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艷
從教十余年來我認為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特別是在我校推行“小組合作、探究”的課堂導學模式后,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必須重視情感作用。
一、應重視教師本身的情感作用
導學是一種精神交流活動,是師生信息,情感交流傳遞的雙向過程,作為主導地位的教師,其本身的情感對整個導學過程中的情感起著能動作用,教師的情感,不僅是對學生起情感,還包括對數(shù)學學科的情感,也就是教師自身十分喜歡數(shù)學課,通過自己的再培養(yǎng),再學習,對業(yè)務的精益求精,對學科的熱愛,具有獻身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學生便自然而然的喜歡上你所任學科。古言道:“親其師,則信其道矣”。
二、應重視教師對學生的情感作用
要親其師,教師必先愛其生,“愛”是師生融洽的紐帶,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先決條件。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不僅指向每個個體,而且指向全體。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yè),期望學生成材是教師的師德高尚表現(xiàn)。
1.面向全體,給以期待、信任。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對自己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期待,給以良好的教育和耐心的輔導,多表揚鼓勵,多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數(shù)子千過,莫如獎子一長”,使每個學生都“抬得起頭”,充滿自信心,踴躍加入“合作、探究”學習的活動中來,建立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在愉悅、寬松、自由、學生感到心理安全的氣氛中學習,才最有利于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2.針對個體,切忌忽視“后進生”。優(yōu)中差應平等對待,切忌對“優(yōu)生”刮目相看,忽視“后進生”,針對“后進生”惟一的辦法就是愛、理解,而別無它法,愛是開啟兒童心扉的一把有力鑰匙,許多“后進生”的轉變,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力,愛其生,才親其師。
三、教師需具有創(chuàng)設情境的藝術
要使學生親其師,則師應具有吸引力,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創(chuàng)設情境的藝術,創(chuàng)設情境是成功的教學不可缺少的手段,其表現(xiàn)在激情與激趣兩個方面。
1.激情(1)歌曲激情(2)故事情境激情,興趣倍增,到學效果好。(3)角色表演激情。即把游戲引進課堂,讓學生激興表演,親身體驗內容,以增加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變抽象為直觀,更是激發(fā)了學生情緒,置身于愉快的氛圍之中,既發(fā)展了智力,有鍛煉了能力。
2.激趣(1)以情激趣。是以激情為鋪墊,引趣入情的一種藝術形式,情要系于教材,情要系于教學目的,情要系于學生的心理。友情、師情、同學情三者融為一體,學習的興趣自然會盎然而生。(2)以奇激趣。巧妙設計啟發(fā)式問題,或運用電視投影儀等教學媒介使平淡的教學內容變?yōu)樾缕妫詽M足學生的好奇心理,憑借學生的好奇心引發(fā)學習興趣。(3)以疑激趣。即運用設疑激趣、質疑、釋疑的藝術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解決了學生的困惑,增長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的能力”。導學情境是豐富多彩的,形式多樣的,但我們必須.從學生的需要、學生學習的實際、導學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設導學情趣。
四、教師應具有課堂活動中的主導技藝
對同一堂課,由于教師的主導技藝不同,對學生活動的效益也就有明顯的區(qū)別。因此,教師應首先做到:每一節(jié)課前必須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于學生,力求做到學生能自學懂的或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能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講,教師重在指導學生的探究方法和精點上。必須使活動目標明顯,層次清楚,結構緊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探究新知、掌握與運用新知的全過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發(fā)展自己的素質。
總之,在小學數(shù)學導學中落實素質教育,全面育人,提高教育導學質量,其先決條件便是:有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中樹人,其中便體現(xiàn)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而這些情感對他們是終生有益且不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