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忠
[摘要]日常英語交流較為缺乏的情況下,怎樣用“美學”的方式、方法指導學生,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同時把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呢?在貧困縣中學教書要把教態(tài)美、人格美、思路美、方法美、過程美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
[關鍵詞]教態(tài)美人格美思路美方法美過程美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330049
在農村的縣中學教學二十多年,我深刻地感到在文化落后的學校里,日常英語交流較為缺乏的情況下,怎樣用“美學”的方式、方法指導學生,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同時把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呢?即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讓他們受到美的熏陶,享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那么教師應該怎樣讓美滲透在英語教學中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教師的教態(tài)美
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苯處煹膬x容、風度、表情、手勢、目光等,是教師本人在學生心目中最直觀的整體形象。它們直接向學生傳遞信息,感染學生的情緒,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學中教師的教態(tài)美直接表現為衣著整潔大方,動作從容自然,態(tài)度和藹可親,語言親切溫和,精神昂揚飽滿。作為英語教師,課堂上不僅要有精神飽滿的教態(tài),而且還要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去振奮學生的學習精神,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還要注意自己的神態(tài)、表情、舉止,一舉一動都要表現出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信任和期待。
例如,當我遇到課堂沉悶、學生不愿意配合教師的情況時,做到了不急不躁,從容應對,而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調節(jié)課堂氣氛,或讓學生唱一些振奮人心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從我身上感受到教師教態(tài)美的風采,為“美”的教學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師的素質和人格美
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教學水平的高低。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必須博學廣愛、愛崗敬業(yè),同時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還有一定的藝術才能。教師的人格美主要表現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內容融入繪畫、音樂、表演、朗誦、編劇和導演等藝術手段中,讓學生帶著喜悅的心情,在美妙的意境中去接受和學習知識,讓他們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達到教學藝術化、審美化,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美的熏陶。
我記得在任教高二0807班時,當時該班初次月考成績不理想,是全年級成績倒數的班級。造成全班學生士氣低落,無心學習;后來我教他們唱了著名歌手劉歡演唱的勵志歌曲《在路上》,再加上一首《明天會更好》和英文歌曲“Five hundred miles”“Big big world”,等等。那極具感染力的歌聲和激動人心的歌詞使學生受到極大的教育和鼓舞,最后全班學生在這些歌的鼓勵下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勤學多練,終于在接下來的段考和期考中名列全年級第一,2011年高考時,這個班成績成為全年級普通班成績最好的班級。
教師的人格美還體現在對學生的激勵及欣賞上。一般來說,得到激勵的學生學習干勁十足,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而得不到激勵的學生沒有學習動力,學習成績有下降的趨勢。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毫不吝嗇地給予學生表揚,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這樣他們就會有成就感。然而,當學生回答問題說得不流利時,要引導其他學生認真傾聽,以便抓住其思維獨特處并及時肯定與表揚,這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欣賞,即是人格美的表現。此外,當學生展示不完整時,教師就可以從解題方法的角度進行評價。久而久之,學生學習上受到激勵,得到欣賞,學習自信心就增強了。
首先,評價學生應是表揚為主,并且肯定每個學生都有亮點,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在評價中使每個學生的亮點發(fā)揮出來。表揚并給予鼓勵是教學成功的法寶,實踐證明,表揚并給予鼓勵可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比如,在評價時,教師的語氣、語調、眼神、微笑和每一個肢體語言如果都真切而熱情地向學生傳達著這樣的信息,“你們是最棒的”?;蜻M行鼓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一定行”“你真棒”“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學生”“我很佩服你有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對認真的學生說“你進步真大”“看到大家積極思考、大膽舉手,老師真高興”等,或者是向學生豎起大拇指,掌聲送給他,向學生傳遞滿意的眼神,這些都能讓學生及時得到鼓勵。這樣就能讓學生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讓整個課堂充滿生機。當課堂上兩名激烈爭論的學生期望教師給予肯定的回答時,教師應該肯定對的方面,就錯誤的部分進行分析和討論。這樣就不會給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失誤。表揚學生就是增強他們的自信,但教師在表揚、賞識學生的同時,也要及時對他們不足的方面進行改正。
除此之外,教師在給學生評價時,溫柔的微笑會讓學生感覺得到教師無限的理解和信任,讓學生感到無比的激動和快樂;教師的這種人格美,給整節(jié)課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特別是教師給學生解惑時自然地微笑,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知識。
三、教學的思路美
美的教學思路,表現在教學過程中的整體和諧、井然有序、循序漸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銜接自然、前后緊扣,如此就會使學生產生美的思維方式,使學生產生感性認知,達到記憶和運用等認識活動的良好效果。但美的教學思路不是靠靈感,而是靠教師課前的充分準備和精心設計。有一次,我因突發(fā)情況耽誤了備課,結果那節(jié)課只是給學生領讀和解釋生詞、翻譯課文、講解語法,直接告知學生練習答案,教師講得乏味,缺少美的內涵,學生聽得無趣,昏昏欲睡。所以這樣的英語課單調枯燥,失去了它應有的美。
為了鼓勵學生保持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會在課堂上進行聽寫,對那些三次聽寫字跡工整且全對的學生,就給他們贈送筆記本表示鼓勵。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探索新知識的欲望,我用每個單元的Warming up 部分給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組表演。例如,上到“Body languages ”一課時,我讓學生每兩人一組上講臺,一個念英語“身勢語”詞語或句子,另外一個面向全班同學表演動作。其余同學評價他們做得對不對,好不好。這樣一來,整個課堂就活躍起來了,接著就可以順利地進入閱讀課。除此之外,在解決閱讀課的語言點時,我要求每個學生都參與,每人讀一句,并說出本句重點有用的詞、詞語或句子。按座位號進行,不需要點名字。學生一個接著一個地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這樣,學生目標明確,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鏈接自然,美的教學思路就成功地體現出來了。
四、教學的方法美
美的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手法是否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否貫徹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和交際性原則;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否得體、多樣、靈活、有趣??偟膩碚f,我從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層次的操練、不同的教學設計進行授課。這種方式、內容和層次相協(xié)調就會給學生一種美的感受,并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我多從情景中引出新課,借助各種直觀手段,如圖片、幻燈片、多媒體、實物和自身動作,讓學生在鮮明的形象中感知材料,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另外,練習口語的方法也有層次、多樣化。所謂有層次,指操練時由淺入深,由點及面,朝一個目標直線前進。所謂多樣,就是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圖片、表演、講故事、演講、多媒體等,用富有情趣的活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他們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這樣的學習效果就會非常顯著。在語言方面要體現有趣性記憶。如以下一些字詞:To China for china,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去中國買瓷器,中國有瓷器,吃飯靠瓷器。 )我用來強調英語大小寫字母的區(qū)別的重要性。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位好的教師不是教給了學生什么, 而是教會他們怎樣學。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于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要讓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力,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chuàng)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都能參與的機會。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地進行發(fā)散式創(chuàng)造。
作為教師,要懂得寬容學生,也就是要寬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錯誤,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減輕學生的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幫助學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從而激發(fā)和調動學生自身內在的積極性,調動學生本身的精神力量,使學生能夠得到順利的發(fā)展,這才是真正的關愛學生,是心靈美在教學中的體現。因為學生在回答問題或作業(yè)本上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一些學習困難生,有些錯誤甚至是經常性的,這就需要教師特別關愛,需要用愛心去喚起學困生的學習欲望。記得有一次,一名平時不敢回答問題的女學生突然舉起了手,我高興地讓她發(fā)言,可是這位學生在站起來后,一緊張什么都忘了,一言不發(fā)。這時我沒有批評她,而是鼓勵她說:“你能主動回答問題,非常好。盡管這一次沒能回答出來,我相信下一次你肯定能成功?!痹陔S后的課堂中,我多次通過身勢語言、目光、微笑地暗示或鼓勵這名學生大膽發(fā)言,最后她終于成功地回答了我的問題,并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試想,如果面對這樣的學生失誤或錯誤,教師采取的不是寬容和微笑,而是嚴厲的訓斥,還會有這名學生的第二次發(fā)言和成功嗎?
事實上,面對學生的失誤或不足,我也常常有意無意地采取了批評、訓斥、輕視等有失冷靜的做法,對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回想起來,我深感內疚。到新課改時,我更加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是否愛學習,是否積極參與;關注他們是否能與本小組成員合作等,同時給予與學生身心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密切相關因素的評價。我一貫面向全體學生、采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不同評價方法,在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過程中,用欣賞和理解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失誤和不足,即使他們有了錯誤,也是個美麗的錯誤。我接受了學生犯錯的事實,讓學生在犯錯中汲取教訓,在犯錯中懂得更多的知識,在犯錯中長大,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這就是美的教學方法的結果。
五、教學的過程美
我們現代人追求和諧的社會,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和諧。和諧是美的象征,教學的和諧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了“抑、揚、頓、挫。”
1. “抑、揚”就是利用教材隱形特點,穩(wěn)住或推動課堂教學節(jié)奏
在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快、慢節(jié)奏交替進行,如在Revision環(huán)節(jié)中抓住新舊知識的最佳結合點,鞏固舊知
2.要做到“頓、挫”這意味著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節(jié)奏,巧妙運用教學手段
好的教學手段能使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連貫,使整個課堂環(huán)環(huán)相扣。我還通過唱歌、游戲、讀書、聽寫等形式,讓學生經常處于“狀態(tài)變換”中而不至于乏味,使每位學生在和諧優(yōu)美的節(jié)奏中去主動學習。
總之,教師美的形象、美的教態(tài),美的素質、美的人格,美的思路、美的方法和美的教學過程必然產生美的教學效果。這些美在教學中體現的魅力是無窮的,所以,讓它們在教師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吧!
(責任編輯黃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