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人們對辦公自動化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作為提高學習者計算機技能的重要途徑,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應用概念圖,不僅可以充分展現(xiàn)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成效。文章在分析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闡述概念圖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重要性;概念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1.171
計算機文化基礎作為一門計算機基礎課,涉及了多媒體技術、文字處理、電子表格等基礎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其就是學習計算機的入門課程,具有教學內(nèi)容繁雜、枯燥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怎樣完善與提高教學成果成為人們亟需探討的課題。
1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重要性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主要包括理論知識教學與上機實踐教學兩個部分,是計算機教學的主要構成環(huán)節(jié)。學習者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進行上機實踐,從而初步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熟練操作Windows 7操作系統(tǒng)、辦公室應用軟件MS-Office等,進一步解決實際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后續(xù)學習提供可靠保障。與此同時,通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其他課程的學習提供輔助技能和背景知識,讓學習者更加全面的理解與掌握各種信息,在實際工作中充分運用所得信息,從而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由此可知,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怎樣提高教學成效,為社會提供更好、更多、更全面的計算機人才,是計算機教育者的重要任務。
2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概念圖的運用
2.1 概念圖概述
概念圖指的就是圍繞特定主題進行知識結構體系建設的視覺化表征,是對語義網(wǎng)絡的可視化表達,可以稱之為可視化語義網(wǎng)絡。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概念圖就是用可視化的形式體現(xiàn)學習者構建知識結構體系的方法與結果,可以充分展現(xiàn)知識結構體系的細微變化。概念圖理論基礎主要包括:認知同化理論、認知負荷理論、雙重儲存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圖示理論。
概念圖作為一種有層次的語義網(wǎng)絡,和人類認知結構中的儲存方式、知識表征非常類似,為此,可以借助概念圖激發(fā)人類大腦潛能。因為概念圖基礎理論非常豐富,可以支持實踐教學的展開,具有很大的教學優(yōu)勢,并且作為教學與學習的有效工具與策略,越來越成熟,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與此同時,概念圖也是一種有效的交流方法,能夠促進師生共同反思,對提高教學評價質(zhì)量有著積極意義。
2.2 具體運用
2.2.1 展示與分析教學內(nèi)容
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堂教學中,主要就是將教學內(nèi)容當成是教學載體,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習者的智力,有效增強學習者目前的計算機技能,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為了達到以上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向?qū)W習者傳授相關知識。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概念圖,能夠?qū)虒W內(nèi)容展開全面的分析,并且篩選適合的教學內(nèi)容,盡量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通過概念圖的運用,可以對不同教學觀點予以直接展示,讓學習者更加容易接受,從而全面理解與掌握教學難點與重點,有效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同時,通過概念圖教學模式的展開,不僅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直接展現(xiàn)在學習者眼前,還可以向?qū)W習者傳授教學大綱中的知識,特別是當教學內(nèi)容具有較強邏輯性時,概念圖不僅可以對單獨知識點予以展示,還可以對各知識點進行聯(lián)系,借助概念圖的形式予以展現(xiàn),讓學習者更容易理解與掌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習者的計算機技能。除此之外,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中運用概念圖,不僅可以協(xié)助學習者構建知識結構體系,還可以充分發(fā)揮概念圖作為知識呈現(xiàn)、文本設計工具的作用,實現(xiàn)各知識點的有效銜接,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可靠保障。
2.2.2 輔助教學設計
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中,不要只是照本宣科,必須結合實際教學內(nèi)容展開相應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習者的認知水平,并且開展創(chuàng)造性教學,有效提高教學成果,增強學習者計算機素質(zhì)。在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應用概念圖,主要就是利用概念圖整理和歸納教學思路,在教學設計階段,將教學理論、教學內(nèi)容、教學經(jīng)驗等有效的融入到實際教學當中,之后結合學習者的認知水平,明確知識和教學目標間的關系,進而對教學計劃與目標予以確定,然后制定有針對性、有條理、有步驟的教學設計方案,利用概念圖展現(xiàn)學習者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與待掌握的知識,對每個知識點予以直觀體現(xiàn),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比如,在教學“Power Point 2010”這一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者的具體情況,利用概念圖展示Power Point 2010課件中的重點與難點,借助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模式的綜合運用,有效拓展教學內(nèi)容,讓學習者展開全面的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調(diào)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挖掘?qū)W習者的學習潛力,開拓學習者的思維能力,拓展學習者的視野,進一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所以,在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運用概念圖,可以有序組織教學內(nèi)容,輔助教學設計,將一些較為復雜的教學內(nèi)容簡單化,便于學習者理解與掌握。比如,在教學“文件夾與文件管理”這一內(nèi)容的時候,借助概念圖展示文件夾和文件之間的關系,之后根據(jù)概念圖予以講解,充分體現(xiàn)知識內(nèi)容,并且在上機實踐教學中,利用廣播教學體系將概念圖傳輸?shù)綄W習者手中,協(xié)助其對教學內(nèi)容展開全面理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除此之外,在實際教學中運用概念圖,不僅可以充分體現(xiàn)教學重點與難點,還可以為學習者學習提供有效的方法與途徑,有效提高了教學成果與學習者的計算機素質(zhì)。
2.2.3 教學評價運用
在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評價中運用概念圖的時候,主要具有兩個優(yōu)點:一是,通過對教學實例的設計與展示,可以讓學習者直觀的了解教學內(nèi)容,并且對其展開全面的學習與理解;二是,通過層級結構的設計,可以讓學習者充分了解知識結構,之后根據(jù)自身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予以知識結構體系重構,有效提高了學習者的計算機綜合素質(zhì)。由此可以看出,概念圖是一種評價教學的有效工具。運用概念圖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可以用于教學的各個階段,例如,教師可以幫助學習者養(yǎng)成畫概念圖的習慣,在了解學習者心理狀態(tài)與學習進程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教學內(nèi)容,在實踐教學中改進教學模式,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成效。與此同時,概念圖可以為教師和學習者提供可靠的考試成績,其不再只是一個抽象數(shù)字,而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試題測試,真實體現(xiàn)學習者狀況,幫助學習者認知自我的評價工具。在構建概念圖的時候,學習者可以清晰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予以不斷補充,為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在繪制概念圖的時候,學習者可以借助各種色彩與圖形表達自身認知,利用計算機的媒體功能,創(chuàng)造更加生動、美麗的畫面,有效提高了自身的計算機素質(zhì)。
4 結 論
綜上所述,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在學習與工作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概念圖的運用,可以幫助教師充分展示教學內(nèi)容,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促使學習者進行全面的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習者的計算機素質(zhì),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穆俊.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的重要性及概念圖運用研究[J].科教文匯,2014(7):83-84.
[2]李憲武.基于概念圖的教學設計——以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