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梅
摘 要:合作教學是目前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在廣泛研究國內(nèi)外相關(guān)文獻的基礎(chǔ)上,講述小學階段較為常用的幾種合作方式。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多種;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8-0095-01
合作教學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潛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目前廣大教育者都在努力嘗試并且盡量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但怎樣運用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更好地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呢?對教師來說,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課題。目前合作教學有這樣幾種途徑。
一、師生合作
師生合作就是教師和學生進行合作。此合作并不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是教師以商討的形式引出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不是由老師獨自布置,而是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是以提出任務——討論方法——分頭準備——點撥檢測的程序來完成。例如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我這樣提出:“下一課我們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誰能幫助老師想辦法,如何更好地學習本課?”學生開始拿方案。有的說先讀課文,讀熟,再自學生字,講講植物媽媽有什么好辦法。有的說可以找到實物演示或視頻資料,讓大家一起看看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的學生主張以本課為中心辦一期手抄報,報紙辦好了,課文也學會了。這些方法都是可取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分頭準備,給學生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來演示,其他工作留到課余時間完成。上課時,同學們都拿出一個自己得意的方案,講解演示給同學看,氣氛活躍,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其間穿插,指明亮點,彌補不足。這種合作模式有可取之處,但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適合以這種模式教學,因為時間久了,大部分學生會隨波逐流,跟隨在幾個積極的學生身后,而且學習方法不能再推陳出新,學生陷于俗套,以至于一開口,同學們就知道下面的內(nèi)容。教師應揚長避短,適可而止。
二、生生合作
這種合作方式是最常用的,即小組討論法。引出新知識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頭討論。一個小組得出共同認可的答案,然后在全班交流。這種合作方式是課堂教學的一個方面,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只是就某一個、某一點問題來討論完成。它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趙州橋》一課,在文中有個過渡句“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教師就可以發(fā)動小組討論:“從文中哪些內(nèi)容可以看出趙州橋的堅固?又從哪些內(nèi)容可以看出趙州橋的美觀?”四人小組、兩人小組都可以進行討論。這種合作方式是成熟的,經(jīng)得起時間和實踐的考驗。教學《灰雀》一課時,在學習之后,在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的感想,因為對本文的感想會因人而異,沒有哪種感想一定對或一定錯,大家動腦想想,然后交流即可,有學生喜歡列寧的含蓄婉轉(zhuǎn),有學生喜歡小男孩的知錯就改??傊⒆拥乃季S是廣泛開闊的,不要局限于某一種答案。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啟發(fā),讓大家都說出自己的想法,鼓勵而不打擊,引導而不否定。
三、多元化合作
這種合作沒有約定俗成的規(guī)定,可以是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面的合作,也可以是社區(qū)調(diào)查或作文選材中的學生和社會多方的合作,還可以是教師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是常用的而又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常用”體現(xiàn)在它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合作:教師研究試卷的答案,學生和家長討論問題的答案,學生和教師研究問題,它們都屬于多元化合作?!白钊菀妆缓鲆暋斌w現(xiàn)在進行上述合作時常常被大家所忽視的合作技巧。教師如果善用多元化合作,教學成績一定會很理想。比如有位教師在指導作文《有意思的一件事》時,并不急于指導,而是先讓學生討論 “什么叫有意思?”“你有過什么有意思的事?”然后,讓學生請家長回憶發(fā)生在他們身上有意思的事,還可以采訪一下鄰居,看他們身上發(fā)生過什么有意思的事。從中挑選一件最有意思的事來寫。結(jié)果學生們寫得妙趣橫生,作文講評時,笑聲連連,這就是合理地使用了多元化合作教學。這種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元化合作正在潛移默化地進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比如,學生的課堂學習任務沒有完成,教師可以委托家長輔導孩子,這就是多元化合作,簡單而有實效。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家長進行了有效跟蹤。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了簡單溝通,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合作方式。
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阻礙了學生學習技能的提高,束縛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素質(zhì)教育中,合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它使學生不再是個體,而是整體中的一部分。孤獨與書本為伴,這樣的學習不僅落伍,還嚴重阻礙了學習技能的形成,影響學習效率。純智力因素也不能成為小學生學習成績差的理由。我們常說某學生學習很用功,但就是不出成績,問題出在哪里呢?是不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是不是不能與同學同步、不會合作呢?是不是不能與老師或家長進行溝通呢?我們都要細細研究,對癥下藥。合作學習的氛圍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幫助和影響,如果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并且能提高學習效率,那么合作學習就會伴隨他的左右。多年前教育者所用的“一幫一,一對紅”其實就是合作學習的雛形。教孩子學會合作很重要,讓他們在求知過程中,把老師當成前進的帆,讓家長成為有力的舵,和同學們風雨同舟,快樂地走上成才之路。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約翰·懷特.再論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