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佳萌
學生遠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更有創(chuàng)造力。課堂上學生的交流展示,不但滿足了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欲,也激發(fā)了那些后進生的學習興趣,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一 新課導入——學生的脫口秀
我的語文課有一個習慣,就是在課堂開始前的1~3分鐘讓學生到講臺上來演講(輪流演講,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讓學生設計針對課文內(nèi)容的演講話題,由話題而導入新課,講得好的學生為小組加分。
講《口技》第一課時,演講的小姑娘上來先給我們放了一段很high的Beatbox表演,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而后她說:“首先,感謝我們小組的同學為我下載了這一段視頻。BeatBox起源于美國,是用嘴巴、嘴唇、舌頭和聲音來模仿鼓聲、節(jié)奏以及音樂的一種新型藝術(shù)。我們中國雖然不是BeatBox的發(fā)源地,但是我們的老祖先卻能用嘴巴來模擬和表現(xiàn)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和自然界中發(fā)出的各種聲音,同時配以表情動作進行表演。今天,就讓我們和尹老師一起來學習《口技》這篇課文吧。有請尹老師,大家歡迎!”小姑娘主持人一般的演講讓大家樂開了花,我僅有的一絲不安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整堂課很順利地進行了下去。
我們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已具備的好奇心,挖掘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潛力。把新課導入交給學生來完成,不但讓脫口秀表演者充滿自信,也能讓其他孩子產(chǎn)生興趣,何樂而不為?
二 問題展示——小組答記者問
語文課不可避免地要提問。這些問題誰來提?誰來解答?誰來補充完善?我想最好是學生。
小組合作無疑為學生交流提供了便利。我們班共有8個小組,每組6人,我給每個孩子都編了號。由于分數(shù)最高的組能得到相應的獎勵,分數(shù)最低的組會遭到相應的懲罰,學生們對加減分很在乎。
上課前一天,我把預習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任務單去預習這篇文章,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理解重點語段的含義、提出自己的疑惑。課堂上,通過老師抓鬮的形式,產(chǎn)生兩個組,他們的任務是:接受其他組員的提問(隨機抽號),并給出讓大家滿意的答復。如果答得不好,別的組可以補充。問題提得好和答得好的學生都能得到加分,那些提出怪問題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會被扣分。
開始的幾次嘗試不是特別順利,但是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們學會了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找寫作背景,有的負責研究文章主旨,有的負責分析優(yōu)美語句……越來越多的學生養(yǎng)成了課前預習的習慣,一些平時吊兒郎當?shù)暮⒆右查_始在課前拿著任務單四處詢問,他們進步了。
教學過程中要提供給學生自主感知、領(lǐng)悟、實踐的機會,而“小組答記者問”像開發(fā)布會一樣,孩子為了應對“記者”的提問去讀文章、找資料、問同學,為了小組加分而不落伍、不放棄,即使有的孩子要玩,也有小組的其他同學制約他。每次考試后,按成績分出進步最大的團隊,然后由那個小組的成員投票選出我們班的“MVP(最有價值的小組成員)”,我們班“MVP”的標準不僅要自己成績好,而且會幫助帶動其他學生進步。好學生不應該只是體現(xiàn)在成績上,人品道德上也不能落下。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能增強孩子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危機意識,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激發(fā)他們幫助他人的意愿。
三 檢測反饋——誰能一站到底
學了,就要檢測。我在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時,借鑒了江蘇衛(wèi)視《一站到底》的競答模式,將這種競答模式和小組合作相結(jié)合,使孩子快樂地競爭與合作,掌握更多的知識。
我給每個孩子都編了號(如3組2號),把組名和編號寫在小卡片上,用盒子分別裝起來。上課時,我先抽出一位學生,作為擂主,然后由擂主從盒子中抽取一位同學作為挑戰(zhàn)者,這時候比賽就開始了。每打敗一名對手,就給勝利者的小組加上2分,如果連續(xù)打敗5名對手,小組加分外,挑戰(zhàn)者本人還能獲得一枚由語文老師頒發(fā)的“免死金牌”(可以免部分抄寫作業(yè)、免做錯事之后的扣分等)。經(jīng)過不斷改進,不但能夠讓一些有上進心的孩子更加認真準備,并且能利用小組的力量督促一些不愛學習的孩子多掌握些知識。
當然,我會提前告訴孩子們要檢測的內(nèi)容,孩子們有了求勝的動機,就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努力掌握應學會的知識,隨機抽組抽號又借助小組合作避免了孩子偷懶逃避。愉快的課堂氛圍也能使他們的語文學習更輕松。
一篇語文課文往往不是在一節(jié)課之內(nèi)就能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我有時候把檢測反饋放在下一節(jié)課的開始。這樣,就能給不同學習速度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空間,讓他們享受到真正的公平。
四 課堂小結(jié)——師生互動橋梁
初中生處在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很敏感,如果不斷能得到肯定和贊揚,他們就越發(fā)有精神、越發(fā)喜歡老師、越發(fā)愛學這門課。
一次語文課,一個靦腆但很踏實的學生在答記者問的時候表現(xiàn)不佳,在講臺上的時候有些局促,回到座位以后一直低著頭,雖然該記的筆記都記了,可是我還是能看出他的失落和消沉。臨近課堂結(jié)束,我決定不再自己進行課堂小結(jié),而是在班里宣布:“兩分鐘內(nèi)自己回顧今日所學,然后請一位同學來給我們總結(jié)。”而后我走到他旁邊,拍拍他的肩膀,他吃驚地抬起頭,我笑道:“看你的!”看著他驚訝的眼神轉(zhuǎn)為堅定,我知道,他一定能找回自信。果然,兩分鐘后,他的總結(ji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揚,他笑了,我也笑了。
在進行課堂總結(jié)的時候,正是鼓舞本節(jié)課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的大好機會。既能讓學生更愿意回顧今日所學,也能讓他重塑自信。
語文課堂中學生的交流方式還有許多,相信在今后定能發(fā)掘出更多適合孩子們的方法。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