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談初中物理問答題教學

      2015-05-30 10:48:04林建富
      中學理科園地 2015年2期
      關鍵詞:問答題初中物理教學

      林建富

      摘 要:問答題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說理、分析、書面表達和總結能力。對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也有促進作用。本文就初中物理常見的八種類型問答題的教學展開研究,提出各種類型問答題教學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問答題;教學;初中物理

      問答題作為一種對學生說理訓練的題型,它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說理、分析、書面表達和總結能力,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也是一種有益的促進 [1 ]。然而,平時作業(yè)訓練中常出現(xiàn)學生對問題實際性分析和概括不到位,語言表達混亂或三言兩語,說不到點子上,教師批改麻煩。這種學生怕教師避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問答題教學。因此開展對問答題教學的研究就顯得很有必要。

      1 問答題的分類

      問答題形式是多樣的,按照它們的不同特點可作如下分類。

      2 復雜問答題及其教學

      簡單問答題一般屬于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的復述或者是以實際事例和現(xiàn)象來說明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的。它的教學比較容易,這里就不再討論了,下面著重研究復雜問答題的教學。

      2.1 判斷性問答題的教學

      判斷性問答要求按問題給出的條件,運用適當?shù)奈锢硪?guī)律和概念進行明確的分析判斷,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 [2 ]。所以在教學中首先必須使學生弄清所要判斷的問題是什么?所給的條件是什么?然后引導學生尋找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由此啟發(fā)學生找到條件、依據(jù)和所要判斷的問答三者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最后歸納出結論。為使學生易于掌握,一般可采用列表法。

      例一(是非型)有人說把一塊鐵分成相等的兩塊,鐵的密度就成了一半,這個說法對嗎?

      教學表式如表1

      教師在引導學生將所列表格順次填好后,就可以指導學生將表中條件、依據(jù)、聯(lián)系、結論用適當?shù)脑~句聯(lián)結起來構成完整的答案。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答:把一塊鐵分成相等的兩塊,這時鐵的體積由V變成■V的二塊,相應的質(zhì)量由m變成■m。根據(jù)密度的意義,密度等于單位體積物質(zhì)所含的質(zhì)量的多少,因而分后密度ρ′=■m/■V=m/V=ρ,即均勻鐵塊分后密度是不變的。所以原說法不對。

      例二 (選擇型)有兩只同樣的燒杯A和B,都盛滿水。其中A杯水面上浮著一塊木塊。把A、B兩杯放到天平的左右盤上。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A杯內(nèi)多一塊木塊應重些,左盤下降;有的認為木塊放在水中要排開一些水,而水的密度大于木塊,因而A杯輕。左盤上升;還有的認為A和B一樣重,天平平衡。你看誰的說法正確。為什么?

      教學表式如表2

      在指導學生填寫好上述表格后,即可聯(lián)結成完整答案(答案略)。最后還可以請學生回答其他二個說法錯在哪里?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三 (改錯型)用密度大于1×103kg/m3的塑料制成的杯子,放入水中一定沉沒水底。這個說法錯在哪里?

      改錯型判斷問答題同樣可以采用表格式教學。列出判斷的問題,判斷的條件,判斷的依據(jù),三者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結論等欄。讓學生分析填寫,然后整理組成答案。一般要求,明確指出錯在哪里?同時給出正確的說法。

      答:用密度大于1×103kg/m3的塑料制成的杯子放入水中,由于物體的浮沉是由浮沉條件決定的,當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當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或浮于液面或懸浮于液體之中;當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浮,但隨著上浮,浮力不斷減小,最后當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浮于液面。現(xiàn)在杯子重力等于V杯ρ塑g,杯子受到水的浮力等于V杯浸ρ水g。雖然ρ塑>ρ水,但V杯浸無法肯定。因而可能出現(xiàn)幾種情況:當V杯浸ρ塑g>V杯浸ρ水g時杯子下沉;當V杯ρ塑g=V杯浸ρ水g時,杯子漂于水面或懸浮于水中;杯子全部浸入后V杯ρ塑g>V杯浸ρ水g則杯子沉入水底。因此該說錯在“一定”二字上。正解的應說具有沉入水底的可能,或者說不一定沉入水底。

      教學中應指出對改錯題的回答答案并不是單一的,必須抓住錯誤的實質(zhì)加以改正。同時應鼓勵學生多思考,注意培養(yǎng)靈活應用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的能力。

      2.2 論述性問答題的教學

      論述性問答題要求對問題的物理現(xiàn)象用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或者利用必要的物理模型等進行說理、解釋或者論證。在教學中可分為三步進行。第一步是分清物理理象及其物理過程以及它們所處的具體條件。第二步引導分析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 [3 ]。確定所要運用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和模型 ,第三步是推理論證,揭示本質(zhì)。

      例四 (解釋型)冬天人蓋棉被為什么覺暖和?而在夏天儲存運輸棒冰、雪糕等也要用到棉墊子,為什么?

      我們?nèi)钥衫帽砀袷竭M行分析論證,如表3。

      在分析填表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歸納成文。

      例五 (說理型)游泳時用手和腳不斷向后劃水,人就不斷前進,這是為什么?

      答:游泳時不斷地用手和腳向后劃水,水不斷地受到手和腳對它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與此同時水就不斷地有向前的力作用于手和腳,從而克服了水對人的阻力,使人不斷前進。

      例六(論證型)用磚砌墻,若磚和灰沙的密度都是ρ。求證墻對地面的壓強與墻高成正比,和墻長、墻寬無關。

      分析:墻對地的壓強決定于墻對地的壓力和墻跟地的接觸面積,由于墻和地面垂直,墻對地的壓力等于墻的重力,而墻的重力G=Vρg,V是墻的體積,它等于Sh,h是墻高,S是墻的截面積,它就應是墻與地的接觸面積。論證方法如下:

      墻對地壓強P=F/S,∵F=G=Vρg ∴P=Shρg/S=hρg。由此知壓強正比于墻高,而和墻長、墻寬無關。

      2.3 計算性問答題的教學

      計算性問答要求按問題所給條件,根據(jù)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通過適當?shù)挠嬎銇斫忉尙F(xiàn)象,說明道理或者驗證規(guī)律。這是它區(qū)別于一般計算題的方面。在教學中應注意這一不同,要強調(diào)分析計算結果的物理意義。(用以解釋現(xiàn)象,說明道理、驗證規(guī)律)

      例七 (計算性問答)如圖1所示,若立方體每邊長2cm。立方體下表面離水面分別為10cm,5cm,1cm。試通過計算驗證阿基米德定律。

      解:通過計算驗證阿基米德定律,意味著由計算得出作用在此立方體上浮力在上述三種情況上都等于該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弄清題目的物理實質(zhì))。

      在立方體下表面離水面10cm時,該物體完全浸沒水中。上表面所受壓強P1=P0+h1ρg,下表面所受壓強P2=P0+h2ρg。式中P為大氣壓,h1=8cm,h2=10cm, ρ=1×103kg/m3,g=9.8N/kg。物體所受浮力是上、下表面的壓力差(要強調(diào)這一基本概念)。F=(p2-p1)S=(h2-h1)·ρgS=7.84×10-2N。此時,立方體排開水的體積V=8×10-6m3,這些水的重力G=Vρg=7.84×10-2N,因而F=G。表明物體所受浮力等于該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明確計算結果的物理意義)。

      當立方體下表面離水面5cm時,該物體仍全部浸沒水中。因而排開水的體積仍為8×10-6m3,其重力G=7.84×10-2N。物體所受浮力:

      F=(5-3)×10-2×1×103×9.8×4×10-4N=7.84×10-2N,因而F=G。這表明只要物體全部浸沒在液體中,則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的深度無關,總等于該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指明計算結果的物理意義)。

      當立方體下表面離水面1cm時,該物體只有一半浸放入水中,因而排開水的重力G′=3.92×10-2N。此時,上表面所受壓強p3=p0,下表面所受壓強p4=p0+h4 ρg。h4=cm。故浮力F′=(P4-P3)S=h4 ρgS=1×10-2×103×9.8×4×10-4N=3.92×10-2N,所以F′=G′,同樣表明物體所受浮力等于該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

      綜上可知:浸在液體中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該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這就是阿基米德定律。

      2.4 實驗性問答題的教學

      它要求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結果,通過推理判斷達到對物理規(guī)律、物理概念的進一步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明確實驗的條件和研究途徑,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相應的結論,必要時還應加以討論。

      例八 (驗證型)把一疊棋子放在桌面上,用手指迅速彈出桌面上的另一只棋子用以沖擊最底層的那個棋子,你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可將底層棋子擊出,而上面的一疊棋子不倒。

      分析:底層棋子被擊出,是由于它受到了另一棋子的沖擊作用。上面的一疊棋子不倒是由于這疊棋子未受到?jīng)_擊力的作用,因而將保持它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這樣手指彈的那個棋子在取代底層棋子時,上面的一疊棋子基本上可以保持不動。這就驗證了慣性定律。

      思考與討論:(1)如果打擊比較輕和慢,情況又將如何?為什么?

      (2)選用光滑棋子和選用非常粗糙的棋子來做實驗,結果是否一樣?為什么?

      總之,利用表格形式進行問答題的入門教學可以為學生指出相應的思考分析途徑,逐漸形成思考習慣,效果較好。但在學生比較熟悉這種思考分析的途徑之后,就不必再書寫出來。此外我們還應看到不同類型的問答題有時是互相交叉的,適當修改某些詞句,它們可以變換轉(zhuǎn)化為另一類型 。

      參考文獻:

      [1]李文香.小議初中物理問答題教學[J].學周刊,2010(2).

      [2]劉大利,揚杰.淺析物理問答題[J].數(shù)理化學習(初中),2003(4).

      [3]王躍民.物理簡答題的分析與解答[J].中學理科(初中),2006(3).

      猜你喜歡
      問答題初中物理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shù)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淺談中國古代史的問答題分類和解法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每年都再見高考,卻再也不見那些年
      知識窗(2017年7期)2017-07-31 16:29:51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2015年高考歷史解題方法淺析
      考試周刊(2015年38期)2015-09-10 07:22:44
      陇西县| 海丰县| 阿拉善左旗| 濮阳县| 正阳县| 万载县| 秭归县| 广平县| 宁海县| 建湖县| 信丰县| 武宁县| 丹江口市| 罗田县| 大新县| 碌曲县| 驻马店市| 松桃| 余姚市| 长丰县| 大足县| 甘洛县| 东辽县| 木里| 桂林市| 辛集市| 铜陵市| 南京市| 建宁县| 凤台县| 南汇区| 盐津县| 云浮市| 深圳市| 昭通市| 广东省| 武川县| 孟州市| 富顺县| 辽阳县|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