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飛軍
“要記,我們小學時就是這樣的,老師講我們記”下面的學生竟然異口同聲地回答到。
一道題目,已經講清了來龍去脈,并且都能夠思考完成后,我隨口問了一句:“要不要記下來?”沒想到會出現(xiàn)上面的情況。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也許可以說是教育的一種悲哀。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在學習中主要表現(xiàn)為個人能力的提高與發(fā)展,而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接受容器。
“我們以前一直都是老師講什么我們聽什么,學習就是為了考試,弄慣了的。我們沒有提問和討論的想法?!痹诂F(xiàn)在的學生頭腦中竟一個令人驚心的固定模式:“學習就是記筆記,做題目,記答案”。看到那一雙雙缺少靈氣的眼睛中,沒有了對知識的渴求欲望,沒有對問題探索欲望,有的只是與其年齡格格不入、令人膽戰(zhàn)的老成和木然。只是習慣性、機械的記抄,沒有個人思維的參與,一旦將自主權、提問權交給他們時,有的只是無主和茫然!
“對你的教學特點許多同學還轉不過彎來,還不適應”,一位同學私下如此說。這在給人警醒的同時,也告訴我們一些信息:學生的某些觀念也急需改變。
新課程改革主張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如果只是老師的觀念在變,在教學中力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忽視學生的頭腦中固有的僵化模式,那么這種所謂的自主學習只是表層的,是一種被動的形式(學生被動的跟著走),因為學生并非出于自覺、主動的參與、主動的探求,仍缺失一種個體能動性,即使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也只是一種形式而已。這也不是新課程改革所不想見到的。
因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加快實施,那么學生的某些觀念也急需改變。
一、自我觀念——我是學生,是接受知識的。
這主要受傳統(tǒng)學生觀念的影響。傳統(tǒng)學生觀無視學生的天性,否認學生的主體性,忽視學生的能動性,強調外部環(huán)境和力量對學生的作用與影響,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被動載體。如赫爾巴特指出“學生對教師必須保持一種被動狀態(tài)?!痹谶@種教育的模式下,學生逐漸習慣于那種傳統(tǒng)的輸入模式,而喪失了個人的主體能動性,成為純粹的接受容器,因而缺失自我觀念,主動性弱化。
二、學習觀念——上課就是聽課,抄、記,不愿動腦動嘴。
這主要是以往“注入式”教育方法觀的影響。這種方法觀在教學關系上,片面夸大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把學生看著是教育容體,否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的作用,因而在教學中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在教學方法上,片面強調外在的注入、灌輸和奉送,特出學生的死記硬背,不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啟發(fā)、點撥或誘發(fā)。在這種模式之下,學生只知道上課就是跟著老師后聽、抄、記,而無需去動腦、動嘴,形成被動的學習習慣
三、學習內容——學習就是鉆研課本。
大部分學生將課本奉為“圣典”學習就是以課本為本,去看、去背、去記課本的內容,而看不到課本中的能力運用和課本以外更多的更活的知識,導致學生思想僵化,知識面狹窄,不能接受新的知識。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倡導的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這卻很多學生無所適從,因為他們的頭腦被以往的方法模式浸淫太深,一時無法適應,甚至反感,這不能不令人悲哀。
所以新課程改革不僅僅要改變老師的思維,更要改變學生頭腦中固有的觀念。
(一)、我認為必須淡化學生的“學生”意識,強化其主體意識?!昂⒆用刻靵淼綄W校,并不是純粹的學生——致力于學習的人——的面貌出現(xiàn)的,他們是以形形色色的個性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每一個孩子來到學校的時候,除了懷有獲得知識的愿望外,還帶來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H.雷先科)在教育活動中,作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學生,不僅具備全部的智慧和人格力量,而且還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也就是說,學習過程并是單純的知識,而是伴隨著交往、創(chuàng)造、追求、選擇等綜合過程,是學生整個內心世界的全面參與。因而必須看到學生的整體性,強化其主體意識,還學生整體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予學生全面展現(xiàn)個性和力量的時間和空間。
(二)我們要引導學生樹立廣義的學習觀念。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促使學生主體的發(fā)展,而主體的能力素質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要想得到全面的、平衡的發(fā)展,不是只靠老師單獨的教,或者只靠單一的課本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把千萬有助于學生能力、素質提高的知識、技能的習得過程都看作學習,從而形成學習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的觀念。確立廣義的學習觀念,才能開闊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全面發(fā)展。
(三)改變“聽課”的觀念和習慣。打破老師的“師道師威”,改變以往老師高高在上講,學生只能在下靜聽的局面,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平等交流,共同探討,老師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起引導點撥的作用,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可以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可以共同探究合作學習。
只有形成這樣的上課觀念,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才可以真正實施,完全實現(xiàn),也才能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