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裕
著名特級教師程紅兵說:“功利的危害是導致人的狹隘:追鹿的獵人是看不見山的,捕魚的人是看不見水的。功利狹隘的人說到底是沒有出息的,是不可能有大作為的。”為此,用充滿詩性與理性的教學,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催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靈感,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這個呼喚精神家園回歸的社會中,意義重大。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實施課改中,面臨著嚴重的功利性問題。
一、以喪失人文精神為代價獲得短期“效益”
語文教師缺乏的不是教學方法、技巧,也不是各種各樣的理論,而是最起碼的語文素養(yǎng)和必要的人文精神。因此,導致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許多功利主義的行為。部分教師過于追求課堂表現(xiàn),課堂設計更多考慮的是教師的表現(xiàn)能否吸引眼球,能否標新立異,能否控制全局,等等,而不是從學生學習知識、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所以,課堂設計流于表面,華而不實。另有部分教師還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影響,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只注重學科知識體系的傳授和學生解題能力的訓練,乏味單調的灌輸和機械訓練,泯滅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對人文精神的重建、民族精神的重建、民族性格的重建都是最佳場所。語文閱讀教學,不應只是著重于語言技術的應用,還應該著重于奠定人的精神根底。
二、太多的“統(tǒng)一”制約了師生全面獲益
閱讀教學選文標準的一致性,從“以文化的普遍一致性證明當今秩序的合理性”的角度,顯示出語文教育受歷史遺留思想鉗制的悲哀,而學生個性發(fā)展也因此大打折扣。
由于被太多的“統(tǒng)一”束縛著手腳,語文閱讀教學幾乎不允許廣大師生對文本作出獨立的自由見解。諸如,《祝?!放斜瘎〉纳鐣h(huán)境和封建倫理道德,《雷雨》揭露舊中國、舊家庭的種種黑暗罪惡的現(xiàn)象和地主資產階級的專橫、冷酷與偽善,這些統(tǒng)一的解讀,使得閱讀教學的“精神空間”極為狹隘,缺乏應有的個體精神的見仁見智。教法也是如此,一位教師的教法成功了,于是在本地區(qū)甚至更大范圍爭相模仿效法、推廣,不顧教師個性。而試題思路和考試模式,更是如出一轍。于是,學生犧牲了在這個年齡階段本應有的奇思和幻想,他們過早地成熟和老成,過早地包裹起了真實自由的自我和個性。
語文閱讀教學是塑造學生精神世界的教學,它追求的是能夠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我,通過語言學習塑造靈魂,強化自我意識。這就要求教師敢于培養(yǎng)叛逆者,不斷創(chuàng)造民主教學氣氛,使學生充分、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在認識、探索某種對象的活動中,產生一種樂趣,使學生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促進他們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達到忘我的程度。
三、忽略與文本對話淡化了學生的閱讀認識
閱讀是讀者與作品與作者對話的一種活動,也就是說,閱讀是以作品為媒介,借此體驗、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這種閱讀活動,是讀者與作者之間心靈的對話。當然,這種對話,是無聲的對話,是精神的對話,是靈魂的問答和心靈的碰撞。
當前的閱讀教學往往忽略了閱讀的本質,忽視了學生的主體體驗與感受。反觀閱讀主體的學生,他們的閱讀情況是令人吃驚的,幾乎所有學生除了課堂上跟隨教師分析課文的思路并進行簡單的閱讀之外,課后閱讀少之又少,即使閱讀了,也是隨性而為,除非任務所迫。大部分學生不太清楚,研究性閱讀的實質是什么,如何進行研究性閱讀,研究性閱讀對提高思維能力有什么幫助,等等。
在新的語文學習理念下,學生精神的愉悅是第一位的。只有在愉悅的精神吸引狀態(tài)中,學生才有認知接受的可能和發(fā)展的可能。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是在全面考慮教學規(guī)律、原則、現(xiàn)代教學的形式和方法、該教學系統(tǒng)的特征以及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為了使過程從既定標準看來發(fā)揮最有效的作用而組織的控制?!睋Q句話說,所謂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就是要求將社會的具體要求與師生的具體情況和所處的教學環(huán)境、條件及正確的教學原則幾方面結合起來,從而選擇和制訂最佳工作方案。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精神吸引”,實現(xiàn)師生合作探究的最佳效果。而語文閱讀教學的最優(yōu)化,就是建立在這個理論基礎上的一種理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