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智力潛能并使之處于最活躍的狀態(tài),激起強大的學習動力。因此,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首要應該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近幾年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始終感到,學生對英語保持持久、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才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自覺地探求知識的欲望。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chǎn)生深厚興趣?!币簿褪钦f,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智力潛能并使之處于最活躍狀態(tài),激起強大的學習動力。因此,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在教小學英語的過程中,我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認真探索。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提高學習效率,首先應從課堂教學入手。在英語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的:
1 遵循規(guī)律,激發(fā)學習動機
心理學告訴我們:如何知識的獲得都是從無意注意開始的,要從無意識關注成為有目的地探究學習,需要受興趣的支持?!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物或某種現(xiàn)象真正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涌動出一種探知的強烈欲望。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波愛動貪玩、可望成功,但意志力不強,對學習欠缺目的性,英語學習動機以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為主。這種動機主要來自對學習內容或學習活動本身的直接興趣。游戲的趣味性特點恰好能促進學生近景性學習動機的形成,并使之不斷地得到鞏固和支持。
我在新學期開學第一次上英語課,問同學們“今天誰過生日?”當?shù)弥形粚W生是那天的生日時,我說“讓我們用英語學唱‘Happy birthday to you來祝賀該同學的生日?!蓖瑢W們個個拍手興奮不已,而那位過生日的同學更是感動。接著又把寫了每位學生的英語名字的紙片分發(fā)給每一個人,教他們互相問:“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How old are you? Im×”.課堂活躍,同學們心情舒暢。他們在周記中記下了“難忘的一節(jié)英語課”,“我學會了唱英語歌,用英語會話,很愉快,我要努力學好英語……?!蓖ㄟ^這種溝通,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 寓學于玩,減輕學習負擔
英語學習其實是一個英語知識積累、技能培養(yǎng)和能力發(fā)展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主要是靠有意識學習去完成。但是小學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造學習的條件,充分調動學生進行無意識學習,以減輕其學習負擔。游戲教學能把較復雜的教學內容寓于輕松愉快的玩了之中去,讓學生不知不覺地主動學習。
據(jù)調查表明,小學生喜歡學英語是因為他們覺得學習英語的過程是愉快。因此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將枯燥的語言操練轉變?yōu)閷W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表演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語言交際情景。如在教學“Are you Ling ling?”一課中,我讓學生扮演“Anne”,讓他去尋找丟包的主人Lingling,最終通過詢問找到主人。這種表演方法吸引了學生,許多同學躍躍欲試。這樣,使教學活動變成生動\直觀\興奮的過程,加快了信息傳遞和反饋,既解決了難點又使學生的聽說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3 創(chuàng)設意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習能力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師生以什么樣的心境進入課堂,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取得教學效果的前提。為此,教師不僅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更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各種適當?shù)姆绞?,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chuàng)新教育,而創(chuàng)新教育表現(xiàn)在課堂教育中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
英語課堂游戲往往就可以起到這樣的效果。而且,在游戲教學中,能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智力可直接轉化為英語學習的能力。
4 加強溝通,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交際能力
每個學生都有一種對成功的渴望,這種心理需求的滿足帶來的是一種自信,是學生對挑戰(zhàn)未知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提供各種學習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游戲中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在同學與教師的認可中輕松點走向成功,建立自信。在游戲教學中,教師能有計劃等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表達思想、說服別人和獲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際能力。交際能力除了指運用語言的能力之外,還包括社會活動能力。游戲教學作為一種以生生互動為主的教學形式恰好能營造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發(fā)展表演能力;通過比賽培養(yǎng)良好的競爭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通過小組合作,學會團結互助;通過遵循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紀律習慣;同時,學生能通過與其他同學的對照,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逐步意識到自我提高以及完善個性的迫切性,并努力為交際積累素材。
游戲是英語教師幾乎每節(jié)課都使用的教學活動,要使它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使英語課堂不再死板、枯燥,讓英語課堂活起來,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培養(yǎng)他們學習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還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去探索、去實踐。
作者簡歷
李娜(1985-),女,大學本科,現(xiàn)任職于內蒙古太仆寺旗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