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朗俊
微型課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解決一個較為微觀的具體教學困惑而構建的小課題,它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深度研究,是具體教學實踐中的反思、經(jīng)驗,漸漸積累養(yǎng)成理性智慧,以此指導和改進教師后續(xù)的工作。
高中英語課例研究是為研究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設計思路、解決問題的過程、效果和自我反思。
微型課題生態(tài)下的高中英語課例研究就是高中英語教師將平日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升為課題的形式加以研究、總結(jié)并提煉成一種范例。
一、問題聚焦
英語教師以英語學科中心組作為課例研究的研修共同體,提出教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經(jīng)驗或困惑,在此基礎上總結(jié)歸類并提煉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各種專題,采用一般的科學方法或合理手段對研究專題進行觀測、分析和了解,從而揭示英語平日教學中的教育現(xiàn)象的本質(zhì)。
二、行動研究
英語教師以各年級備課組為單位,以解決問題為核心,開展自我備課、同組成員現(xiàn)場觀摩,總結(jié)課堂教學設計流程的得失,共同對比分析、探究反思,形成較為優(yōu)化的課例共識,再結(jié)合英語模塊各單元的內(nèi)容形成精彩紛呈的課案。
1.模式建構
英語課堂教學按具體課型設計不同課堂教學模式,如按上課內(nèi)容類型可分為英語新授課、復習課、練習講評課;按課堂接受方式可分英語聽說課、閱讀課、寫作課等。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和考慮教育的創(chuàng)造性,將各類英語教學專題進行有效歸納、分類,構建各種授課的有效模式,將各種課型授課思路、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和學習方式進行總結(jié),形成典型范例。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符合南通市教研室最新提出的課堂教學評價“十二字方針”——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
教師在確立主題、明確內(nèi)容的情況下,依據(jù)教學理論將教學專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效細化和分解,精心設計英語教學每一章節(jié)、每一授課單元的授課內(nèi)容和進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推動英語教師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保證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符合高中英語教學特點的“三案導學”課案基本格式和設計要求。
(1)英語教師依據(jù)高中英語教學實際和具體課型的課例,以各年級教學模塊的每一教學單元為單位設計課案。各年級英語備課組在英語學科中心組的指導之下設計具體課案時可在認真分析自身教學實際的基礎上整合使用學科中心組提供的教學資源和各課型的典型范例。
(2)每份課案相對固定,均分為三大板塊,如采用翻轉(zhuǎn)課堂教學,則分為預學案、啟學案、補學案三部分。學生能基于預學案在課前有效自主學習,如觀看微視頻、教材解讀等,在課堂上運用啟學案開展英語課堂教學,在課后有能力提升和個性差異的補學案;如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教師在課堂上教學運用啟學案,學生在教師教會的基礎上運用測學案檢測學習效果,課后利用補學案鞏固和提升學習能力。
(3)英語教師在設計課案時要圍繞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要充分考慮學生具體學情實際,把握好英語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英語課案的三大板塊既是英語教學總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細化或分解,三大板塊又各自擁有小板塊的子教學目標和板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4)英語教師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模式,啟學案都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點。英語教師依據(jù)英語學科的特點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流程,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教師精簡的課堂講授、有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師生或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讓學生在自信中完成學習任務。
2.個式重構
英語教師將英語學科中心組形成的課例研究共識,結(jié)合個人教學風格、班情和具體教學內(nèi)容實際重新建構,形成符合英語教學理念、獨具風格、富有成效的課案。個式重構不是簡單的教學模式的推翻,而是基于班級實際需要和個性化的同課異構。
三、報告生成
高中英語教師將已有相對成熟的課例以微型課題研究報告的方式生成。教師要描述好各個英語專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研究的內(nèi)容和翔實的相關課例、教學反思、具體案例等,教師也可將在課例研究的基礎上生成的課案匯總,形成校本特色的課案,供全體英語教師學習和借鑒。
總之,微型課題生態(tài)下的高中英語課例研究,是新時期英語教師校本化的研究,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提高教學效益,提升教師自身教學能力,讓學生心智獲得同步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立發(f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