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
民國初期的1915年,趙蘊泉出生于山西省長治市武鄉(xiāng)縣上司鄉(xiāng)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經歷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迎來了新中國、改革開放和21世紀,風雨中趙老走過了一個世紀。
老人6歲喪母,由父親撫養(yǎng)長大。7歲入學,因家境貧寒,靠著給學校燒火做飯,半工半讀艱苦求學;即便這樣,念書的費用依舊捉襟見肘,其至拿不出購買課本的錢。趙老并不氣餒,他向同學借來課本,自己用蠅頭小楷把整本書工工整整地抄寫下來。趙老一直成績優(yōu)異,15歲投考武鄉(xiāng)縣立第一高小,名列榜首。
趙老的大兒子說,父親的晚年生活充滿樂趣,百歲高齡依舊堅持一個人生活, 自己整理內務。95歲之前他自己買菜做飯,在十多厘米寬的路肩上平衡行走1000多米,不會掉落下來。
雖是百歲高齡,趙老耳不聾眼不花。他說:“我每天都看新聞頻道,關心國家大事。”趙老堅持每天閱讀3個小時,拿著放大鏡逐字逐句地看書讀報。他訂閱了十幾種與新聞時事和老年生活有關的報紙期刊,還報考了“老年大學”,專修歷史、醫(yī)療衛(wèi)生和保健等專業(yè)。
趙老的身體很棒,別說重大疾病,一年四季就感冒都少有。他很樂意與人分享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生活好了,誰都希望健康長壽,健康第一要訣就是要心胸開闊,不去計較得失。”
趙老的樂觀心態(tài)鄰居也深有體會。一位住在樓上的老先生前幾年要裝修,一想到樓下是位近百歲的老人,擔心他受不了噪音,就找趙老商量。沒想到趙老說:“裝修是大事,一輩子能有幾回呢,一定要裝,還要裝好。我不怕吵,你隨便搞?!?/p>
在休息和飲食上,趙老也有一些建議:早睡早起。他每晚九點睡下,早上五點起床,十分規(guī)律。膳食簡單,粗茶淡飯。趙老推薦多吃小米、雜糧,還有西紅柿、蔥頭、蘑菇,而肉類則要少吃。
說到興趣,趙老演示了一段自創(chuàng)的健身操:轉轉腰,伸伸胳膊,搓搓手,搖搖臂,梳梳頭,揪揪耳,最后再按按脖子。他說:“鍛煉要持之以恒,貴在堅持,年齡大的人不能劇烈運動,適可而止?!?/p>
經歷了世紀變遷,趙老喜歡平淡寧靜的生活,單位分給他的房子,他沒有做過任何改動和裝修,只是在陽臺上種滿了花草。他告訴晚輩,健康是最大的財富,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要善待自己,要修身養(yǎng)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