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應該是靜美的,感覺中閱讀須讓自己先靜下,心遠地自偏,然后一杯清茶在午后的時光中靜靜去品酌。結合到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閱讀卻不是那么“閑情逸致”,它變得既“個性”又“功利”了。
一、什么是個性化閱讀
個性化的閱讀是基于各個單個的個體提出來的。從概念上來界定,個性化閱讀,它是指讀者與文本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俗話說得好,“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阿Q”,這一千個阿Q也便是個性了。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上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這種個性化閱讀體驗,往往是因人而異的。閱讀個體體驗到了什么,一方面指閱讀主體遭遇了什么樣的客體,另一方面指在什么情境下閱讀。所謂“讀了什么”,不僅是指讀了一本什么樣的書,更是指讀到了這些書的一些什么東西,讀了哪一個層次上的內(nèi)容;什么情境下讀,不僅指閱讀的物理環(huán)境,更指閱讀的文化、社會和制度背景等抽象環(huán)境。正是基于此,閱讀主體有著不同的獨特經(jīng)歷,所以他們往往對于同一閱讀材料會有著不同的感悟,我們應該尊重這些不同感悟,尊重個性化的內(nèi)容。
高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應凸顯,個性更應保護發(fā)揚,課前我搞了個5分鐘語文活動,每日一文,一生讀一生評,學生的選文及評價,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選文超越了高考作文的局限,評價打破常規(guī),學生閱讀范圍之廣令人咋舌,評價的獨到鮮活讓人稱奇,語文活動中展現(xiàn)出學生的閱讀個性難能可貴。
二、走出個性化閱讀的誤區(qū)
雖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阿Q”,但我們必須正確處理這“一個阿Q”與“一千個阿Q”的關系。我們知道學生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特別是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由于個人的審美情趣、性格、文化修養(yǎng)、期待視野、經(jīng)歷等的不同,獲得的閱讀感受與審美關注就會不同,投射到文本上,得出有偏差的閱讀體驗、有偏差的“阿Q”也是在所難免的。這種偏差有“正偏差”與“反偏差”之分?!罢?,是指讀者的理解雖與作者的創(chuàng)作本義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卻客觀上顯示了讀者理解的內(nèi)涵, 從而使得這種‘偏差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實際,令人信服?!薄胺雌?, 是指作者自覺不自覺地對文學作品進行穿鑿附會的認識與評價,包括對作品非藝術視角的歪曲等等?!睂Υ嗣珙^我們是不能放任的,更不能任由其發(fā)展的。因而當阿Q被誤讀被歪曲時,與閱讀客體文本對話的第三方——教師這個時候要跳立起來,加以引導,不能讓學生的思想之馬信馬由韁。
三、個性化閱讀教學老師如何作為
從高考這個大前提、大框架出發(fā),我認為個性化閱讀教學,教師主要應從三個角度來作為:
(一)為個性化閱讀教學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提供有利條件。這個環(huán)境包括硬件的與軟件的。
1.硬件是提供一個個性化閱讀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去嘗試、去互相探討。比如經(jīng)常給一堂課讓他們?nèi)ヌ接?。每周授課我都會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教學中我經(jīng)常會給時間讓學生針對一篇散文或小說閱讀,互相來提問題并設置分值,然后由其他同學來回答,之后再由提問題的學生來給分并給出自己的標準答案。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參與性極高,收效也很明顯。學生的個性發(fā)言給大家?guī)砹嗣烂畹亩鴯湫碌膶徝荔w驗,并將預設的教學重點突顯了出來。
2.軟件是提供一個激發(fā)他們思維的環(huán)境,比如說多媒體的綜合運用。在講授《林黛玉進賈府》《歸園田居》等課時,制作創(chuàng)意情境課件,學生配樂朗誦,呈現(xiàn)畫面,再現(xiàn)情境,既幫助學生感悟此文的意境,又涵養(yǎng)了學生的美感,詩文和畫面與朗誦相映成趣,使產(chǎn)生美的遐想,進一步產(chǎn)生深入閱讀的興趣。
(二)使個性化閱讀形成文字,規(guī)范表達。一千個讀者眼里究竟有多少個阿Q這種個性化閱讀說來說去最終還是要回歸規(guī)范答題,最終指向高考命題。
以鑒賞語句的題型為例:如,05全國卷一,去年冬末,我給一位遠方的朋友寫信,曾說我要盡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一日春光》) 句中“吞咽”的含義是什么?作者說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感情?(4分)
這類題型實際上就是對比喻句的還原,其規(guī)范解題應有三個步驟:
1.找原句:盡量地吞咽春天(喻)
2.造比喻句:盡量地像吞咽美食一樣欣賞享受春天
3.去掉喻體:盡量地享受春天(本)
最后規(guī)范答題:“吞咽”的含義:盡情地享受;表達了在寒冬中對春天強烈期盼之情。由此可見規(guī)范答題是我們強調(diào)個性化閱讀的最終落腳點,也是它的“功利”之所在。所以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從為個性化閱讀教學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和使個性化閱讀形成文字、規(guī)范表達這兩個角度來有所作為。
孟德生,教師,現(xiàn)居甘肅涇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