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恒
【中圖分類號】G6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1
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景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先決條件,因此,在教學中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愉快教育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輕松快樂!
冼星海曾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樂記》也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睘榇宋覀兛梢哉f:音樂是使人心情舒暢、輕松快樂的最佳途徑。所以,樂(yue)即是樂(le)。
音樂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簡單快樂的事情,學習的過程應是愉快順暢的,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帶給孩子音樂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帶給孩子快樂,讓孩子們樂(le)在樂(yue)中!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多年來的教學活動中,我感覺到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景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先決條件。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愉快教育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效果。
一、給學生學好音樂課的自信
首先,我們要走進孩子們的世界,給孩子們多一點微笑,跟孩子們交個朋友,多點鼓勵給孩子自信!許多的學生不是不喜歡音樂課,而是對音樂課沒有信心而失去興趣的,這就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愛心和關注!不管是誰都不希望也不喜歡面對一個嚴肅的,整天板著臉孔的人。學生更是如此,老師的微笑不僅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還能給學生信心和勇氣。這是一個教師應該做到的,而要走進學生的世界,我們教師就要放下架子,走到學生當中,真正做他們的朋友,了解、關愛他們。體驗他們的快樂,感受他們的需要,這樣才可能知道學生喜歡什么樣的音樂課。
二、啟發(fā)學生表現(xiàn)美,激發(fā)唱歌興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啟發(fā)學生準確地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xiàn)音樂的最佳狀態(tài),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從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對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去引導學生理解歌曲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融為一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詞語,作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蘊涵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挖掘出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確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如我在教學生唱《火車開啦》時,只領學生按節(jié)奏讀了兩遍歌詞,他們就會唱了。但由于學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車時的激動心情,部分學生唱起來很呆板,面無表情。對此,我便啟發(fā)學生:“你們誰見過、坐過火車,能說一下自己坐火車時的心情嗎?”這一問,同學們可來情緒了,紛紛舉手回答。接著我又問:“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現(xiàn)在就要坐火車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當火車‘咔嚓、咔嚓啟動的時候,你的心情怎么樣?”這下,課堂氣氛異?;钴S,同學們爭著舉手回答,他們說著,笑著,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歡樂之中。我又說:“同學們,現(xiàn)在老師就帶你們去‘旅游,你們想到哪兒去呢?”同學們高興地喊起來:“青島”、“北京”、“上?!薄ⅰ皬V州”?!昂茫≡蹅兿鹊奖本┤タ纯窗?!老師來當播音員?!庇谑俏耶斊鹆肆熊嚥ヒ魡T,音樂一起,同學們便高興地唱起來,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車,歌聲中充滿了真摯的情感,歌聲中浸染著美的色彩。
三、引導學生做表演,增強學習興趣
表演與音樂是緊密聯(lián)系的,表演是教學中倍受學生喜愛的內容之一。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每學一首歌曲,我都根據(jù)歌詞內容啟發(fā)他們進行律動或表演,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歌曲,記憶歌詞。在啟發(fā)學生表演時,我是這樣做的:①啟發(fā)學生進行即興表演;②根據(jù)學生表演編排一套好的動作教給學生;③個別檢查。在個別檢查時,學生常常會被一些漂亮的動作和優(yōu)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學里常常會自發(fā)地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臺下的“觀眾”紛紛舉手要求上臺表演,連平時最膽小的學生也躍躍欲試,臺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勁,課堂氣氛達到高潮。這樣一來,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改變教學方式
所有的老師都希望能夠讓孩子快樂的上音樂課。要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首先就需要教師擺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不是鴨子,不是單純的把知識填給了學生,學生就學會了、就掌握了。而是要想辦法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這些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及和諧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來實現(xiàn)。1、利用語言來創(chuàng)設情境和氛圍,如在學習教育科學出版社藝術五年級下冊《音樂之聲》的時候,給學生聲情并茂的講述《音樂之聲》的背景、小故事、觀看電影以及當時的社會情況等等,這樣學生自然進入到學習當中去了,學習的效果也非常的棒。2、利用直觀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和氛圍,如在學習四年級歌曲《彝家娃娃多幸?!窌r,引導孩子們觀看美麗的彝家風土人情的圖片,通過圖片讓孩子們直觀的感受彝家孩子幸福生活場景,學生學習起歌曲就快樂多了、簡單多了。3、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lián)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4、開展器樂、歌詞創(chuàng)編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小學生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教師應常在課堂中引入器樂讓學生開展活動。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編配伴奏,即豐富了歌曲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音樂美的創(chuàng)造,無形中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有益于將課堂學習推向高潮,使課堂教學活起來。
五、圖、講、演結合,誘發(fā)欣賞興趣
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經(jīng)歷過的生活閱歷和經(jīng)驗去感知體驗。小學生正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生活閱歷淺,經(jīng)驗積累少,要使他們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性情、培養(yǎng)情操的目的,就必須根據(jù)他們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fā)談話等形式,運用聽覺和視覺同步感知的方法來幫助他們理解作品,然后再讓他們在動聽的樂曲聲中自由充分地想象、體驗,使其根據(jù)各自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間接和形象的記憶,用不同的顏色、線條、文字、動作表現(xiàn)出來。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情景,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著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讓課堂變成歡樂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