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效秀
【摘 要】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目前已成為農(nóng)村中學班主任無法回避的問題。本文從如何建立班級留守兒童檔案、怎樣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通過感恩教育和對監(jiān)護人開展怎樣教育孩子專題講座四個方面談了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
【關鍵詞】農(nóng)村 留守兒童 教育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8-0197-01
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目前已成為農(nóng)村中學班主任非常頭痛的問題,但又無法回避,必須面對。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筆者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實踐,并借助他人的經(jīng)驗,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管理方法。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管理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管理辦法,下面我就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談談自己的經(jīng)驗。
一 建立班級留守兒童檔案
入學之初,快速準確地了解班級學生情況。在進入中學報到的第一天,班主任在新生報到時,就要對學生是否是留守兒童進行摸排,是單親留守還是雙親留守、家長外出打工多長時間回家一次,了解清楚孩子的性格特點及家庭情況,并記下他們小學時的班主任的聯(lián)系電話,然后及時建立留守兒童的檔案。并通過日后工作,不斷地豐富留守兒童的檔案資料,為教育管理提供幫助。在工作中,可以通過家訪或者與小學時的班主任交流獲取信息,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了解或者通過學生之間了解其情況。
二 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由于農(nóng)村中學留守兒童大部分是寄宿生,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現(xiàn)在又離家求學,生活和感情上雙雙不適應,心里話無處傾訴,委屈無處訴說。因此班主任既要做老師,又要做家長。班主任要經(jīng)常走進食堂,問一問他們吃得飽不飽,口味習慣嗎?班主任晚上要經(jīng)常走入宿舍看一看,了解他們睡得怎么樣,有沒有受其他同學欺負,有沒有生病等等??傊?,學生的饑寒冷暖、喜怒哀樂,有事沒事,事事關心。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讓留守兒童從心理上感受到他們和別的學生一樣并不孤單。他們違反了紀律,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嚴格要求的。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們就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或被歧視情緒,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班上成立留守兒童“愛心小組”,以班干部和優(yōu)秀學生為成員,他們每個人與一至二名留守學生結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留守兒童幫助,讓他們互相鼓勵、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用真情感化他們,做到以情育人、以情感人。開展各種有意義的班集體活動,鼓勵留守兒童和其他學生一起參加、一起合作,使留守兒童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體的一員,從而使他們在心理上有歸屬感。通過活動增強留守兒童與同學之間的感情,體驗到生活的快樂,體會到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愛,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體會助人為樂的幸福,同時在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三 每月進行一次感恩教育
我們的班會課一般安排在星期天晚上,我每月進行一次感恩主題班會。利用多媒體教室觀看感恩節(jié)目或廣西電視臺的“第一書記”節(jié)目。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好的人格,樹立對家庭、朋友、鄰居、社會的責任感,培養(yǎng)他們自強自立的健康人格,教育他們如何感恩回報。班會結束后,要求留守兒童與他的父母通電話,介紹自己這一個月以來的生活學習情況,取得哪些進步,傳達他們對父母的思念。開始,孩子們不會交流,班主任要逐步引導,可以要求孩子們先把要向父母匯報的內容寫在紙上,再打電話匯報交流。實在不會的,班主任幫助他列舉一些匯報的內容和教一些感恩的話語。我們長期的堅持,使留守兒童感覺到有人在愛他,每月都把自己的情況向父母轉達,感覺愛就在身邊,不良習慣就會逐步改掉,學習成績就慢慢地提高了。
四 對監(jiān)護人開展怎樣教育孩子的專題講座
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多數(shù)是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這些人年紀較大,文化層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tài)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與孩子在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他們對孫輩的監(jiān)護僅僅從物質生活方面予以滿足,有的是留守兒童太調皮,他們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們的監(jiān)護也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不力,導致農(nóng)村留守兒童價值取向的扭曲,無限制的物質滿足、行為規(guī)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關心,使孩子變得功利起來,表現(xiàn)出個人享樂主義的人生觀。好逸惡勞、奢侈浪費、亂花錢、擺闊氣的錯誤思想觀念極易在留守兒童中形成。另外,監(jiān)護人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后勤部長”就完成了任務,至于讀書是學校和老師及孩子自己的事情。怎樣改變監(jiān)護人(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呢?我們利用每一學期召開家長會之機,對留守兒童的家長開展專題教育講座,一般以年級組為單位,對家長進行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傳授。他們不懂得怎樣去教育孩子,我們在講座時主要以案例教育的形式對家長進行輔導,盡量少理論,多案例教育。
當然,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長期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方式多種多樣,但我個人認為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進行感恩教育是教育好留守兒童的關鍵所在,我們的教育方式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創(chuàng)新。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目前已經(jīng)得到了政府、學校和家長的重視,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感到無比的欣慰。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