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磊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建立朋友式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習方法的傳授和良好思維方法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構建精彩、實效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積極性;學習效率
語文是一門工具課、能力課。作為教師,不能把學生僅當作自己傳授知識、技能的對象,而應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指導訓練,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經(jīng)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和探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
一、加強學習方法的傳授和良好思維方法的引導效率
課堂是學生接觸語文的主陣地,教師要把握好課堂的四十分鐘,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平時的聽說讀寫訓練中,讓學生白己多鉆研,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訓練,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中有這樣一段“我們吃過晚飯,熱氣已經(jīng)退了。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我們走過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邊。在河邊大樹下,我們發(fā)現(xiàn)了幾只小船。我們陸
續(xù)跳上一只船。一個朋友解開了繩,拿起竹竿一撥,船緩緩地動了,向河中心移去。河面很寬,白茫茫的水上沒有一點波浪。船平靜地在水面移動。三支漿有規(guī)律地在水面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痹诮虒W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從作者出發(fā)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當時的環(huán)境進行思考,讓學生欣賞傍晚美麗的畫卷,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這種樹與鳥、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引發(fā)人們熱愛白然,熱愛生命??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良好思維方法的引導,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二、深入了解學生,讓學生輕松地學習
新課程課堂教學就是要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的人性得到尊重,智力得到開發(fā),潛能得到挖掘,個性得到張揚,能力得到提升。在學生練習與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循循善誘,用多種方式的評價激勵學生,我們和藹的語氣,親切的笑容,鼓勵的話語,甚至一個微笑、一個手勢都能讓學生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尊重、理解
和期待,就會使使孩子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倍增,情緒高漲,我們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敢于提問、敢于回答,教師不要急于糾正學生的錯誤,要使用建議性的,易接受的、委婉的表達,作業(yè)評語多注意方法引導,多采用積極的語言,促進師生情感的溝通,使學生和老師之間彼此相互信任,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新課程要求教師用科學評價來激勵學生,使學生學習活動有計劃、有目標、有自我監(jiān)控措施和方案,有自我反思與分享成功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互動,自由發(fā)揮其見解,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學習,不斷地掌握新知識。
三、提問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必須保證一定的提問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應根據(jù)課堂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思想水平和實際能力,注意技巧性,要準確嚴密,提問對象的針對性,根
據(jù)提問目的,選擇一定的提問角度,由淺人深地提問。因此,教師設計的每一個問題都必須嚴謹科學,內容要準確無誤,表達上要字斟句酌,做到深人研究教材,由淺人深,要考慮提出什么問題,還要考慮為什么要提出這些問題,課堂提問要以思考性提問為主,問題應大小適當、適量、難易適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找出問題的突破口,教會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思維上得到啟迪,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在講授小學五年級語文《白楊》這節(jié)課時,我提出了以下問題,“從爸爸介紹白楊的話里可以看出白楊有哪些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最后總結,從爸爸介紹白楊的話里可以看出白楊樹不擇環(huán)境,適應性強,不懼災害,生命力頑強,生長迅速,高大挺秀這些特點。從爸爸的語言和神情變化中可以體會到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這樣,教會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兼顧各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進取心和榮譽感,我們要因勢利導,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彰顯。例如,講授小學四年級《爬山虎的腳》這節(jié)課時,我提出了三個問題:①爬山虎生長在什么地方?②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③爬山虎的腳又有什么特點?把學生分為四個組分別進行討論整理,然后,比一比看哪一組回答較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最后理清了知識網(wǎng)絡:爬山虎生長在墻上、屋頂上;爬山虎的嫩葉嫩紅—嬌嫩可愛,大葉嫩綠—引人注意;爬山虎的腳初生時它的枝狀如細絲,向上爬、觸墻活的特點。課堂上適當?shù)母傎悾钴S了課堂的氣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此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用心去感悟,爬山虎雖然沒有艷麗的身姿,卻能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它從不在乎自己所占的位置好壞,始終堅守向上的信念,唱著一首奮進的歌,努力地、頑強地、一腳一腳地奔向陽光普照的地方,爬山虎尚且如此,我們更應熱愛生命,不斷奮進,用行動展示
自己存在的價值。讓學生在情景中學,在情景中用,把語文課上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多途徑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興趣貫穿課堂,延伸到課外。
小學課堂教學中,我覺得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他們的知識水平進行教學設計,積極備課,采取各種措施,不拘于一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的主體作用盡興的發(fā)揮,在快樂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