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風(fēng)雅
清朝光緒年間,山東蘭陵天氣大旱,侯正作為一名釀酒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吃都吃不上,哪里有糧食釀酒!在家等著餓死,不如出去闖闖,也許還有活路。
一路乞討,一日來到河南鞏縣康家大院門口,那里正支著幾口大鍋,熬粥,蒸饃,施舍過路災(zāi)民,侯正已餓得兩眼昏花,走過去喝了五碗粥,吃了六個饃,這是一個月來第一次吃飽,也是吃得最好的一頓飯。侯正不想離開,見到一個管家模樣的人,撲通跪下,說道:“救命恩人,我娘說了,誰讓我吃飽飯,我就拜誰為干爹!”
“小伙子言重了,你愿意留下幫工是可以的,拜干爹就算了。康家有土地萬頃,正缺人手。”說這話的正是康家總管康百順。
侯正就在康家?guī)凸しN田,可惜了一身釀酒手藝。
康百順向康百萬匯報,糧倉的糧食存的時間太長,有霉變的。
康百萬說:“除了救濟(jì)災(zāi)民,開倉放糧,讓周邊吃不上飯的百姓盡管來取。”
“我們的糧食太多了,是不是拉到集市上賣一些?”康百順問。
康百萬說:“也可以賣些?!?/p>
侯正也在賣糧大軍中,每天推著手推車到集市上賣糧,看著金燦燦的糧食,每賣完一車,僅換回很少的銀兩。侯正心疼地說:“可惜了,可惜了?!?/p>
管家康百順說:“可惜個屁,康家糧食多得是,換點錢總比爛掉好!”
侯正說:“如果釀成酒,就好儲存了,而且越存越香,還能增值五倍的銀兩?!?/p>
康百順向康百萬匯報了這事。
康百萬說:“那就試試,讓他去做。”
騰出幾間瓦房,支了幾口大鍋,侯正挑選了十幾個壯漢,釀酒作坊就動工了。取深井之水,選飽滿之糧,開始釀造。
第一批酒釀出,康百萬讓大家品嘗,綿甜清香,純潔透亮,回味悠長,好喝不上頭,大家都說好酒!
知恩圖報,侯正說:“我還想把酒釀得更好,能不能給我一百兩銀子,去山西、貴州學(xué)藝?”
康百順悄悄對康百萬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小子是不是想拿了銀子走人?”
康百萬說:“就給他一百兩銀子!”
一年過去了,侯正沒有回來。
兩年過去了,侯正還是沒有回來。
康百順說:“這小子人窮志短,真的拿銀子跑回家了!”康百萬捻著胡須陷入沉思。
第三年侯正衣衫襤褸地回來了。他說他的銀兩在路上被強(qiáng)盜搶劫了,一路要飯到了山西杏花村,在酒坊幫工一年,又去了貴州茅臺鎮(zhèn),在那里的酒坊幫工一年。
康百萬聽了很是感動,讓管家康百順帶侯正沐浴更衣,大魚大肉好吃一頓。
次日,侯正就把兩年學(xué)到的技術(shù),加上原來自己老家的釀酒工藝,融合在一起,取精舍粕,反復(fù)嘗試,功夫不負(fù)有心人,終于釀出有名的康家酒。
正在這時,慈禧太后從西安返京,途經(jīng)康家大院,康百萬拿出新釀的酒招待她,慈禧太后喝過,大贊!御封為“康百萬”酒。
慈禧太后對康百萬說,我有一個要求,為了能常年喝到康百萬酒,我要把釀酒師帶走!
侯正在去京城的前一個晚上,為了報答康百萬,把釀酒工藝寫滿一個小冊子,臨行前跪拜康百萬,把小冊子呈上。康家世世代代就用這釀酒秘方釀酒。
據(jù)史書記載,歷史上無侯正這個人,本故事純屬虛構(gòu)。康家人用祖?zhèn)髅胤结勚频募兗Z食酒被慈禧太后御封為“康百萬”酒的事是真實的。
(責(zé)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