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
【摘 ? ?要】新課程改革為高中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學校和教師都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下做出了努力。在教學實踐中不難發(fā)現,追求教學的高效已經成為學校和教師的共識。本文就如何建設高效數學課堂,給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36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和高效性課堂的簡稱,具體解釋就是指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達到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追求教學的高效性,也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以快速完成教學過程,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為目標。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程改革實行以來,高中數學教學發(fā)生了許多變化,但是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等并未得到徹底的改變,這就導致高中數學教學不能達到高效的目標。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策略和學生學習策略做出研究,讓課堂變成師生共同交流、學生自主學習的場所,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最大化的教學效益。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為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兩端,以教材為媒介建立聯系,課前準備包括兩個方面,即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預習。只有師生共同努力,做好課前準備,才能使數學高效課堂成為可能。
1.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備課是教師工作內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備課工作是否做好,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認真完成備課工作。具體來說,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完成以下幾點。第一,認真閱讀教材。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要想讓學生聽懂并掌握知識,首先自己要掌握熟練。因此教師要對整本書,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系有整體上的把握。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來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講課過程中能夠做到結構清晰、邏輯嚴密,并能突出重點和難點。第二,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新課改理念下的師生關系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和接受者,師生之間應該相互交流,平等尊重,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不僅關心學生的成績,也要關注學生本身。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全面了解每個學生,找到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這樣有助于教師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進步和提高。第三,教師要考慮教法。眾所周知,教材知識是相對固定的,但是教學方法卻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對于同樣的教學內容,用不同的教法呈現,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方法。例如對于簡單的內容,教師可以單純講解,而對于二次函數等比較抽象的問題,則可以借助圖像進行討論探究教學。
2.學生要做好預習工作。課堂教學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學生的預習工作。試想一下,如果學生課前沒有做預習工作,在教師講課時容易出現理解很慢、不知所云的情況,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效率肯定不高。并且課前預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表現,預習工作做得好,能夠在課堂上更好地與教師配合,緊跟教師的思路,理解問題也變得相對容易,在聽課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認真閱讀教材,根據自己的理解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并標注自己認為的重點和難點,教師也可以在學生預習之前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課本,這樣的預習更加有針對性和目的性。例如在學習立體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些實物或者模型,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的印象,這樣在授課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總之,課前準備工作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和基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不能忽視這一點。
二、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要考慮教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實施。高中數學課堂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較大,“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情況雖然在描述上有些夸張,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不乏這樣的例子。“上講下聽”的教學模式是傳統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這中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弊端,其中一個就是會禁錮學生的思想,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這一點進行思考,積極改進教學方法,使數學課堂變得活躍,從而達到高效課堂。
1.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新課改對教師的角色問題有了新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不是課堂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教師要適當減少自己講解的時間,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或者是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在學習反函數的特點時,教師可以安排探究活動,讓學生自己學習知識,鼓勵學生根據圖像、例題等自己進行總結,并且注意與其他類型函數的關系。值得注意的是,轉變教師的角色并不是說教師退出課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是非常關鍵的,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時候,教師要做好引導者和指導者的作用,為學生提高指導和幫助,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順利進行。
2.教師要進行問題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提問是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提問,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并且,通過提問,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問題是數學教學的核心,提問應該體現在課堂的每個階段。例如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確定本節(jié)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可以由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和發(fā)現能力。
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時刻用提問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安排答疑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自由問答,教師做出一定的指導。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也可以留下一定的問題,讓學生課下思考,使學生的思考一直延續(xù)到課外。并且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性,讓學生能夠溫故知新,為下一堂課做好準備。
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用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歲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課堂上設置具體情境,利用各種簡單的道具讓學生動手操作等,都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構造高效課堂需要教師做出各方面的努力,進行各種策略的探究和實踐,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學生的大力配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課堂的高效對于教學活動和教育事業(yè)有著重要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高效課堂有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長遠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