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弘趙越(1992-),女,漢,北京,MPAcc。
摘要:作為中國第一體育品牌的L公司,自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以來,業(yè)績連續(xù)六年保持高幅增長;然而在2012年,L品牌卻面臨內憂外患:一線市場久攻不下,作為安身立命之本的二線市場反遭多個競爭對手蠶食;境外代理商退出、高管接連離職同樣給了L公司沉重打擊。2015年3月,困境中的L公司宣布,由于繼續(xù)承擔重組成本,公司第三次出現(xiàn)全年虧損。2014年凈虧損7.81億元人民幣,但收入同比增長16%,下半年收入增速升至23%;從2015年L公司的股價變動看,似乎也有著好的市場預期。那么,L公司真正實現(xiàn)了復蘇嗎?如何解讀L公司當前的困境?
關鍵詞:增長能力;財務指標;經營困境;公司戰(zhàn)略
一、案例概況
(一)整體下降的盈利能力
2008年奧運年掀起了整個體育用品行業(yè)的發(fā)展浪潮,L公司作為奧運體育服裝贊助商實現(xiàn)了爆發(fā)式的增長。2012年,又以L公司為代表,體育服裝行業(yè)遭遇了營業(yè)虧損、庫存積壓等一系列“發(fā)展瓶頸”。如今中國的體育用品公司已經松了一口氣,同樣是本土體育用品品牌的361°在2014年報中顯示凈利潤為3.98億元,安踏全年凈利潤約為17億元,而已經歷多次改革的L公司,卻連續(xù)三年虧損。
從表1可以看出,L公司在2007年至2010年中銷售狀況良好,利潤非常可觀,公司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每年大幅增長。但從2011年開始,凈利潤有大幅的下降,2012年甚至達到將近20億的虧損,2013年虧損程度稍有緩和,2014年又達到了7.8億元的虧損。
除了2012年之外,其它年份的毛利率基本穩(wěn)定在44%以上,2006年至2010年凈利潤上升的同時,銷售毛利率反而有所下降。是什么原因導致2012年銷售毛利率的異常又迅速在2013年恢復至正常水平?影響毛利率的因素有研發(fā)成本、廣告成本、固定成本、技術成本等,L公司2012年全面推行渠道復興計劃,為了滿足巨大的資金需求,公司融資帶來財務費用、渠道改善帶來行銷費用等都大幅增加。2012年的渠道復興計劃的成本一直影響到2014年,還是其他成本出了問題?能否從銷售毛利率中看出存貨積壓的嚴重程度,庫存清理的力度何時體現(xiàn)?
(二)L公司的營運能力
營運能力的衡量指標非常多,但常用的不外乎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表2選擇了L公司2006年至2014年的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對于體育用品行業(yè)來言,特殊的訂貨供應鏈方式讓我們更加關注存貨周轉率??梢钥吹?,L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從2010年起逐年下降,從未緩和。2010年是L公司轉型的一年,2012年渠道復興計劃又給L公司的銷售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但如今幾年過去似乎仍沒有解決存貨的問題。存貨周轉率直接反映了企業(yè)的銷售效率和存貨使用效率,可以說L公司近幾年的經營狀況確實算不上順利。
不同于存貨周轉率,L公司的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在2014年有回升,說明公司的資產利用效率提高,公司營運效率有復蘇的跡象。那么,我們能否認為,L公司2014年最大的問題還在存貨上?存貨管理效果該如何提升?
與L公司同行業(yè)的安踏體育2013年和2014年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616和629,特步國際為463和512,361度(01361HK)為498和472。安踏的存貨周轉率遠高于其它本土體育用品品牌、特步和361°近兩年的存貨周轉率也都高于L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梢酝茢?,從2013年至2014年,整個體育用品行業(yè)的需求上升,而L公司的存貨周轉率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屬于公司本身經營不當,在市場中仍缺乏競爭力。
二、對經營困境的解讀
解讀1:L公司遭遇經營困境源于2008年前后幾年的大規(guī)模盲目擴張,因此公司需要關閉低效率門店,更新渠道。
爭論:L公司從2012年起一直在關閉門店,并在2012年實施渠道改革計劃,然而清理低效率門店只是減少運營成本,前期借款擴張門店的成本已經是沉沒成本,不斷關閉門店并不能給L公司帶來實質的銷售額。不斷關閉門店從投資者角度來看是經營不善的結果,會讓消費者和投資者對L公司更加失去信心。L公司每年清理甩貨、關閉門店已經深深損害了品牌形象,或許應該把門店數(shù)設為固定的目標值,并在一年中完成裁減,而不是每年減少一部分,呈現(xiàn)一種衰退的形象。
解讀2:L公司的存貨管理不當才導致存貨積壓過多,應加強存貨的銷售和管理,通過大數(shù)據計算后再確定訂單和生產量。
爭論:存貨是服裝零售行業(yè)不可避免的,然而存貨過多無外乎過高的預期和銷售的萎靡。通過大數(shù)據計算市場需求雖然能使銷售量和生產量更加接近從而減少存貨,但成本較高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提高每一件產品的質量,提高銷售額,才是減少庫存的關鍵。要提高產品的銷售額必須提高產品本身的質量,研發(fā)新產品,不過從短期來看,研發(fā)新產品會對公司的資金流造成很大的壓力,且公司存貨水平依然很高,新產品同樣會影響存貨的銷售,加快存貨貶值速度,加劇經營困境。
解讀3:體育服裝行業(yè)高端有國際知名品牌耐克、阿迪達斯和新百倫等,國內本土品牌有安踏、特步、361°等,當前L公司既無法占領體育服裝行業(yè)的高端市場,在較低端市場也沒有競爭力,主要源于市場和品牌定位錯誤,需要重塑品牌形象。
爭論:自1990年以來,L公司有時是國家隊運動服裝形象,有時是國際化浪潮,時而定位時尚,時而定位90后,其品牌形象一直在變。一個個看似在找清自己的品牌形象卻模糊了L品牌的定位,令人霧里看花,難以尋找到一根貫穿始終的清晰主線。品牌定位的問題絕不是一個短期形成的問題,已經深深印在消費者心中,可以說,L公司不論在定價上、產品上都已經大大喪失了消費者信心?,F(xiàn)在重新定位品牌形象為時已晚,且成本極高,若再改變廣告語或者LOGO也是不可行的,此時再創(chuàng)新研發(fā)新產品似乎都效率不高,有時候放棄才是新的開始。2015年是“互聯(lián)網+”的時代,利用互聯(lián)網做全新的線上品牌,擺脫L公司舊的外衣是一種途徑。(作者單位: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