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達
跆拳道是一項世界性的體育競技運動,是正規(guī)的體育運動項目。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類交流的密切程度提升,這項運動也逐漸傳入到我國。部分高校也把這項運動引入到大學體育課程中,作為體育課程的選修課。由于跆拳道是運動與藝術、思想融為一體的體育運動,具有十足的魅力,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喜愛,他們正積極參與此項運動當中。但是由于我國高校體育是以傳統(tǒng)項目為主,在跆拳道項目中的課程安排、教師水平、硬件設施等方面匱乏,這樣就阻礙了跆拳道的發(fā)展。而高校跆拳道俱樂部能夠整合各種資源,并根據(jù)學員情況,進行分層訓練,并融入高水平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參與教學和培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的開展,提升教學水平和身體素質。
一 高校組建跆拳道俱樂部的意義
高校跆拳道俱樂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體育教學的完善,使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途徑更廣。而高校體育教學是根據(jù)國家現(xiàn)行的標準而開設的體育課程,緊靠課堂上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而課外體育正好可以彌補這一弊端,但是學生的管理措施和運動場地還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學生進行自主體育鍛煉的效果不佳。而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體育教學形式,在管理、場地、器材、時間、內容和師資方面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在教練或專業(yè)運動員的指導下,能夠合理選擇鍛煉內容和方法,從而促進了大學生有效鍛煉身體。
高校跆拳道俱樂部能夠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學生對一種運動能否堅持下去,關系到這項運動的作用。因此,學生保持對跆拳道的興趣,并把練習跆拳道作為一種習慣,就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跆拳道是一種攻擊性較強的武術,進攻方法多,蘊含著智和勇,觀賞性較強,運動的魅力大。特別是跆拳道中的腿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受到了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喜愛。而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的形式的出現(xiàn),給學生帶來更多選擇和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的個性和能力得到的體現(xiàn)和發(fā)展,因此長期地鍛煉下去,就會形成良好的風氣,并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運動奠定基礎。
高校跆拳道俱樂部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高校跆拳道俱樂部通常是集體在一起訓練,這樣就需要大學生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遇到問題要善于分析,并合理解決各種問題。在俱樂部中,通過與其他成員的交流和協(xié)作,從而提升他們對社會的認識,進而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學生在集體中經(jīng)過一段訓練和交流后,就會形成對體育活動的正確態(tài)度和控制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壓力,調節(jié)心情,從而使大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二 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存在的問題
1 教學效果有待提升
教學效果受各方面的影響,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也受制于教學設施、師資水平以及學生的參與度等。隨著高校跆拳道俱樂部的基本設施能夠滿足學生建設的需求,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教學中,我們把培訓的等級進行了初級、中級、高級的階段劃分,但是日益增多的人數(shù),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學生的閑余時間比較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等,人員過多,這樣會使教學效果難以把握。
2 師資力量有待補充
師資力量也是影響教學的主要因素之一,沒有高水平的教練員就難以保證教學質量。由于我國體育運動只注重了傳統(tǒng)運動的開展,一些引進的或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不受重視,這就導致了這方面的體育教師嚴重缺乏。跆拳道運動是從韓國引入的體育項目,受到學生的喜愛,而學校體育教師還是以傳統(tǒng)體育運動為主,這使跆拳道運動的開展受到影響,因此,跆拳道俱樂部的教學人員有待補充。
3 體育場館需要建設
一部分高校開設了跆拳道課程,但是教學設施簡單,訓練的場館有限,只是有這些基本的設施,但是沒有受到足夠重視。這樣就難以發(fā)揮跆拳道育人的優(yōu)勢,有些高校已實施跆拳道俱樂部教學,但是場館建設不足,這樣就導致開展不樂觀,這就形成了只注重行而忽視道,這樣背離了跆拳道運動教學的宗旨,這樣就會導致教學的質量的嚴重縮水。
三 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對策研究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了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效果不好控制。但基于學生體育運動的需求,以及跆拳道運動的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體育運動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1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的有效開展是以學生興趣投入開始的,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有學習動力和持久的毅力,從而提升學習的效果。跆拳道運動也是一樣,需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其持久運動的毅力。首先,在教學中,對于剛接觸到跆拳道的學生,跆拳道教師要在體育課中,進行動作示范,讓他們真切了解這項運動的魅力,教師在示范過程中為他們講授其蘊含的武術精神: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讓他們領悟這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神一脈相承,也是時代精神的體現(xiàn)。讓學生真正認識此項運動的意義和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動力。其次就是,進行跆拳道俱樂部建設的宣傳,學生只知道這項運動是在體育課中的項目,現(xiàn)在學校專門開展俱樂部運動,為喜愛這項運動的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從而激發(fā)他們堅持鍛煉的欲望。最后,就是利用教中等級評價,把運動的級別分為高、中、初,以對參加運動的學員進行肯定和認定,讓他們體現(xiàn)成果的樂趣,從而吸引他們進行此項運動。學生對跆拳道運動只有真正產生興趣,才能為他們今后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也為跆拳道俱樂部增添了活力。
2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不僅為了培養(yǎng)高水平運動員,其關鍵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和鍛煉提升興趣,并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為學生終身體育運動奠定基礎。基于這一教學任務和目的,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應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既要注重跆拳道的基本技巧,又要讓學生體驗跆拳道的運動過程。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安排不同訓練內容,也就是教學內容。初級層次學生,安排他們學習基本步法和簡單的套路;而中級層次學生,安排他們學習腿法的組合練習,再逐步轉入高級層級的全面的攻防技戰(zhàn)術中;高級層次學生大都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跆拳道理論知識和技戰(zhàn)術基礎,因此教學重點在于熟練應用基本的技戰(zhàn)術,增加實戰(zhàn)能力。這些不同層次學習和訓練,我們首先要根據(jù)他們的情況進行安排教學,有的大學生以前練習過這項運動,就可以直接進入中高級的訓練,沒有接觸過的學生只能一步一步地練起;還有一些學生是悟性比較高,刻苦訓練的學生,在同一時間內,相對來講學得也比較快,那么就可以提前晉級。總之高效跆拳道俱樂部教學要以學生的基礎和特點為依據(jù),讓他們學習任務和目標適合,并發(fā)揮他們的自主學習精神,從而促進學習的效果。同時在加強訓練的同時,我們也要進行理論上的研究,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利用跆拳道賽事和教學片,讓學生討論跆拳道的基本要領、打法和套路組合等,評價各自運動員的優(yōu)缺點等。學生結合在自己的學習和訓練,然后再投入訓練當中,從而優(yōu)化學習的效果。
3 采用綜合考核機制
一般情況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是到學期末,將學生的考勤情況和學生的技能水平測試作為最終考核的結果,而這種情況往往只是結果的評價,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但是在現(xiàn)實中,有些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好的身體素質,如果對動作要領掌握,再加上練習,在考試中就能取得高分,而對于體質差的學生就很難出效果,若不合格,對他們也是種打擊,這樣不符合學校教育的終身體育的要求。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把學生的自身的特點考慮進去,把評價體現(xiàn)在過程之中,考慮學生在俱樂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專項素質、專項技能、專項理論和進步程度等多方面,進行階段性測試和評價,特別是階段的變化與進步的情況要納入考核范圍,從而鼓勵學生參與這項運動的興趣,建立學生的信心。
4 引導學生課外鍛煉
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僅僅要在課堂教學中,課外也是學生學習的有效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要能夠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讓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廣闊。對于跆拳道的訓練只在課堂上或俱樂部是遠遠不夠的,課外也要加強聯(lián)系,特別是自己的體質方面,比如耐力、速度、運動要領等,可以在課外參與其他的運動,從而加強體質訓練。這也是學生自主體育練習的需要,運動需要靈活、多樣的方法,這樣更能讓學生自覺訓練,激發(fā)練習的興趣。教師通過引導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鍛煉,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俱樂部教學的不足,學生也可以彌補自己在體質方面的缺點,從而提升跆拳道俱樂部教學的功效。
5 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
高水平的運動員需要高水平的教師,跆拳道運動也是一樣,教師的專業(yè)水平?jīng)Q定了教學的水平。因此,跆拳道俱樂部必須要有專業(yè)的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并對這項運動有興趣。俱樂部的管理和教學人員要以服務俱樂部學員,提升學員的技術水平為任務,主動提升跆拳道方面信息素養(yǎng)和技能。通過自學、查閱資料,下水實驗,定期參加培訓和交流。因為體育運動是年輕人的天下,在隊伍中,要加強在職人員的技能培訓,同時也要招聘高素質、高技能跆拳道教練和運動員,參與俱樂部教學,充實教師隊伍,充實和改善教師的年齡、知識、專業(yè)和職稱結構,以適應高校體育課俱樂部教學模式發(fā)展的需要。
總之,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fā)揮跆拳道運動的功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訓練的習慣,并為跆拳道成為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起著促進作用。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模式,結合跆拳道運動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以及體育運動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教學改革,從而推進了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和學生自身需求的運動項目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遠航,喻瑜. 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模式與方法探究[J]. 搏擊,2013(12):89-91.
[2]賀楠,段師博. 我國普通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模式探究[J].才智,2009(13):255-256.
[3]李軍.普通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探討——以中國藥科大學跆拳道俱樂部教學為例[J]. 運動,2010(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