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各中、小學校紛紛開始進行教學改革,以順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中學生物也開始革新教學,以凸顯學生在生物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生物綜合應用能力,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為提高中學生物教學質量,教師必須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樹立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來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以促進中學生物教學效益的提高。
【關鍵詞】中學生物;教學質量;有效方法
引言
在課堂教學中體現著教與學兩個方面的作用,即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協(xié)調好兩個作用的共同發(fā)揮。作為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時要研究學生接受知識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把教學的重點,從過去單純研究如何教,轉向研究學習的主體—學生如何學,加強學法指導,提高課堂效率。筆者現就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質量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錘煉教師素質,發(fā)揮主導作用
1、業(yè)務純熟
業(yè)務純熟是教師素質的基本條件,教師必須熟悉教材的基本組成和結構,具有分析和處理教材的能力;以及恰當地處理生物學科與其相關知識聯系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在課堂上所講述的生物學知識正確無誤,保證對教材重點難點的確定合乎實際;對生物現象的解釋科學準確;對生物技能的應用得心應手;使自己的授課層次分明條理清楚,板書板圖設計簡明扼要,體現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具體性、趣味性。
2、語言表達過關
教學語言的質量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教學效果。教學中邏輯嚴密,語言簡煉,措詞準確,用語科學,形象生動,富有情感,幽默含蓄以及聲調抑揚頓挫,都能使講課具有感染力,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生物教師必須要注重語言藝術的修養(yǎng),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過好語言關。
3、自我表現好
自我表現能力,即教師的形象表現能力。這一點,也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教師除在教學上嚴謹認真外,衣著莊重大方,言談舉止要真摯坦誠,實事求是,嚴于律已,思想上進,這樣的教師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另外,如果在講述中因疏乎出錯時,要勇敢地向學生認錯致歉,這就是教師的人格修養(yǎng),教師高尚的人品也會促成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到生物學科的魅力。教師可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小組合作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中學生物教學質量。
中學生物教育改革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化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促進中學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可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中學生物的有效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目標,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生物教學實驗中,以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三、加強學法指導,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1、生物教學中幾種基本的學習方法
(1)類比法
生物概念之間通常有一種比較突出的聯系,即不是意義相近,就是意義相反。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排泄與排遺,囊胚與胚囊,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等。在學習生物概念時,注意分組、結對,進行歸類對比,就容易搞清各對概念間的本質區(qū)別與內在聯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實踐法
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培養(yǎng)科學思想與動手能力是對當代中學生的起碼要求,現行教材很明顯地體現出了由實驗得結論的認識方式,應引導學生掌握這種認知方式,并貫徹到學習中去,培養(yǎng)學生勤動手、勤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便可使學生養(yǎng)成從實驗中探索知識的習慣,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3)自學法
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都要求學生要進行閱讀自學。閱讀自學要有目的性、要帶著問題去閱讀,閱讀之后應歸納知識要點,找出難點,感知疑惑,從而引發(fā)思考。閱讀自學可以激發(fā)求知欲,活躍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歸納法
生物知識既有各自的獨立性,又存在著內部聯系,學生在學習過一段知識之后,應及時進行歸納、總結,以各知識點間的聯系為線索,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常見的歸納方法有圖示法、提綱法和列表法。圖示法一般用于歸納幾個知識點間的聯系;提綱法適用于單元總結;而列表法則更適應于期中或期末復習。學生掌握并實際應用這些方法就可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增強學習效果。
(5)記憶法
生物概念和用語等記不住、記不牢是造成部分學生學習被動、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讓學生掌握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比如,采取先密后疏的記憶方法、編制記憶口訣、聯想記憶法等。
2、學法指導的方式方法
(1)課堂教學中要進行學法滲透
備課時,教師應將學法指導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去準備,在教學過程中將學法指導滲透到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去,指導學生如何記筆記,怎樣去觀察和對比,怎樣利用所學規(guī)律等,使課堂教學成為學法指導的主渠道。
(2)因材施教,個別指導,有的放矢
常言教無定法,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也無定法,學法也應因人而異,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學法指導也應根據不同學生特點,因勢利導,進行個別指導。
(3)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提供機會,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
如應創(chuàng)造機會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談他們成功的學習經驗,讓學困生談自己的困惑,讓同學之間結對互幫互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4)提出明確的學法要求
學法要求的提出要明確、具體,如預習作業(yè)書面化,以便督促檢查、每單元結束后,要求學生編寫單元知識提綱等。經過訓練,使教師的要求逐漸被學生接受并變成他們的自覺行動。
結束語
為促進中學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可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中學生物的有效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目標,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生物教學實驗中,以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路文舉.讓學生的心靈更美好[J].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
[2]陸文革.在農村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現狀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8).
[3]劉靜.多媒體在中學生物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辦公自動化雜志,2012,238(9).
[4]高玲.小學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中反思能力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09)
[5]張巧蓮,王玉蓉.教師教學監(jiān)控能力研究展望[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