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君歡
摘要:互動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師生之間通過對問題的共同研究探討,互動交流,從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而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很適合高中英語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切實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就要根據高中英語學科的特點,將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起來,合理地安排互動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掌握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水平。
關鍵詞:高中英語互動式教學應用
一、高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
1.提示導學
強調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多向交流、多維互動,同時不忽視教師的主導的作用。提示導學是教師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教師在新課伊始或前一節(jié)課,從以下幾方面提示導學。
展示新目標。用口頭或書面提綱挈領地提出學習新課的目標,包括認知目標、情意目標、能力目標。
揭示重點、難點。揭示新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給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為學生預習排除障礙。
提出教學要求。教師說明新課教學的基本程序、組織形式,鼓勵學生充分調動主體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開發(fā)自己的智力潛能及英語專長,以便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創(chuàng)設主體互動、情知互動、人境互動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
2.學生自學
在互動式課堂教學中,學生個體是作為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因此,要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尤其是小組活動中更好地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交流互動,學生個體就應在課前進行自學預習。
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導學閱讀課文,理解重點內容,攻克疑難問題。如閱讀課文后,做一做課后的練習題;復習與新課知識有關的舊知識,找出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以便實現學習遷移。學生自學是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小組活動的必要準備。
3.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高中英語互動式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課堂教學能否體現主體互動、情知互動、人境互動,關鍵在于小組活動的組織。教師依據基本均等的原則組建小組。小組活動操作方式:首先,由教師或組長提出當天要研討的主要問題,或由組內成員提出自己在預習中尚未理解的問題,提供大家研討;其次,各人交流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或者答問;再次,組內成員就某種觀點或見解的正確性展開討論,提出質疑或提出補充意見;最后,由主持人作總結發(fā)言,對小組經過討論所達成的共識、所產生的歧見及尚未解決的問題分別進行歸納,并整理成綱要,擬在組際交流時發(fā)表見解,提出問題。
4.組際交流
組際交流是小組活動的延伸和發(fā)展,是培養(yǎng)學生言語技能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組活動所營造的生動活潑、協(xié)調和諧的教學氛圍,已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意識。在這基礎上,教師應因勢利導,進一步組織組際交流,為學生信息交流、思維撞擊、協(xié)同研討提供更大空間和更活化的情境,從而有利于師生、生生、小組、情知、人境等方面的互動。組際交流可采用組際研討、組際互查和組際競賽等形式進行。
組際交流時,教師應對交流的方式、程序等作出規(guī)劃和安排,不失時機地提出有關內容重點、難點或關鍵的問題,如某些詞、詞組用法,某些句子的理解,歸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引導各小組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地開展研討交流,并適時進行講評;要牢牢把握時間,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效率及時作出調控,使組際交流高效進行。
5.總結評價
組際交流后,教師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對各小組之間的互動作出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偨Y評價是對課堂教學的升華和教學目標的深化,是學生鞏固知識、進行補救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二、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措施探討
1.利用改進調控方法促進師生互動
首先,恰當使用言語調控和非言語調控。言語調控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利用言語行為組織、管理、維持、推動教學活動高效率運作的調控策略?!把哉Z調控受到母語、語言知識、語言程度和效率的制約”。比如,言語調控的難度要適中。這涉及到三個方面:一是控制詞匯量,盡量在學生掌握的詞匯范圍內運用英語調控,避免只顧用英語組織教學而忽視學生理解與反應的“空架子”調控。二是語言結構要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口語化、形象化的語言化解難度。逐漸由簡單到復雜、由短句向長句過渡。三是語速要適中。要根據教學節(jié)奏不斷調整語速,但不能太慢,以使學生適應英語表達的正常速度。
其次,恰當使用程序調控與隨機調控。程序調控是指有計劃、有準備的調控。一般來講,課堂教學應以程序調控為主,隨機調控為輔,做到即有計劃性和準備性,又有靈活性和即興性。
再次,恰當使用個別調控、小組調控和全班調控。英語課堂互動的形式不同,調控互動的策略也有差異。個別調控是對課堂中個體的活動進行調控,主要是對不同個體在語言學習中表現出的不利于完成教學任務的行為予以干預。教師通常以目光暗示、提問、近距指導等方式調控。
2.提高教師素質促進師生互動
教學調控能力是教師素質的綜合反應,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核心要素。影響教師教學調控能力的因素比較復雜,這里我們重點討論教師的心理素質、教師的業(yè)務素質以及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課堂教學調控的關系,從而確立英語課堂互動對教師素質的新要求。教師的心理素質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存在著許多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素。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除了必須具備普通教師應有的素質之外,還應具備一名語言教師特有的素質。這樣就要求教師關心學生的需要,給學生提供使用語言的機會,同時教師要有民主意識,關照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此這樣才能增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寓情感交流于知識和語言交流之中,這互動過程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重視贊許同化,激發(fā)興趣。
3.把握好高中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度”
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的密度和頻率要依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特點而定。一般來講,師生互動的密度不宜太大,太大會引起學生的厭倦,使其質量下降;也不能太松懈,太松懈會降低學生的語言敏捷度,對語言的后繼發(fā)展不利。
對于高中英語課堂采用互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得學生英語學習成績和學習興趣有所提高,另外,對于師生的思想交流也起到積極作用。本文主要探討了在高中英語課程中實施互動式教學的幾點建議,對于今后設計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起到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