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ina
“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鮮?!苯?jīng)過霜打的柿葉,在秋風(fēng)的吹拂下,一片片飄落,只剩下紅彤彤、黃亮亮的柿子掛在樹枝上。
柿子是原產(chǎn)于中國的古老物種,《禮記》中便有“棗栗榛柿”的記載。大部分的柿子都分布在長江以北,河北、北京一帶的柿子非常有名:磨盤柿、蓮花柿、甜心柿,還有山東的牛心柿、耿餅柿、鈴燈柿、雞心柿、紅柿、干帽柿、馬奶頭、綿柿、大紅袍柿、羅田甜柿。而南方的柿子和北方很是不同,形狀更像一個個“小燈籠”,晶瑩剔透。
柿子的營養(yǎng)價值
柿子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富含維生素C。每百克柿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橘子的2倍、香蕉的8倍、葡萄的10倍。柿子中還含有大量黃酮類化合物、單寧等酚類物質(zhì),具有抑制血小板凝結(jié)、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軟化血管的作用。除了維生素C,柿子中還含有蛋白質(zhì)、磷、鐵、鈣、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它既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柿餅、柿糕,并可用來釀酒、制醋等。
柿子的食療功效
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名醫(yī)別錄》中說:“柿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睋?jù)《本草綱目》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止血之功?!鼻宕t(yī)學(xué)家王士雄所撰的《隨息居飲食譜》中說:“鮮柿甘寒。養(yǎng)肺胃之陽,宜于火燥津枯之體。乾柿甘平。健脾補胃、潤肺澀腸、止血充饑、殺疳、療痔、治反胃。”現(xiàn)代醫(yī)學(xué)文獻記載:柿子可以補虛健脾胃、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去痰鎮(zhèn)咳、降低血壓、增加心臟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并且有抗菌、消炎、解熱等作用。 在我國一些地區(qū)有“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的說法,專家解釋,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這時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yǎng)價值高。
如何挑選?
甜柿可以直接吃,澀柿則需要人工脫澀后才可以食用。很多水果商使用催熟劑人工脫澀,其目的是將可溶性單寧轉(zhuǎn)化為不溶性單寧,柿子吃到嘴里就沒澀味了。目前市場上用的乙烯利是一種常見的催熟劑,其釋放出的乙烯可以使柿子迅速成熟。商販們會將乙烯利加水稀釋,用小刷子涂抹在柿子底部,不出3天,柿子就會由硬變軟,顏色也越來越紅,看起來和成熟的柿子沒什么區(qū)別了。
微量的乙烯利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如果為了過早上市,將青澀的柿子催熟,就需要大量的乙烯利,這樣果實中就會殘留較多。長期食用的話,會干擾人體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危害身體健康。所以消費者在吃柿子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其顏色好看,味道卻很淡,說明使用過催熟劑,這樣的柿子要謹(jǐn)慎購買。
如何健康脫澀?
搗柿子果脫澀法
浸泡10公斤的柿子,選用0.15公斤的柿子小果或殘果(好果亦可)。將小果或殘果搗爛后放在水缸里,加適量水?dāng)嚢?,倒入要泡的柿子,加水至柿子不露出水面為宜,并將果實輕輕攪動,浸泡2~3天即可食用。這種方法浸泡的柿子能夠保持柿子的原味,味美爽口,同時不易腐爛。
混果脫澀法
將澀柿與成熟的蘋果、梨、山楂、獼猴桃等混放,置于密閉空間內(nèi),在室溫下,經(jīng)5~7天即可脫澀。成熟果實釋放的乙烯等氣體能促進柿子酶的活性及呼吸作用,從而脫澀。用此法催熟的柿子具有芳香味,但果體稍軟。也可在塑料袋內(nèi)裝入需要脫澀的柿子,里面放1~2個蘋果,把口扎緊,2~3天即可脫澀。
加溫缺氧脫澀法
將柿果放在缸、桶、壇或鋁鍋內(nèi)(不宜用鐵質(zhì)容器),加入45℃的水,淹沒柿果。保持水溫在35℃~40℃,經(jīng)16~18小時即能脫澀。此法處理過的果實肉質(zhì)較脆硬。
刺傷脫澀法
在柿蓋(萼片)周圍插入小段干燥的牙簽,每個柿子插3~6根(呈圓形),幾天后柿子即可脫澀。
吃柿子的禁忌
1.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中含有大量鞣酸及果膠,如果空腹吃柿子,鞣酸及果膠在胃酸作用下,會滯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阻塞,嚴(yán)重者會劇烈腹痛。
2.柿子不要連皮吃:上面提到的鞣酸大多存在于柿子的皮上,柿子剝皮吃,便可少攝取一點鞣酸,減少形成胃柿石的機會。
3.不要和高蛋白的魚、蝦、蟹一起吃:以中醫(yī)觀點來看,柿子與螃蟹都屬寒性食物,所以不能一起吃;而從西醫(yī)的角度上看,高蛋白的蟹、魚、蝦容易與鞣酸互相作用,形成胃柿石。
4.糖尿病患者要盡量少吃:柿子甜度高,又富含容易吸收的糖分,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一天最多只能吃一個。
5.吃完柿子要漱口:柿子中含有大量糖分、果膠、鞣酸,若堆積在牙縫中容易侵蝕牙齒。吃完柿子及時漱口,可以減少蛀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