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再應
【摘要】在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避免只以考試為中心的功利教學方式,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價值觀,設計系統(tǒng)有序的教學方案,有效地提高學生寫作表達能力。同時,在作文講評中,教師應該積極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其在互評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積極性,學習彼此的優(yōu)點,共同進步。教師在作文講評中還要抓住重點,避免泛泛而談,階段性針對性地對某一兩個問題進行講解。
【關鍵詞】作文;講評;教學;初中語文
前言:
作文教學與講評是初中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是作文教學的目的所在。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寫作成果的綜合評價,旨在通過批閱,修改,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寫作中優(yōu)點,指出不足,從而引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學和作文講評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語文教師需要對此引起重視,研究對策,提高作文教學水平與質(zhì)量。
一、作文講評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作文講評,作為作文寫作訓練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它將本次作文的命題,指導,批改,評價環(huán)節(jié)串了起來,在作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作文講評通過對學生寫作實踐的批閱,對作文的命題和學生寫作成果進行分析、評價和總結(jié),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其次,在批改評價的基礎上,將學生作文中體現(xiàn)出的優(yōu)缺點對照語文課程中的文章,在作文教學中進行講解、分析,幫助學生將其上升到寫作規(guī)律的層次進行把握,為下次的寫作訓練提供借鑒。作文講評不僅能夠使學生加深對寫作的理解,學習掌握寫作技巧,而且在作文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作用,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作文教學質(zhì)量意義重大。
二、作文教學與作文講評的現(xiàn)狀
1、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作文教學以考試為中心。現(xiàn)階段,分數(shù)成為學生學習成功的唯一衡量標準,初中生面臨著中考的升學壓力,教師同樣也面臨著幫助學生順利升學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之下,獲取高分數(shù)的功利主義成為當下的主流教育價值觀。在這種價值觀的驅(qū)使下,作文教學由于不像其他學科那樣能夠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提升成績,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也選擇了以應試為目的的背模板,模仿優(yōu)秀范文等教學方式,相應地,學生也在作文訓練過程中喜歡走捷徑,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背素材,背佳句。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往往是導致了一大批高分,千篇一率的文章,學生在作文中很少體現(xiàn)自身的經(jīng)歷、情感、體會。這種做法以及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是有悖于作文教學精神的。另外,這種考試為中心的教學也導致了作文教學方法的隨意和混亂,教師往往只是挑出來幾個中考的熱點作文題材和作文命題讓學生練習,以中考高分作文作為教學素材,殊不知,作文教學應當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這個過程應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寫作水平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提高,一蹴而就是行不通的。
2、作文講評的現(xiàn)狀
作文講評效率低效果差。在大多數(shù)的學生和教師看來,作文講評的主體應當是教師,教師幾乎承擔了所有學生作文的審閱、批改,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樣做,一方面必然導致了教師工作量的加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文講評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師承擔了作文講評的大小事宜,難免力不從心,在大量重復的作文批改中失去批改興趣和積極性,無法對每一位學生的作文都做出詳細分析和指導,學生作文評語中頻繁出現(xiàn)“生動形象”、“語言流暢”等無關痛癢的評價詞匯,學生在看到教師的評語后,無法產(chǎn)生共鳴,也不能深刻理解自己文章所存在的不足之處,結(jié)果是教師的辛苦付出沒有得到相應回報,學生的寫作水平原地踏步。作文講評的低效率和差效果會成為作文教學中的一大障礙,使教師和學生都感受不到成就感,失去動力。
三、作文教學與作文講評應注意的問題
1、作文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教學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注意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寫作,是一個體現(xiàn)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過程,也是一個彰顯學生文化底蘊和精神內(nèi)涵的過程。許多學生在上作文課時都有這樣的感受,就是提起筆來,卻不知要寫什么,要如何下筆,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絕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學生腹中空空,即使是背誦了大量的素材,句子,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搜索和整理。如果一個學生腹有詩書,生活體驗豐富,有人文精神,那么這個學生必然能厚積薄發(fā),快速地找到作文主題的切入點,下筆有神。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第二課堂”的學習,也就是生活中的積累,只有密切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才能使學生在寫作中得心應手。
其次,教學要循序漸進,階梯式進步。學生學習寫作的過程是一個鍛煉思維形式,激發(fā)寫作興趣,養(yǎng)成寫作習慣的過程,既然是一個過程,那么就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來。為了迎合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的作文教學也應當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任何拔苗助長的行為都會違背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寫作的基本功教起,將基礎打扎實,進而向更高層次的教學邁進,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呈階梯式的進步。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事半功倍,學生也能在不斷地進步中找到成就感和寫作的樂趣,比起追求一蹴而就,教師和學生都倍感壓力的做法,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2、作文講評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講評要準備充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師在作文講評之前需要準備充分的講解素材。這些素材是教師在作文批改過程中積累的。教師在作文批改時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優(yōu)缺點,并及時記錄,同時挑出與訓練目的相符和不符的典型事例。根據(jù)這些批改記錄和正反事例,教師對每次作文訓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作出總結(jié),進行講解。充足的講解素材不但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有針對性,有重點,還能使講解詳細全面,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其次,講評要以鼓勵為主。雖然在作文批改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很多不足,但是教師在講評時應盡量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對學生的作文多作鼓勵,少作批評,如果有需要指正的地方,也要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正確的方式。因為寫作與其他科目不同,其他科目學習與表達的大多都是客觀真理,很少涉及學生的主觀思想,而寫作是學生的一個主觀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現(xiàn)了學生的個人意志和思想價值觀以及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就使得學生的作文風格各異,各有千秋,當然也各有各的問題。如果教師在講評過程中點名批評或者否定某個學生的作文,那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對寫作越來越失去信心和興趣。因此,作文講評要以鼓勵為主,對學生多作肯定。
最后,講評要結(jié)合實際案例。作文講評要注意不能拘泥于概念的講解,而是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講評時,教師必須要結(jié)合實際的案例對所講知識點進行非常具體清晰的闡釋。在選擇實際案例時,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挑選,講評時,通過分析案例,讓學生明白要怎樣寫,不能怎樣寫,這樣寫與那樣寫的效果有什么區(qū)別。最后,通過總結(jié)歸納,將案例所體現(xiàn)出來的寫作技巧上升到寫作規(guī)律層面,讓學生加以把握和運用。
四、作文教學與作文講評的對策
1、作文教學的對策
第一,摒棄功利心態(tài),樹立正確寫作價值觀。當前以考試為中心的作文教學帶來了諸多問題,比如,重視寫作形式而輕視寫作內(nèi)容,重視課內(nèi)訓練而輕視課外積累。這些問題表明,當前的作文教學價值觀違背了寫作原本的精神和意圖。要使作文教學達到本來的目的,教師和學生都應當摒棄“一切為了考試,一切為了分數(shù)”的功利心態(tài),樹立正確的寫作價值觀。寫作,應當是一個積累,運用和表達的創(chuàng)作過程,一篇好的文章不僅僅要文辭優(yōu)美,有技巧,更要感情充沛,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觀點、人文情懷。
第二,形成系統(tǒng)有序的教學過程,做到有的放矢。任何事情要做好,都要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和步驟。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取得期望的成效和結(jié)果,必須制定一個科學系統(tǒng)、合理有序的教學過程。首先,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制定階段性的目標,有的放矢。其次,根據(jù)每一階段的目標搜集教學素材,制定教學計劃,有條理有順序的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有步驟、有目標的系統(tǒng)性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每一次的寫作訓練中都有相應的收獲,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并階梯式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2、作文講評的對策
第一,學生參與評價,教師復評講解。針對教師一人承擔作文評講的各種事宜所導致的評講低效性和效果不佳,應當讓學生參與作文評價。讓學生之間互相批改作文,一是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二是能夠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三是能讓學生在批改他人作文的過程中學習寫作技巧,在交流中得到進步。學生參與評價,雖不需要教師再精改細評,但也并不代表教師就不需要再對學生的作文發(fā)表意見,學生的認知和評價畢竟還是生疏和缺乏經(jīng)驗的,很多問題可能注意不到,因此,教師在學生互評之后,應當再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一個大致的復評,以找到一些個別的和普遍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講解。
第二,講評突出重點,加深學生印象。教師在作文講評過程中若是泛泛而談,很容易使學生在聽完后感覺一片混亂,聽了不少,卻每一個都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沒有透徹的理解,這樣,學生在評講中收益甚微。因此,教師在每次的作文講評中要抓住幾個重點,針對這幾個重點做詳細的講解,務必使學生在聽完后,對這幾點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和全面透徹的理解與掌握。換言之,教師在講評中要追求質(zhì)量,而不是數(shù)量,不期望學生一次掌握太多要領,只要求學生能把講解的幾個要領掌握好,能夠熟練運用。
結(jié)語:
作文教學與作文講評在提高初中生語文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語文教師應當在作文教學與作文講評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案,采用高效的教學方式和講評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牛波.當前我國中學作文講評的弊病及應對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07:124-126.
[2]姚毅.提高作文講評課實效性的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1,02:62.
[3]段秀麗.重視作文講評 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J].才智,2012,15:71.
[4]運啟業(yè).淺談作文講評的意義、方式及其應注意的要點[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6,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