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是一門音樂和語言相結合的藝術。在民族聲樂演唱中,“字正腔圓”是我們應該遵守的一個重要的原則?!白终粓A”是人們對聲樂藝術的一種美學追求,如果做到了“字正腔圓”就能夠更好的表達所演唱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我們的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韻味美”,是通過字韻、聲韻和情韻來體現(xiàn)的,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字、聲、情只有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調(diào)、相互融通,才能體現(xiàn)出民族聲樂中“韻”的美。我們要從這些方面去探究民族聲樂演唱,并對此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梳理,發(fā)現(xiàn)其中的精髓,從而體現(xiàn)出民族聲樂的有蘊含的獨特魅力,為我們的演唱和教學提供幫助,從而發(fā)展中國的民族聲樂。
【關鍵詞】民族聲樂;演唱;字正
一、“字正腔圓”概述
在聲樂演唱中,字是被特殊處理過的,是通過藝術加工過的,比我們平日里所說的語言夸張了許多,這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共鳴,做到字與腔的統(tǒng)一。其中的“字正”是指我們在歌唱時要吐字咬字清晰。咬準字頭,保持好字腹、字尾要收的圓滿 (即兩短一長:字頭要短、字尾要短、字腹要長) ,在字頭咬準后應馬上松開,快速的進入字腹,要注意不可將字咬死,在字尾即將收完的瞬間,進入到下一個字,做到每個字之間的連貫。因為歌唱中的咬字速度要比平時說話的語言慢,所以就有了比較充足的時間展開,歌唱中咬字的這個過程就像是電影中的慢鏡頭回放一樣。在演唱中,腔是旋律和音樂風格的體現(xiàn),可以使聲音聽起來更有厚度,更有立體感。不同的唱法、不同的人唱出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這也體現(xiàn)出了腔的可塑性。演唱者是一個 “導演”也是二度創(chuàng)作者,一個好的演唱者必須是一位好的二度創(chuàng)作者,應對歌曲的曲調(diào)和風格進行了解、分析和掌握。 “腔圓”是指在演唱中聲音要圓潤、優(yōu)美。首先,咬字發(fā)聲的感覺、位置、狀態(tài)等要符合科學的演唱要求。在歌唱中要充分運用聲音的共鳴和腔體,保持每一個音都要在腔體里面。歌唱中咬字要親切、甜美,咬字時要做到字頭短、字腹長、字尾清,只有這樣聲音才能夠達到圓潤和優(yōu)美的效果。腔圓和腔調(diào)的婉轉(zhuǎn)是緊密相連的,它是語言的音樂表現(xiàn)方式。
二、“字正腔圓”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
在演唱中,清晰而生動的語言和清楚的咬字吐詞是表達歌曲思想情感、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動人心弦的藝術形象、體現(xiàn)音樂主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國的民族傳統(tǒng)聲樂藝術,一直以來都十分講究歌唱中語言的清晰動聽,強調(diào)“字是骨頭”、“韻是肉”、“以字行腔”、“字正腔圓”,在中國的戲曲演唱中也有“千斤白,四兩唱”的說法。而以五音(聲)、四呼(韻)、四聲(調(diào))為特點的漢語發(fā)音規(guī)則和依據(jù)十三轍來歸韻收尾的咬字吐字方法是民族聲樂演唱中特有的韻味美、語言美。
漢字是組合和結構較為復雜的單音字,可分為字頭、字腹和字尾三個部分,演唱中要做到字頭的準確和字腹的腔正。要正確地理解歌詞所要表達的含義,通過正確而清晰地咬字和吐字和聽眾進行良好的交流。民族聲樂演唱特別強調(diào)吐字咬字的技術,這一點使我們的民族聲樂藝術非常具有中國的特色和民族個性。民族聲樂同樣講究字的歸韻和陰陽平仄,要求演唱者在唱詞時要非常清晰。這需要通過唇、齒、舌共同協(xié)調(diào)來咬字,字腹需要通過腔體的暢通和氣息的流動來完成,最后的字尾的歸韻必須要歸到腔體中。
三、“字正腔圓”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運用
中國的漢字按照組成可分為“聲母”和“韻母”。在聲樂的演唱中又將每一個字分為字頭、字腹和字尾,演唱時按照 “出聲—引長—歸韻”的這種方法。這也是中國民族聲樂演唱發(fā)展至今的“五音—四呼—十三轍”的咬字吐字方法。其中五音指的是五聲,四呼即演唱中的韻
歌唱中的咬字主要是指字頭部分。演唱時歌詞表述的清晰程度就取決于字頭“咬”得準確與否。字頭大部分是輔音開頭,這就要求我們在咬字頭時, 唇、舌、齒、牙、喉這五個部位的用力要分明、均衡。韻母為字腹部分,韻母包括單韻母、復韻母、鼻韻母。為單韻母時,要在咬完字頭后,保持此音的口型不變,直到這個音結束為止。例如歌曲《我的江漢大平原》中接近結尾部分的“啊,我的江漢平原”的“啊”,不管音的時值多長,都要保持“a”音的口型不變。 韻母為復韻母時,就要將腔體打開,將字歸結到腔體之中。韻母為鼻韻母時,由于它是由一個或兩個母音加“n”或“ ng”構成的,所以最后要通過鼻腔的出氣來收音。
要想使歌聲圓潤、氣息飽滿、共鳴響亮,我們必須要掌握好母音的發(fā)聲,因為母音與歌唱共鳴和音色的變化有直接聯(lián)系。
掌握好韻母的發(fā)聲,將會大大的提升歌曲內(nèi)容的表現(xiàn)。要想做到字與字之間的良好銜接,就要將字尾收得干凈利落,這樣才可以為下一個字的出現(xiàn)作好鋪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字與字之間的銜接是否流暢,同時也影響著下一個字的發(fā)音是否準確。不僅這樣,我們還要做好字的歸韻,字尾的歸韻是一個字的完美歸宿,體現(xiàn)了一個聲樂作品中字與字連接的整個過程的連貫和完整。
四、如何在民族聲樂演唱中做到“字正腔圓”
在演唱中我們要重視語言的正確,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傳達作者的意思和作品的內(nèi)容,在正確的傳情達意的基礎上從而去進一步做到行腔的美,而行腔的通暢圓潤是字正的升華,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升華,字也會失去它的意義。只有把語言和行腔完美的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真正的“字正腔圓”?!白终粓A”是對一位歌唱者全方位的要求,是聲音與語言的完美結合。這一切的到位都要靠歌唱者的悟性和勤奮,更要靠科學嚴謹?shù)穆曇粲柧?,。一個沒有接受過專業(yè)聲樂訓練的人不可能在演唱中做到“字正腔圓”。沒有受到過正規(guī)專業(yè)訓練的歌手,也不可能唱出“字正腔圓”的高質(zhì)量的歌聲。想要做到“字正腔圓”,首先要在理論上很清楚,更關鍵的是要接受專業(yè)、科學的聲音訓練,并在平時的實踐中反復揣摩、練習,才能用達到聲音與語言的完美結合,做到歌唱中的“字正腔圓”。
參考文獻
[1]劉朗.聲樂教育手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馬秋華.歌唱中聲與字的關系[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1999.3.
[3]曹楊.中國聲樂及其演唱中的咬字問題[J].藝術研究,2011.4.
作者簡介:趙弦簫(1991—),女,漢族,江蘇徐州人,沈陽音樂學院,專業(yè):音樂教育 聲樂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