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霞
【摘 要】 任務型教學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也要求教師利用任務型教學展開課堂教學。從目前來看,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利用任務型教學取得的成效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任務不感興趣、任務設計不科學合理等。因此,本文結合小學英語課堂實例,分析如何設計有效任務,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 小學英語;設計有效任務;優(yōu)化教學
任務型教學并不是簡單的設計任務,引導學生學習;只有有效的任務,才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在設計任務時,教師要明確利用任務,教會學生什么;任務內容是否能夠吸引學生參與;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做什么等。本文將重點放在“如何設計有效任務,以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設計趣味任務,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以任務型教學時,教師必須考慮學生的興趣需要。如果學生對任務不感興趣,那么再好的任務設計也是無效的。教師可以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其與任務設計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融入英語課堂學習。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4年級上冊中的Unit 1 I like dogs這一單元時,教師以趣味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本單元學習的主題是“動物”。很多小學生都去過動物園,見過各種各樣的動物。因此,教師設計趣味任務,引導學生學習詞匯和句型。趣味任務:請用簡筆畫畫一畫你知道的動物。在這個任務中,學生的繪畫潛能得到施展。這個任務結束后,教師隨機點名,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繪畫作品,并利用英文提問:Whats this in English? 其他學生根據(jù)學生的繪畫作品,競猜對應的英文動物名。如:學生畫的是老虎,其他學生則需要利用英文回答:It is a tiger. 緊接著,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老虎圖片,并標注單詞tiger,引導學生利用三種不同的音調讀單詞,即tiger,tiger,tiger,強化學生的詞匯學習。在這個案例中,教師以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設計趣味任務,不僅將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更“熱鬧”了英語課堂,實現(xiàn)樂學英語。
二、設計問題任務,感知閱讀內容
小學生學習能力處于不斷發(fā)展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效學習,助力學生成長。特別是在小學英語閱讀課中,教師更要滲透方法。其中,以問題串為任務,牽引學生有效閱讀,可以讓學生快速感知閱讀內容。當然,為了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在設計問題任務時,教師要從封閉到開放,突出問題難度的上升與問題的靈活。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5年級上冊中的Unit 8 At Christmas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問題任務,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閱讀,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本次的閱讀課主要圍繞“人們如何慶祝圣誕節(jié)”進行,為了促進學生快速感知文章內容,教師設計問題任務,輔助學生閱讀。Q1:Do people buy presents and Christmas tree at Christmas? Q2: Where do people put their presents? Q3: What do people eat at Christmas? Q4: Do you like Christmas? Why? 學生根據(jù)問題,開始展開有效閱讀。前三個問題,教師主要圍繞閱讀文本進行設計;最后一個問題則貼合學生興趣和討論需要,詢問學生是否喜歡圣誕節(jié),并說出原因。從任務實施效果來看,學生都能認真投入任務中,高效完成任務。
三、設計互動任務,優(yōu)化課堂教學
有效的任務設計還需要促進學生互動交流。新課改提倡學生互動學習,學生在互動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并且吸取對方的觀點,拓寬學習思路。如果教師僅僅設計單獨學習的任務,那么學生有時很容易放棄任務。而如果教師設計合作互動任務,并且符合學生興趣和學習特點的,那么學生則有很強的動力去完成任務,并且在任務中脫穎而出。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6年級上冊中的Unit 3 Holiday fun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情境模擬互動任務,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尤蝿眨赫埬銇懋斠划斝⌒∮浾?,采訪身邊的小伙伴們,看看他們趁著國慶長假,都去了哪?做了什么?任務要求:四名學生為一組,組內學生輪流扮演“小小記者”,采訪組內的三名小伙伴;然后,組內選出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互動采訪其他小組的成員。這個互動任務新穎、有趣,學生都能充當“小小記者”,學生也是被采訪者,學生輪流體會著不同的角色,得到不同的體會。在學生互動時,教師不時提供語言幫助;有時教師還引導學生如何當好記者,如何做好采訪工作等。這樣的互動任務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學生也在互動中得到提高。
四、設計調查任務,促進學生提高
除了設計趣味任務、問題任務、互動任務,教師還可以設計調查任務。小學生喜歡玩,不喜歡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著完成知識的學習。結合這一點,教師可以設計調查類任務,讓學生利用英文,展開調查,完成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提高。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5年級上冊中的Unit 4 Hobbies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調查任務,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語言學習能力。本次調查緊緊圍繞單元主題“愛好”,不同的人其興趣愛好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記錄能力,教師設計調查任務,讓學生調查班上五名同學的興趣愛好,并做好記錄工作,再利用英語進行簡單匯報。語言提供:Whats your hobby? Do you like reading/running/singing/dancing……?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被調查者,其他學生要積極配合調查工作。學生根據(jù)調查結果,制作成表格形式,讓人一目了然,最后再利用英文簡單匯報調查成果。這個任務考驗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總之,任務設計是為了學生的語言學習服務的。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任務設計,利用有效的任務,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助力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曉靜.對小學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的思考[J].海外英語.2010(05)
[2]何佳.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探析[J].江蘇教育研究.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