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梅
每所學校、每個班級,總會有后進生,轉變后進生是學校、教師持久的工作,也是最頭疼的工作,怎樣轉變后進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對不同的對象,應當采取不同的做法,下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的態(tài)度轉變
教育的成功在于激發(fā)受教育者的內在精神力量,使他們的心靈產生內在活動,從而認識自我,了解自我。而這種激發(fā),教師的態(tài)度十分重要。后進生由于學業(yè)差或者思想品德表現(xiàn)有些不良,平時常遭人白眼、冷落,在心理上往往有自卑、自暴自棄等特征。因而需要老師“偏愛”。對后進生,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每個后進生都能轉變成才的教育理念,相信他們是可以轉化的,用熱情逐步消除他們的戒心。讓他們體會到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這樣他們就會相信老師,聽老師的教育,會將更多的精力遷移到老師所教的學科上。有了這樣的態(tài)度,后進生的各個方面得到真正的發(fā)展。
二、深入了解后進生“后進”的具體原因
要教育學生,就得先了解學生,對后進生更是這樣。對思想品德表現(xiàn)差的后進生,要了解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及心理特征,找到差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對學業(yè)差的后進生,要摸清他們的知識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掌握他們的心理特征,找出造成他們學業(yè)不良的主要原因,以作為幫助他們提高學業(yè)成績的根據(jù)。深入了解后進生,就是要針對后進生的個別差異,實現(xiàn)“因材施教”,例如學習上,有的是單科學業(yè)差,有的是多科的;有的是短期的或間斷性的學業(yè)不良,有的是長期的,從程度上看,有的是真正的“不良”;有的只是接近“不良”邊緣。即使同類型、同程度,各自所在家庭心理承受能力等也可能不同。
三、發(fā)揮班級力量、多方位支持
班集體是轉化后進生的重要場地,教師要善于利用他們強烈的“合群要求”和交往需要,有選擇地安排、指導一些品行較好、對后進生關心且關系融洽的同學與他們成為好朋友,讓他們隨時隨地影響和帶動后進生。同時,利用班集體的各種活動創(chuàng)造機會,讓后進生的“閃光點”顯現(xiàn)出來,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四、克服反復現(xiàn)象
后進生有動蕩性的心理特征,其通病就是在轉變中容易出現(xiàn)反復。正因如此,轉變后進生的任務就顯得尤其艱巨,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在出現(xiàn)反復時,教師決不能因此就認為后進生:“朽木不可雕”,而失去耐心放棄轉化工作。應該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做到不氣餒、不性急,反復地幫助他們克服缺點,鼓勵他們的一點點進步。這時,教師如果對后進生的反復指責,必然會前功盡棄,甚至使他們返回原來的狀態(tài)。教師要明確,差生反復并不意味著就是倒退,克服反復,他們的轉化才會鞏固。
五、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后進生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對后進生有偏見,常抓住他們過去的缺點錯誤不放,認為他們是“不可救藥的”,一旦這些后進生發(fā)現(xiàn)老師用歧視的眼光看待他們,很可能會喪失自尊心而自暴自棄。因此,每當接到一個班,打消班上后進生的顧慮并給他們平等、信任,樹立他們的尊嚴和自信心,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這個學期我接到一個新班,上第一節(jié)課時,我說了這樣的話:“我希望同學們要把握好時光,過去不管是好是壞都已成為歷史,我只想你們從此勤奮守紀,表現(xiàn)好就是個好學生?!毕氩坏竭@簡單的兩句話,深深地打動了一個后進生的心。這個學生曾經被學校勸退,教師都不敢收的后進生凌某在他的第一篇周記中寫道:“我今后要努力學習,多做有益的事,好讓老師、同學贊賞?!惫?,這個后進生在開學的第一周改變了學習態(tài)度、勤于做好事,受到了表揚,同學們也開始接近他。由此可見,消除后進生的顧慮能樹立后進生的上進心。
六、用愛心促進學生前進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當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受師生關系的影響。如果你喜歡這個學生,處處關心他,尊重他,經常給予成功的啟示,他就會為你的關心,你的關愛所感動,自然會喜歡你,接受你的教育。這就是愛的效應?!币簿褪钦f,愛教育就是要先愛學生,只有對學生有慈愛心才能把學生教育好。就如剛才說的學生凌某,他的學習紀律較差,上學經常遲到。那時,我并沒有在班上批評他,而是表揚了沒有遲到的學生,從而鼓勵他早點到校。有一次我找他談心時,了解到他爸爸、媽媽都去廣東打工,家里只剩下年邁的奶奶跟他一起生活。因此,他在家里就得做家務之類的事。然后我這樣問道:“凌某,你還記得語文課本中《三味書屋》那篇課文的內容嗎?從文中我們可以知道魯迅先前也經常遲到的,可當他受到壽鏡吾老先生的教育之后,魯迅是怎么想的呢?他是否能以實際行動去實現(xiàn)了呢?”此時,凌某說道:“老師,我以后再也不會遲到了。我以后既要做好家務又要確保不遲到這種現(xiàn)象。魯迅能做到的我也要努力去做到。”從此,這名學生就再也不遲到了,而且學習更加主動了。
七、耐心地教育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鞭D化后進生的工作,須做到耐心細致,不倦地教誨,長期地努力。因為后進生的思想相對來說比較復雜,辨別是非能力不強,當他改正了一個缺點,很可能又出現(xiàn)了一個錯誤。所以,與后進生談心,不一定要等到出了問題再進行,因為往往是防微杜漸要比亡羊補牢好得多。我所帶的班有一名男生,由于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上課時,隨便出入教室,甚至逃學,是全校出了名的“雙差”生。班主任,任課老師多次找他談心,都沒有見效。我也曾有一種恨鐵不成鋼之感。通過學習有關教育理論,我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反之,常常利用課余時間找他談心,一次、二次、三次……耐心地教育他,與他一起分析利害關系,啟發(fā)、誘導他,與此同時進行家校聯(lián)系,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經過與家長的共同努力,終于使他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從此,他正常來校,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yè),積極發(fā)言,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從原來的18分提高到64分,當他有了進步,我就及時在班上表揚他,同學們也向他投來贊賞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