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級財務會計》是鄖陽師專會計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該課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和職業(yè)判斷能力。為廣大學生能夠更好適應社會并勝任會計相關工作,本文針對《中級財務會計》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教法、學法及評價法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中級財務會計;教法;學法;評價法
1課程調(diào)查情況反饋
課程組隨機對2012級和2013級各150名會計專業(yè)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形成結果。
(1)課程的重視度:20%認為很重要(即不系統(tǒng)學習,就無法勝任工作),55%認為較重要(即工作與所學基本一致),22%認為有一定重要性(即走上工作崗位應該沒有所學復雜,只要掌握基本原理,就能逐步勝任工作),3%認為不重要(即畢業(yè)后不準備從事會計相關工作)。
(2)課程的興趣度:6%很感興趣,48%較感興趣,42%與其他專業(yè)課程一視同仁,4%不感興趣。
(3)課程的難易度:2%認為很簡單,17%認為難度一般,59%認為較難,22%認為很難。
(4)課程的中心點:24%認為該課程為全國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職稱考試(初級)的必考課程,因此應關注專業(yè)知識部分;76%認為應關注實訓操作部分。
綜上所述,絕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對課程感興趣,但感覺課程難度大,應加大分崗實訓力度。
2課程內(nèi)容重新序化
市場上,大多數(shù)《中級財務會計》的教材按先講資產(chǎn)、負債、所有者權益等六大會計要素,后講財務報告的順序予以編排。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初學者在接觸資產(chǎn)中的難點資產(chǎn)(如投資類資產(chǎn))的內(nèi)容時,會感到內(nèi)容生澀、抽象,難以理解和掌握。于是,將課程內(nèi)容進行重新序化,將原來的 “六要素+報表”的七大教學情境,按會計相關工作崗位改為“認識財務會計、出納崗位、存貨核算崗位、固定資產(chǎn)核算崗位、工資薪酬核算崗位、稅務崗位、債權債務核算崗位、資金核算崗位、損益及利潤核算崗位和總納崗位”十大教學情境。
3改革教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理論知識部分以講授法為主,學生每次上課要接受的知識量大,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往往讓學生深感疲憊,卻無法掌握知識點,久而久之,打擊了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積極性。為改變這種現(xiàn)狀,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嘗試了幾種教學方法,起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3.1引入“微課”,巧設教學情境
理論知識點多、賬務處理復雜是《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典型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在十大教學情境的基礎上,進一步把龐雜的理論內(nèi)容分解成若干子情境,引入“微課”模式,將每節(jié)課的理論講解壓縮在20分鐘以內(nèi)。以固定資產(chǎn)核算崗位為例,進一步分解為“認識固定資產(chǎn)、外購固定資產(chǎn)、分期付款購固定資產(chǎn)、一攬子購多項固定資產(chǎn)、營建固定資產(chǎn)、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資產(chǎn)、固定資產(chǎn)的折舊、固定資產(chǎn)的后續(xù)支出、固定資產(chǎn)清理和固定資產(chǎn)的清查”十個子情境。理論知識講解前拋出一個簡單案例,讓同學們在案例中尋找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帶著問題學習理論知識,最后分子情境和崗位要求引出較為復雜的案例,讓學生再次體驗做賬實務,看似淡化了理論部分學習,無形之中卻把握了足夠的知識。
3.2運用“等價轉換”理念,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所謂“等價轉換”,是指通過分析理解,挖掘交易或事項的實質(zhì),將復雜的交易或事項理解為相對簡單并熟悉的交易或事項。例如,在存貨核算崗位下設的“售后回購”子情境中,將“先銷售隔段時間再買回”的問題等價轉換為“融資問題——以售出商品作為抵押從商品購買方處取得借款,回購價高出先前銷售價的部分看作是回購期間的利息費用”。再如在固定資產(chǎn)核算崗位下設的“分期付款購固定資產(chǎn)”子情境中,將問題等價轉換為“設備的購買方從銷售方處借款購買某項固定資產(chǎn),分期支付價款,支付的總價款高出現(xiàn)銷形式下買價的部分,作為付款各期的借款利息費用”。引導學生進行“等價轉換”,總能夠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3.3運用“類比分析”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在會計實務中,一個巴掌拍不響,所有的交易或事項都是有交易雙方的。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自然是無論充當哪個角色,均能順利完成相關的賬務處理。例如,在債權債務核算崗位下設的“債務重組”子情境中,先引導學生理解債務人的相關賬務處理,再站在債權人的角度思考相關賬務處理,最后剖析雙方會計處理的本質(zhì)區(qū)別:債務人永遠是獲利的一方,故形成“營業(yè)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而債權人由于作出讓步,一定是損失的一方,故形成“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或由于前期過于謹慎,需沖回已確認的“資產(chǎn)減值損失”。再如在資金核算崗位下設的“債券的發(fā)行”子情境中,先從債券的發(fā)行方入手,理解其賬務處理,再站在債券的購買方(即投資方)的角度,把抽象的實際利率法下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務處理講解完畢,同時完成了應付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兩個知識點的教學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3.4注重多門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與運用
高職高專的學生普遍缺乏多門學科綜合運用能力,比如在教學安排上,《中級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開設于同一學期,而由于《中級財務會計》教材中的例題通常假設不考慮相關稅費,所以分學科考核賬務處理和計算稅額時,學生沒有太多問題,但在會計實務中,會計核算往往伴隨著稅的計算,導致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遇到附稅的會計核算時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筆者認為通過教學情境的設計,應將《中級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課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便學生獨立完成附稅的案例。除此以外,《中級財務會計》中經(jīng)常會涉及貨幣的時間價值,這就需要該課程與《財務管理》相聯(lián)系,便于學生掌握計量過程。
4改革學法,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4.1課前案例分析,布置預習作業(yè)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任課教師可按十大教學情境布置課前案例,同學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或圖書館,有條件的同學甚至可以走出校門深入企業(yè)去嘗試解決問題,不能解決的問題帶回到課堂之中,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加以解決。這樣一來,達到了預習的效果,帶著問題學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
4.2聯(lián)系會計實務,形成基本思路
課堂上老師的授課是通過多個子情境的教學完成一個系統(tǒng)教學情境的,而同學們走上會計工作崗位后,遇到的往往是綜合而完整的交易或事項。這就需要同學們定期 “溫故”綜合案例,對每個交易或事項形成基本的處理思路,如在收入的確認問題上,何時確認收入、確認多少收入、涉及哪些稅種、何時承擔納稅義務、稅款如何計算、如何編寫會計分錄等。另外,任課教師可以鼓勵同學們多歸納、多總結,有時必要的對比,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這三項投資,哪些是流動資產(chǎn)、哪些是非流動資產(chǎn);哪些是股票、哪些是債券;投資的相關交易費用是否計入投資成本,花些心思進行對比,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4.3重視分崗實訓,加強團隊合作意識
用所學理論知識指導實訓,在實訓中查找知識體系的不足,不斷改進,形成良性循環(huán)。另外,建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分崗實訓,實行輪崗。小組成員各盡其職,若一人沒有按時完成工作,很可能影響其他成員的工作,最終拖整個小組的“后腿”。如此一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又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了團隊合作意識。
5改革評價法,增加學科成績的合理性
5.1加大平時成績比例,重在實訓過程
改革前的評價體系雖然已引入“過程+結果”的考核體系,但期末考試筆試的70%比重卻過分強調(diào)理論而忽視了實踐。部分同學可能平時并沒有花費什么精力好好研究賬務處理,期末考試前的“臨時抱佛腳”也能給自己一個不錯的考試成績,因而使該課程的成績有失偏頗。將平時、期中和期末成績比例定義為60%、10%和30%,使實訓部分占到綜評成績的60%,可以讓同學們意識到學習的循序漸進以及知識積累的重要性,自然會重視實訓過程了。
5.2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
前文中提及的平時成績不僅由教師評價,還要由學習小組成員互評。畢竟在實訓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帶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學生在實訓中的表現(xiàn),如學生的基本操作、職業(yè)素養(yǎng)、團隊合作等非學科方面的表現(xiàn),小組成員才看得更清楚,更具發(fā)言權。如此一來,突出了過程性考核“既關注學習效果又關注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的特點。
當然,為順利完成《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提高該課程的授課效果,還應不斷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由于該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實用性和操作性的特點,因此應鼓勵專職任課教師積極考取全國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中級及以上職稱,同時聘請行業(yè)專家擔任兼職教師,以切實加強“雙師”隊伍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張蓮苓.基于工作過程設計會計課程的理念與思路[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1).
[2]姜大源.論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的系統(tǒng)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課程開發(fā)的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9(4).
[基金項目]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學研究項目:《中級財務會計》教法、學法及評價法整體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3027)。
[作者簡介]李越(1981—),女,山東泰安人,碩士,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數(shù)學與財經(jīng)系講師,會計師,十堰市會計學會第四屆常務理事。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的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