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英杰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關系,同時也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段锢碚n程標準(實驗稿)》中要求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xiàn)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guī)律,并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可見,強化物理課程與生活的有機結合是物理新課程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也正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改革新理念。物理教師能夠準確理解、全面貫徹和落實這一基本理念,將有利于物理課程改革的整體實施,提高同學們的科學素養(yǎng)。本文就在初中物理課程中實施生活化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1物理生活化的意義
1.1物理生活化的含義
初中物理生活化主要指的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主要進行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活動,同時,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也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注意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這樣才能讓學生既學到知識又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1.2物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學生理解較難的概念和知識??偹苤?,很多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都是令人難以理解的,而如果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則可以讓學生把這些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他們掌握哪些難以理解的概念。例如,家里的洗衣機、微波爐、點燈等屬于并聯(lián),即使斷開其中一個開關,其他電器照??梢赃\轉。而掛在樹上的小彩燈屬于串聯(lián),如果其中一個壞了,其他的也不會亮。因此,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物理生活化教學對于掌握物理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物理教學中,實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老師可以將生活中的東西帶入實驗室中,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在進行“浮、沉”教學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橡皮擦、文具等放在水中,觀察其中的現(xiàn)象,最后便能得到結論。由此,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便可以掌握物理知識,同時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探究能力。
最后,有利于學生將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就是運用,因此,當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以后,可以引導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學習的真正意義。
2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物理生活化其實并不難,并且具有很好的效果。還能使學生對物理學習更有興趣。而物理生活化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2.1在導入新課的時候從生活出發(fā)
不管什么課程的學習都需要有一個導入過程。一個成功的課程導入將極大地提升課堂效果。因此,有趣的、有吸引力的課程導入將使學生對物理教學產生更大興趣。在物理教學課程導入階段,老師需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比如在教“壓強”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首先進行一個小實驗,讓學生們按住鋼筆的兩頭,問他們有什么樣的感覺。另外讓學生演示釘釘子,一個釘子是尖的,另一個釘子是鈍的,完成之后也詢問學生的感覺。這些情景在生活中都是很容易見到的,而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升,開始主動回答問題,有的學生說:“手接觸筆尖端比較痛”,有的學生也回答:“尖的釘子比較容易釘進去”等等。以上這些現(xiàn)象是經常見的,但是學生并不清楚原理,所以,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對提升課堂效率有很大作用。
2.2從實際生活進行教學
第一,物理教學內容要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生活中處處可見有趣的事情和現(xiàn)象。因此,在進行物理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從生活中引用實例。作為老師,首先自己要不斷觀察、發(fā)現(xiàn)和歸類,這樣才能更好地應用實例,教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學生的興趣度也會大大提升。
第二,將物理實驗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物理教學生活化就要將實驗與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在教“摩擦生電”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好梳子,學生會發(fā)現(xiàn),用梳子梳頭會產生靜電。這樣一來,老師有效地將物理實驗與生活聯(lián)系到了一起。
2.3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和感知物理知識
學生在教學中獲得的物理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親自在生活中體驗,才容易被吸收。如:學習光的反射知識時,學生知道在雨后天晴的夜晚,迎著月光走,有水的地方是亮的;而背著月光走,有水的地方是暗的。學生只有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自身體驗了,才真正識記和理解了。又如:講到力的單位時,讓學生拿起兩個雞蛋來體驗1牛頓的力大約是多少;講到音調時,讓學生在相同的玻璃杯中倒入不同深度的水,用筷子去敲擊,來體驗什么是音調。通過大量的生活體驗,不僅讓學生感知了物理知識,而且又增加了他們學習物理的情趣。
總之,“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蔽锢硪褲B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物理就在每個人的身邊。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善于架起生活與物理的橋梁,才能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chuàng)新等活動來獲得物理知識,使他們樹立科學意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