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道德行為的學校教育初探

      2015-05-29 06:39:08蔣艷秋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5年11期
      關鍵詞:務工人員學校德育子女

      蔣艷秋

      (廈門外國語學校湖里分校,福建 廈門 361006)

      根據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10年11月1日全國流動人口規(guī)模超過2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也超過2000萬。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已經成為我國轉型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1]過去的20年中,無論在實踐層面,還是理論層面,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的探索和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從研究內容的角度看,現有文獻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的研究更多地從智育角度進行研究,從德育角度進行研究的比較少。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道德教育對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由此可見,學校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作為經濟特區(qū)之一的廈門,是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吸引和接納了大量來廈的外來務工人員,跟隨其到來的未成年子女7.92萬多人,占全市未成年人總數的1/5。廈門市委、市政府把做好來廈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yè)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明確政策措施,擴大公辦學校招生能力,完善統(tǒng)一招生政策。同時加大財政投入,將來廈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教育問題方面,廈門市走在了全國前列。但入學以后,如何讓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更好地適應社會,成為健康發(fā)展的新一代,也擺在了教育者的面前。尤其如何做好青春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道德引導,更成了初中校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以廈門市湖里實驗中學作為試點,通過問卷調查、行動研究等方法探尋增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道德品質的學校教育途徑。

      廈門市湖里實驗中學地處廈門市湖里區(qū)城鄉(xiāng)接合部,是一所由湖里區(qū)政府創(chuàng)辦的初中新辦校。目前在該校就讀的2000余名學生,其中有70%以上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調查對象的選擇采取整群分層的方式,選取學校1934名學生、1884名家長和100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本次共發(fā)放學生問卷1934份,回收有效問卷1901份,有效率98.3%;共發(fā)放家長問卷1907份,回收有效問卷1884份,有效率98.8%;共發(fā)放教師問卷100份,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100%。

      本研究將調查問卷進行統(tǒng)計,建立數據庫,并利用百分率統(tǒng)計方法對所有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對調查結果的逐一剖析,采用比較分析法進行研究。

      一、基于湖里實驗中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道德行為的調查結果

      (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現狀分析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已經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了,他們絕大多數早在小學階段,便隨父母到廈門就讀,問卷統(tǒng)計中“在廈上學時間”四年及以上的占88.8%。而且這支隊伍相對穩(wěn)定,較少流動。在轉學次數的問卷統(tǒng)計中發(fā)現,絕大多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只轉過一次學。97.6%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已經適應了廈門的學習環(huán)境。

      (二)學校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情況分析

      1.學校的道德教育初見成效

      (1)三方對學校德育環(huán)境滿意度高

      不管是外來務工家長還是學生,都不約而同地對學校德育工作表示認同。在外來務工家長問卷中,認為學校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質方面成效不錯的占90.7%,甚至高過了本地家長(87.6%)。在學生問卷中,認為學校重視開展道德教育活動的占89%。在教師問卷中,認為學校重視開展道德教育的占95%。三方對學校的道德教育都給予了高度肯定。

      (2)學校德育活動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良好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初見成效

      以年級為單位做問卷分析,我們發(fā)現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亂扔垃圾、闖紅燈等不講文明、不講道德行為的發(fā)生頻率方面是隨著年級的增加而減少,在“樂于助人”獻愛心方面卻是逐年增加,這也充分說明了學校德育活動對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良好道德行為養(yǎng)成的作用。

      這種德育成效也是外來務工家長認可的。從外來務工家長的問卷統(tǒng)計中,我們看到孩子尊老愛幼、文明禮貌及勤勞等道德品質行為的發(fā)生頻率都是逐年增長的,外來務工人員孩子的道德品質養(yǎng)成經過三年教育有了明顯進步。

      2.學校道德教育仍存在亟須改進的問題

      (1)學校要加強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

      問卷中,絕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認為自己在文明禮貌及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方面做得比較好,但在傳承傳統(tǒng)美德方面做得相對不夠,學校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對于學校應加強的道德教育,不管是本地家長,還是外來務工家長都認為應該集中在“誠實守信”方面。對于第二順位的排序,本地家長與外來務工家長卻有不同看法。本地家長認為是尊老愛幼,而外來務工家長認為是勤儉節(jié)約,這主要與家庭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本地三代同堂的多,孝親敬長成為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而外來務工家長的經濟來源大多靠自己的雙手辛苦賺取,其子女卻因為適應了廈門生活,在花錢上大手大腳,因此認為應加強孩子的艱苦樸素教育。

      (2)學校德育活動的開展頻率隨年級的攀升而逐年減少

      調查顯示,雖然三個年級的大部分學生都認同學校重視開展德育活動,但卻也并不否認,隨著年級的攀升德育活動的開展頻率逐年減少。初一年級認為學校“非常重視“開展德育活動的占48.4%,到了初二年級剩下41.4%,到了初三年級就只剩下37.2%。在中考的壓力下,學校開展的德育活動越來越少。

      (3)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優(yōu)秀道德行為養(yǎng)成還是不如本地生源

      在湖里區(qū)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思想道德現狀的教師調查問卷中,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生源在學習勤奮程度、尊老愛幼、愛護公物、環(huán)境保護及文明禮貌方面進行了比較(參見圖1)。

      圖1 教師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道德行為評價

      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這五項道德品質中,C選項“差不多”的選項都是最高的,說明教師們對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生源能夠一視同仁,令人欣慰。但是我們還是要清醒地看到,B選項“不好”中的比例仍然比A選項“較好”的比例高,說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這五項道德品質,還是不如本地生源做得好。尤其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差距明顯,這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主要居住在城鄉(xiāng)接合部,環(huán)境臟亂差有關,破窗效應使得他們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淡薄,亂扔垃圾現象較嚴重。

      (4)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性格不夠開朗

      調查顯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生源相比,性格不夠開朗,但差距較小。這從側面反映了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還存在自卑心理,不喜歡主動與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良好道德人格的培育。

      綜上所述,初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道德行為與本地生源相比,差距正在慢慢縮小,并漸漸顯示出自己獨有的特點。學校德育工作應根據調查結果揚長避短,才能真正塑造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良好道德行為,最大化地發(fā)揮新時代背景下初中學校德育的功能,實現“同一片藍天下的教育”目標。

      二、初中學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良好道德行為養(yǎng)成策略

      (一)學科滲透策略

      學校德育的主渠道、主戰(zhàn)場在課堂,教師要始終抓住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貫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強化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教師要善于喚起和誘導學生對道德現象真切的情感體驗,將德育滲透在一切教學活動之中。[2]堅持學科德育滲透,課堂上學生充分認識了德育知識,感知了德育情感,才可能轉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學??梢詮囊韵聝蓚€方面來具體落實:

      1.整理匯編優(yōu)秀德育教案,建立多媒體德育資源庫

      根據各個學科的教學特點,充分發(fā)掘相關德育信息,把每個章節(jié)的德育資源通過合理的形式在教案中體現出來,在學期末時組織評比,將優(yōu)秀的教案材料整理匯編成《各學科德育滲透優(yōu)秀教案》,作為各學科教師備課和開展德育滲透的參考資料;根據各個學科不同的教學要求制作一系列相關德育素材課件,建立起《多媒體德育軟件資源庫》,供授課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恰當選用,使德育滲透一直保持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的狀態(tài)。這項工作由學校教務處牽頭執(zhí)行、檢查并反饋。

      2.開展德育課堂觀摩活動

      學校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實際,開展主題班會及示范觀摩課,組織優(yōu)秀課例的評比,并給予一定的獎勵。這項工作由學校德育處牽頭執(zhí)行、檢查并反饋。

      (二)主題活動策略

      1.更新觀念,建立科學德育網絡

      學校應轉變觀念,不再只重智育而輕德育,而應該以學生全面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為原則,建立一套科學的德育網絡。

      (1)精心構建四條主線交叉、運行嚴密的德育網絡

      表1中四條主線相互交叉,相輔相成,從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小德育”模式,向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德育”模式轉變。

      表1 學校德育網絡的構建模式

      (2)學校德育內容應該分層分類有針對性地進行

      對不同層次的個體采用不同的教育主題。即使是同一班級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生源也有著不同的道德水平。同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也會有不同的道德表現。學校德育工作首先應對這些不同的學生主體進行分類,引導學生進行道德選擇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即使是同一教育主題,因為人的認識發(fā)展的階段不同,其內容與形式也應是不同的,不同層次之間既相互連接又相互區(qū)別。如: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中,就根據不同年級分層開展活動,初一年級主題為“感恩教育”,初二年級主題是“和諧交往”,初三年級主題是“放飛理想”。學校德育要回歸到學生具體的年齡、成長階段和時代背景中去,根據學生的潛質,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對其施以自然有效的引導,從而培育人格健全、素質全面、個性鮮明的人。

      2.加強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突出誠實守信教育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學校要重視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只有把傳統(tǒng)美德教育滲透到中學生的教育活動和行為準則中,中學德育才會根深葉茂,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滲透在中學道德教育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的審美情趣和完美的心理品質,達到學生完善自我、實現自我的目的。

      問卷中不管是本地學生家長還是外來務工學生家長都認為學校應該加強誠實守信的教育。加強誠信教育,強化誠信意識,要根據中學生特點,規(guī)劃誠信教育目標和誠信內容,改進誠信教學方式,將誠信教育融入課堂之中,融入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中,融入學校日常管理之中,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誠信觀念、養(yǎng)成誠信素養(yǎng)。要堅持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原則,敏銳地捕捉適合傳播和踐行誠信觀念的議題,以滿足中學生的所思與所想。如可以通過設立誠信考場、評選誠實之星等每月常規(guī)活動;也可以利用12月份的誠信教育主題活動月,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如辯論賽、小品比賽等各種與實踐相結合的比賽,切實增強學生的誠信教育。

      3.德育主題活動與體育活動相結合,突顯地方特色

      體育活動可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品質。外來務工學生的性格不夠開朗,不會主動與人交往。我們可以將德育主題活動與體育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在快樂的體育活動中自然而然地與人交往,使他們開朗樂觀,培養(yǎng)他們的陽光性格。

      為使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更快地融入本地社會環(huán)境中,學校應融合地方特色,加強德育效果。廈門地處閩南地域,應該發(fā)揚閩南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建特色德育活動。比如可以成立舞龍舞獅社團,積極運用和開發(fā)廈門區(qū)域教育資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行為習慣、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把龍、獅的表演藝術滲透在體育課堂、體育鍛煉及大課間活動中,打造特色學校體育活動,帶動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融入閩南文化,融進本地生活。

      (三)心理干預策略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風暴期”,生理與心理成熟又不同步,社會閱歷和經驗不足,人際交往的困難,升學的壓力都會使其產生焦慮和挫折感。學校要加強心理咨詢活動,開設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健康熱線”,組成專兼職相結合的心理咨詢教師隊伍,創(chuàng)造方便快捷的心理輔導網絡服務,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影。要注意的是,為了讓外來務工學生更好更快地了解和接受心理健康咨詢工作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宣傳方式可以多元化,如:校園宣傳欄、心理報刊(每月一期)、培養(yǎng)心理委員、心理漫畫大賽等多種橫縱交叉模式的宣傳方法,讓他們懂得日常心理自我保健,并增強心理健康意識。每個學期最好都要設一個心理健康月,并科學地規(guī)范每個活動月的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家校聯(lián)動策略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是教育的扎實基礎,社區(qū)環(huán)境是教育的重要平臺和依托。學校應該與社區(qū)、家庭緊密聯(lián)系,建立“家、校、社”三位一體的科學網絡,共同形成一股德育的合力。

      1.通過家校聯(lián)系,切實提高外來務工家長的家教水平

      加強學校與家庭的同步教育,完善學校聯(lián)系制度、家校互動機制,通過建立家長委員會、家長接待日、家訪等形式,及時溝通學生的校內外的學習、生活情況。針對外來務工家長文化水平較低的現實,利用學校優(yōu)越的教育資源,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采用調查、個案研究、行動研究等方法開展家長沙龍、專題講座、菜單式培訓等活動,切實提高外來務工家長的文化素質。[3]特別是要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如:湖里實驗中學與禾山街道聯(lián)合開展對家長文化素質的摸底調查,并針對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開設學習班,通過學習考試等提高家長的文化水平;學校還成立了“家委會”辦公室,每天組織不同家長委員會成員到校開展“家長沙龍”活動,組織家長撰寫家庭教育的體會,請優(yōu)秀家長做經驗介紹,定期分發(fā)“致家長一封信”,并指導“家委會”出版《家教指導》分發(fā)給各位家長。同時,經常利用家長會請進教育專家做講座,建立家長委員會QQ群或微信群,利用網絡傳播最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家長的教育水平,增強了教育合力。

      2.實施全員家訪,走進家庭,走進學生

      以湖里實驗中學為例,學校校級領導、中層領導、班主任和所有任科教師實施全員家訪。

      家訪前:學校制訂家訪方案,具體安排家訪的時間和人員,對所有教師進行家訪技巧的培訓,發(fā)動廣大教師參與愛心行動,主動走訪特困生、學困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給他們更多的鼓勵、關愛,提供更具體的幫教,使關愛行動落在實處。

      家訪時:注重向家長宣傳教育政策法規(guī)以及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等。介紹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全面了解學生家庭情況,與家長共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措施。

      家訪后:學校建立家訪登記制度,記錄教師家訪簡要過程、學生家庭和個人情況以及下一步的隨訪建議,乃至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等。教師上交相關表格與案例后,召開案例交流會議。這是落實家訪工作最關鍵的一步,案例交流會有利于教師反思,交流,共同學習,將實踐與教育理論相結合,從而轉化為教師提升教育教學素養(yǎng)的良好契機。

      3.走進社區(qū),發(fā)揮社區(qū)的教育功能

      中學德育應該充分發(fā)掘社區(qū)教育資源,利用好社區(qū)教育這一平臺,不斷促進社區(qū)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青少年德育工作,為構筑家庭、學校、社會齊抓共管的中學德育體系貢獻一份力量。如:湖里實驗中學的領導教師主動走訪社區(qū),了解社區(qū)家庭的總體特征、主要需求,與社區(qū)探討合作共建教育平臺的方式和途徑,并與社區(qū)簽訂共建協(xié)議書,利用社區(qū)組織優(yōu)勢合作平臺,對家長進行科學教育觀和教育方法的學習輔導。如,與社區(qū)合作,對部分文化水平低下的家長開展“掃盲班”;對出現在校園周邊的不良社會青年,請求社區(qū)的幫助,開展排查工作;并對優(yōu)秀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進行獎勵等。

      (五)實踐體驗策略

      1.學校德育活動應多與實踐相結合

      根據問卷,不管是本地生源還是外來務工學生,喜歡的德育活動集中在心理拓展活動,其次是班會課。隨著年級的提升,對班會課及體育鍛煉活動也越來越喜歡。在問卷中,外來務工學生對于“喜歡的學校德育活動”的選擇可以給我們學校教育者以啟發(fā)。在“你最喜歡學校的哪一項德育活動”中,選擇國旗下講話的占4.4%,選擇班會課的占29.9%,選擇體育鍛煉活動的占19.1%,而選擇心理拓展活動的占46.5%。這說明道德教育不能再流于口頭說教形式,應該滲透到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中,才能讓學生喜聞樂見,從而認同并接受。學校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吸引廣大學生廣泛參與,尤其要吸引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積極參與,積極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是活動的主人,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鮮明的人格魅力。

      2.建立學校德育網站,開辟德育網絡課堂

      問卷中學生都喜歡通過網絡來了解社會。我們不妨建立學校德育網站,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目前,網絡上適合中學生的主題網站并不多,僅有的幾個網站其信息更新速度也太慢,且形式過于枯燥單一。這樣的網站完全沒有實效性可言,對于具有鮮明時代氣息、崇拜高新技術的中學生來說,是不可能具有強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校貼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優(yōu)勢條件,盡快建設內容豐富、形式獨特、富有新意,貼近學生的學校德育網站;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建立一批有質量、有層次、有特色、有內涵,能夠吸引人的德育網站。開辟德育網絡課堂,作為網上德育的基地。利用網絡基地營造主流文化氛圍,塑造美好心靈,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校德育網站的積極作用、抵御其消極影響。如:湖里實驗中學德育處、團委、少先隊和學校信息技術中心合作,開展“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文明小博客、網上祭英烈等活動,學生熱情參與,并從中獲得思想道德教育,對其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馮帥章.重視隨遷子女教育問題[DB/OL].(2014-09-22)[2015- 03- 19].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40922/171120380473.shtml.

      [2]伍執(zhí)慎.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道德教育問題[D]:[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

      [3]史玉丁.農村留守兒童道德行為養(yǎng)成教育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重慶:西南大學,2012.

      猜你喜歡
      務工人員學校德育子女
      內生德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德育路徑探索
      中國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3:40
      云南:800多名務工人員乘“務工專列”外出就業(yè)
      云南畫報(2022年3期)2022-04-19 11:15:48
      學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農村初中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08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詩歌專列送務工人員返鄉(xiāng)過年
      中華詩詞(2017年3期)2017-11-27 03:44:21
      我國進城務工人員總量增至 28171萬人
      對當前我國學校德育實效問題的理論反思
      龙岩市| 石城县| 如东县| 本溪| 中山市| 彭水| 随州市| 沭阳县| 新竹县| 越西县| 顺义区| 青岛市| 健康| 丹江口市| 玛沁县| 兖州市| 山西省| 八宿县| 固安县| 台前县| 大荔县| 天祝| 枞阳县| 惠东县| 施甸县| 庄浪县| 循化| 睢宁县| 邹城市| 申扎县| 新营市| 石景山区| 宁安市| 佳木斯市| 阳信县| 寿宁县| 慈溪市| 玉门市| 东兰县| 武穴市|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