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法定化的探析

      2015-05-30 20:29:19許艷棋
      2015年12期
      關鍵詞:被害人

      許艷棋

      摘 要: 被害人過錯是導致犯罪的原因之一,可以影響對犯罪人的量刑。但由于我國法律沒有將此量刑情節(jié)予以法定化,法官對此有充分的裁量權,可能會導致同案不同判等不公正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本文通過對刑事被害人過錯進行界定,分析被害人過錯責任法定化的必要性,為完善我國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的法定化提供相應的建議,從而維護犯罪人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 被害人;刑事被害人過錯;法定化

      一、刑事被害人過錯的界定

      (一)刑事被害人過錯的概念分析

      刑事被害人過錯在我國的法律中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是學者在理論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了被害人過錯的概念。“被害人過錯,是指在犯罪活動發(fā)生前,由于被害人本身所具有的故意或過失行為,以致引發(fā)了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促進了犯罪活動的進行,或者引發(fā)以及加劇了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盵1]“被害人過錯,指被害人由于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侵犯他人合法權益,誘發(fā)他人產生犯罪意識、激化正在發(fā)生的犯罪行為、加劇犯罪結果發(fā)生的行為?!盵2]

      從以上觀點中可以看出,學者強調的刑事被害人過錯在主客觀上具有共性,被害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客觀上實施了不正當?shù)拇碳ば袨?。但筆者認為,從犯罪人的角度來看,對于被害人主觀的內容犯罪人無法獲知,無論其在主觀上是基于故意還是過失,對犯罪人來說沒有區(qū)別,而實際上我們所應考慮的是被害人的客觀行為,只要是被害人的不當行為對犯罪的產生具有誘發(fā)或激化作用,就可以認定為被害人存在過錯,沒有必要考慮其主觀上的內容,其主觀上也可能是無意識的。如犯罪人在面對精神病人的侵害而實施防衛(wèi)過當?shù)男袨闀r,精神病人并不具有主觀上的意識,但我們不能否定此行為對犯罪的影響。

      因此,筆者認為,刑事被害人過錯,指基于被害人所實施的暴力、脅迫等侵害犯罪人合法權益,誘發(fā)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或激化犯罪的不當言行。其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被害人的過錯行為誘發(fā)了犯罪人產生犯罪意識,從而實施了犯罪行為;另一方面是被害人的過錯行為激化了正在發(fā)生的犯罪,從而擴大了犯罪結果。

      (二)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的理論基礎

      1、責任分擔說

      意大利學者漢斯·馮·亨蒂認為,由于被害人與犯罪人之間具有深刻的相互作用,被害人可能對犯罪的發(fā)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被害人決定并塑造了犯罪人。[3]德國學者霍勒也指出,由于犯罪人與被害人在犯罪行為發(fā)生之前具有相互作用從而導致了犯罪人實施不法行為,因此為了公平,被害人需要承擔部分責任。[4]所以,從以上兩位學者的觀點中可以看出,責任分擔說將犯罪行為所產生的責任予以量化,由犯罪人與被害人來分擔這一定量的責任。他們認為,犯罪行為的發(fā)生被害人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如果將犯罪行為所產生的責任完全歸咎于犯罪人一人,對于犯罪人不公平,因此被害人要相應的承擔一部分責任,從而保障犯罪人的利益。這一學說雖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首先,該學說將責任規(guī)定的太模糊。該學說認為,被害人要對犯罪行為所產生的責任進行分擔,我們知道,這里所說的責任應該是刑事責任,那么按照該學說的意思是被害人也該承擔刑事責任,這顯然也是不正確的,不能要求被害人承擔刑事責任,而應該是被害人過錯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人的可譴責性。其次,責任分擔說將被害人過錯范圍擴大。該學說認為,對于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只要被害人存在過錯,就應該分擔責任,這必然擴大了被害人的責任范圍,如因被害人疏忽未關家門導致家里被盜的情形,這種過錯并不是刑法中的被害人過錯。

      2、應受譴責性降低說

      應受譴責性降低說由英國學者瓦??颂岢?,他認為只要在犯罪行為發(fā)生之前被害人實施的行為推動了犯罪人的暴力反應,那么犯罪人的應受譴責性就會得到適當?shù)慕档?。而被害人的作用是對犯罪人應受譴責性的大小具有一定的影響,但在大多數(shù)案件中被害人的不謹慎或輕信并不會產生這種影響。[4]該學說認為,由于被害人自身實施的不正當言行,刺激了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成為了犯罪發(fā)生的誘導因素,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被害人的不當言行也應該受到譴責,因此犯罪人的應受譴責性就相應的降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也相對減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犯罪人的刑事責任,這一學說彌補了責任分擔說的不足。

      二、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法定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刑事被害人過錯影響犯罪人的量刑

      刑法上研究被害人過錯,主要是為了對犯罪人準確的量刑。根據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對犯罪人的刑罰應與其所犯的罪和承擔的責任相適應。這就要求法官在對犯罪人進行量刑時,不能僅僅考慮犯罪事實,還需要考慮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與社會危害性。在存在被害人過錯的犯罪中,被害人的過錯行為刺激了犯罪人產生犯罪意識,或激化了正在發(fā)生的犯罪行為,因此,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及社會危害性較低,在量刑中必然可以作為減輕犯罪人刑事責任的依據。

      1、刑事被害人過錯對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的影響

      對于人身危險性的內涵,有的學者認為其指犯罪人再犯的可能性;而有的學者卻認為其指初犯和再犯的可能性。筆者同意后者,因為人身危險性表明的就是人的某種犯罪的傾向。對于初犯的可能性而言,就如龍勃羅梭的天生犯罪人學說,他認為這些人雖然沒有實施犯罪行為,但由于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其已經有了犯罪的傾向。而對于再犯的可能性而言,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是為了滿足自己一定的目的追求,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人身危險性主要是指行為人對刑法所保護法益的侵害或再次侵害的可能性,也就是指犯罪人初犯和再犯的可能性。

      而在被害人存在過錯的犯罪中,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前沒有犯意或犯意較輕,正是由于被害人過錯行為的刺激之下,使犯罪人產生或激化了犯意,從而實施了犯罪行為或激化了正在發(fā)生的犯罪行為。而犯罪人內心的真實意愿可能并不想實施犯罪行為,因此,犯罪人再次實施犯罪行為的可能性不大,其人身危險性相對較低。

      2、刑事被害人過錯對犯罪人的社會危害性的影響

      社會危害性是對犯罪人量刑時應考慮的重要因素,有的學者認為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與社會危害性相似,屬于包含的關系,但筆者認為存在錯誤。因為在性質上二者就具有本質的區(qū)別,人身危險性針對的是個人,體現(xiàn)的是人的危險程度;而社會危害性主要針對的是行為,體現(xiàn)的是行為的危險程度。因此在刑事案件中,社會危害性主要表現(xiàn)在犯罪行為的客觀危害上。當衡量犯罪人社會危害性的大小時,不僅要看犯罪人的客觀危害行為與行為的危害結果等方面,而且也要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因為主觀惡性體現(xiàn)的是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時的心理態(tài)度,其是通過犯罪人的行為而表現(xiàn)出來的。

      因此,筆者認為,在因被害人存在過錯的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過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犯罪人的社會危害性。因為在此類案件中,如果沒有被害人的過錯行為,犯罪行為可能就不會產生。因此,犯罪人在危害行為及危害結果等各個方面,相對于有預謀的故意犯罪案件中的犯罪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明顯較輕,其主觀惡性也不大,被害人過錯的存在降低了犯罪人的社會危害性。

      (二)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在立法中的缺失

      在國外許多國家已經將被害人過錯責任明確到了相關立法中,將其作為對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減輕量刑情節(jié)。如《德國刑法典》第213條作了規(guī)定,如果故意殺人者實施的殺人行為是因為被殺者對其或其家屬實施的侵害行為所激怒的,可以減輕處罰。[5]但在我國的在司法實踐中,通常以酌定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而在法律的規(guī)定中并沒有明確被害人的過錯,僅在一些規(guī)定中有所滲透。如關于防衛(wèi)過當?shù)囊?guī)定,對于防衛(wèi)過當者應該減輕或免除處罰,這一規(guī)定是被害人過錯影響犯罪人量刑的表現(xiàn)。除了上述法律的規(guī)定之外,被害人過錯可以作為量刑時的參考因素在一些規(guī)范性的文件中也有明確的體現(xiàn),如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wěn)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指出,對于因被害人有明顯過錯行為的不能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6]

      因此,我國在刑事立法中并沒有明確被害人的過錯責任,也沒有將其作為減輕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法定量刑情節(jié)。雖然在一些規(guī)范性文件中已有所體現(xiàn),但我國畢竟不是判例法國家,最高院的一些指導性案例只具有一定的指導性意義,并沒有強制力。在這樣的案件中,法官對這一量刑情節(jié)擁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權,會導致同案不同判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所以,筆者認為,根據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將被害人過錯作為法定的量刑情節(jié)是十分必要的。

      三、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法定化的建議

      (一)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在實體立法中的完善

      通過刑事立法完善被害人的過錯責任,主要是在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中將被害人的過錯責任予以明確的規(guī)定,筆者根據國外的相關刑事立法,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在《刑法》總則的相關條款中增加被害人過錯責任這一量刑情節(jié)。如在《刑法》第60條增加一款規(guī)定:“如果被害人的不當行為刺激或加劇了犯罪,依據其過錯程度可以對犯罪人予以從輕、減輕處罰?!被蛘哚槍?1條規(guī)定司法解釋,在對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考慮的量刑情節(jié)及事實:“在犯罪行為實施前或實施過程中被害人的行為”等條款。

      第二,在《刑法》分則的相關條款中規(guī)定。如在故意傷害或殺人罪中增加規(guī)定:“若犯罪人受到被害人不當行為的刺激,使其身體或心理受到嚴重的傷害而達到難以忍受程度,在情緒強烈激動的情況之下實施傷害或殺人行為,可以從輕、減輕處罰。”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應該增加例外條款來避免犯罪人利用這一規(guī)定而有意的實施犯罪行為。如果犯罪人有意的利用被害人的過錯行為而實施犯罪行為的,是不符合從輕或減輕量刑情節(jié)的,因此可以將此作為例外條款加以明確的規(guī)定在刑法條文中。

      (二)通過國家補償制度的建立完善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

      國家補償制度是指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犯罪人的不當行為侵害后,當其得不到足夠的賠償時,由國家對被害人進行一定補償?shù)闹贫?。這一制度已經是許多國家對犯罪被害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后提供救濟的有效途徑。如今,為了保護犯罪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國家補償制度已經在司法實踐中被大力提倡,我國部分地區(qū)的人民法院及人民檢察院已經開始實施了這一舉措,我國的一些地區(qū)也已經出現(xiàn)了對犯罪被害人進行救助的地方立法,如江蘇省無錫市、山東省泰安市等地區(qū)。因此,隨著這一趨勢的推進,我國在將來也必然需要制定被害人國家補償法來規(guī)制各地區(qū)對犯罪被害人的補償行為。

      所以,筆者認為,在將來制定被害人國家補償法時可以充分考慮刑事被害人過錯責任這一情形。因為在因被害人過錯而導致的犯罪中,不能要求被害人承擔刑事責任,所以可以將被害人過錯責任與其所應獲得的國家補償相連。被害人的過錯程度越大,其所獲得的國家補償就應該越少;若被害人的過錯行為達到了特別嚴重的程度,國家甚至可以不給予其補償。希望可以通過此項規(guī)定來對被害人進行一定的處罰,對犯罪被害人的不當行為進行約束,從而達到犯罪預防的目的。 (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杰:“被害人過錯應成為法定量刑情節(jié)”,載《人民檢察》,2006年第2期。

      [2] 趙秉志著:《刑法總論問題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頁。

      [3] 郭建安著:《犯罪被害人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154頁。

      [4] 陳旭文:“西方國家被害人過錯的刑法意義”,載《江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5] 馮軍譯:《德國刑法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版,第132頁。

      [6] 楊鴻、畢京琨:“被害人過錯導入量刑機制研究”,載《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第22期。

      猜你喜歡
      被害人
      人民檢察院減少犯罪事實提起公訴的被害人的權利救濟問題研究
      法制與社會(2017年6期)2017-03-11 05:45:26
      論我國刑事訴訟中被害人的上訴權
      法制與社會(2017年4期)2017-03-01 22:24:29
      論被害人虛假陳述
      法制博覽(2017年1期)2017-02-14 14:15:46
      被害人參與量刑制度
      東方教育(2016年9期)2017-01-17 00:20:55
      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思考
      在審查逮捕階段適用和解制度的分析
      論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
      訴訟欺詐的財產犯罪側面
      犯罪研究(2016年5期)2016-12-01 18:13:33
      通知“被害人”參加庭審活動,減少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論被害人過錯行為對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影響
      微山县| 广南县| 兴国县| 二连浩特市| 金山区| 城步| 郸城县| 闻喜县| 辽宁省| 江山市| 搜索| 长寿区| 同江市| 辽源市| 海盐县| 尖扎县| 甘南县| 新和县| 盖州市| 镇江市| 宣城市| 启东市| 鄂尔多斯市| 疏附县| 南江县| 交口县| 黄大仙区| 巴青县| 铜陵市| 手机| 德化县| 琼结县| 嘉义县| 梧州市| 安福县| 寻甸| 六安市| 东至县| 城步| 兰州市|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