反問。反問顧名思義就是反過來問,“為什么?”“真的嗎?”“你確定?”等等這些疑問詞都能夠給我們的課堂增添許多樂趣。
(3)插問。插問就是指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是表述不清,含糊,教師就利用與該問題相關的另外的問題,對該學生進行引導。
(4)變問。變問指的就是在一事實確鑿的情況下,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因人而異的,我們不可能以同樣的語言,同樣的方式去對這些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提問,這就是變問。
(5)重問。重問就是指在教師問某學生一問題,在該生正確回答這一問題后,教師再轉向其他學生繼續(xù)重復提問該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明白,老師講的這個是重點,你們必須認真仔細的聽講,集中注意力聽講,對同一問題進行不同人的提問也進一步的鞏固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
總之,課堂教學提問作為一門教學藝術,身為奮戰(zhàn)與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能做的就是汲取理論,結合教學實情,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我們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再讓傳統的課堂教學提問方式成為束縛學生思維的繩索,讓我們一起用好開啟學生思維閥門的鑰匙-——提問。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誕生[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4月.
[2]歐陽芬.新課程下中小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指導[J].中國出版集團,2010,7.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4]張學敏.課堂教學技能[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