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公旭
悶熱、濕熱的天氣不少人會出現(xiàn)“上火”的情況。但“降火”不能盲目,必須有的放矢,這樣才能有效。
一般來說,可以根據(jù)身體部位把“上火”分為三類,即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癥狀叫“上焦火”;時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飽,時而噯腐吞酸、呃氣上逆、脘腹脹滿等中間部位的叫“中焦火”;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
上焦火:喝點百合枸杞綠豆湯
暑天,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熬夜。但夜間應(yīng)該是陽氣下降,陰氣上升,需安靜入睡的時段,若到凌晨不睡覺,會使人體內(nèi)的陽氣得不到正常的休整,容易誘發(fā)“心火”,表現(xiàn)為口腔潰瘍等。祛心火,平時可以用枸杞20克,干百合20克,綠豆20克煮成“百合枸杞綠豆湯”。
中焦火:喝碗黃瓜粥
吃夜宵、喝啤酒次數(shù)多了,容易導致胃陰不足、津液虧損,引發(fā)“中焦火”,特別是“胃火”。
“胃火”調(diào)節(jié)應(yīng)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飲食要節(jié)制,太過熱氣的東西少吃,甜膩的食物少吃,同時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也可以用黃瓜50克,大米100克做成黃瓜粥。
下焦火:按揉兩穴位
天熱人體大量出汗,如果不注意補充水分,很容易導致下焦出現(xiàn)“火情”,誘發(fā)便秘等癥狀。
夏季除了多飲水外,還可以經(jīng)常按揉兩個穴位。第一個是照海穴,位于足內(nèi)側(cè),內(nèi)踝尖下方凹陷處。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時間不易太長,5-10分鐘即可。第二個是涌泉穴,即腳底板中心,拇指用較強的氣力揉20-30次,然后換腳施行。晨起和睡前按摩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