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邵玲
摘 要:化學作為一門與其他學科不同的自然科學,不僅局限于公式的記憶,它更強調動手能力。在實驗中則強調實驗過程的嚴謹性,而學生實驗能力的獲得就需要教師發(fā)揮引導才能,運用啟發(fā)探究的模式來提高學生的上課效率。
關鍵詞:啟發(fā)探究;教學方式;分組練習
化學屬于理科范疇,不應死記硬背,它更強調思維的活躍、動手能力的實踐。而這些能力的獲得不是靠教師單純教授理論知識,而是需要學生自己進行主動性學習,擺脫對教師的依賴,開發(fā)思維,鍛煉實際動手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以“啟發(fā)探究”的新型課堂教育來帶動學生,完成高中化學教學任務。
一、分析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方式的特點以及應用于課堂的優(yōu)勢
1.特點
啟發(fā)探究式教學的特點是將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上升到一個高度,主動性更強。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適當?shù)慕虒W方案,將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通過觀察藥品和化學反應得出正確的結論,加強記憶,形成真正屬于自己的思維模式,真正地參與到高中化學課堂,領悟化學的魅力。
2.優(yōu)勢
(1)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有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課堂若只是單純地將化學反應公式、化學現(xiàn)象當作“模板”來教授給學生,化學課堂難免就會顯得單調枯燥,而在啟發(fā)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化學實驗營造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將產(chǎn)生這種效果的原因以問題的形式留給學生,設置懸念,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化學課堂產(chǎn)生興趣。
(2)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啟發(fā)探究式教學遵循教學規(guī)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比如在一個實驗中,教師先不告訴學生其反應原理,以一種比較隱晦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涉及的知識點,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在思考中逐步探究化學的奧秘,進而進行更深層次的觀察與研究。
(3)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過去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中,很多學生會形成對教師的依賴,遇到問題也不加甄別是否自己能夠解決就向老師詢問,久而久之,學生就無法獨立思考,而運用“啟發(fā)探究”的新模式,學生只能得到教師的引導而不是直接得到正確答案,這樣學生就可以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遇到問題盡量自己解決,形成獨立自主的意識,進而在更深層次的化學學習中不斷發(fā)現(xiàn)新思路。
二、基于啟發(fā)探究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之具體革新
1.利用多媒體技術沖擊視覺
化學課堂上一個講解化學反應的過程可以輔之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親眼看到整個化學反應過程,包括器皿用具、藥品用量、步驟,學生在視頻的沖擊下調動學習興趣,強化記憶。
2.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練習
教師對實驗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時,學生利用分組討論的方式就可以交流想法,取長補短,補充自己的知識漏洞,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集思廣益,完善自己的思維,比起自己一個人的苦思冥想更加印象深刻。
3.集體搜集材料做實驗
教師可以在化學課開始前告知學生將要進行的內容和試驗,讓學生提前搜集相關資料,在教師講解時思路暢通,能順著教師的引導順理成章地得出正確答案,而不是初接觸的晦澀難懂。比如,在講“銅和濃硫酸反應產(chǎn)物”這一化學實驗時,老師務必要帶領學生走進化學實驗室,給予學生充分的試驗時間,讓學生把銅和不同濃度的硫酸都進行相關的反應,分析反應后所出現(xiàn)黑色物質的成分、化學性質以及反應原理,進而增強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銅與硫酸反應的了解,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務實、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
啟發(fā)探究式教學的關鍵在于思維的引導,在引起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基礎上,學生自己動腦獲得知識,這比單靠死記硬背效果更好。當然,教師的引導能力在啟發(fā)探究式教學中舉足輕重,師生相互配合才能使化學教學事半功倍,而師生相互配合的啟發(fā)探究式教學無疑會促使高中化學走向新的高峰。
參考文獻:
[1]楊慶苓.高中化學探究式課堂的構建及應用[J].網(wǎng)絡財富,2010(13).
[2]李百雙.關于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現(xiàn)狀及其趨勢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4(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