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溫婕
我中學時代有個同桌,每次發(fā)試卷就愛跟我比分數(shù),有一次她考了140分,她說:“哎呀好低??!”然后我141分的卷子發(fā)下來了,她說:“哎呀好高呀?!蔽艺f:“你考得也很好啊?!彼f:“差死了差死了……”我當時覺得她就是個白癡。
最初我討厭這些人,因為他們不實誠。后來我覺得,上述兩類人,有一種共性疾病,我稱它為,享受無力。
前一類人是對面前呈現(xiàn)的美好享受無力。對于現(xiàn)實的一切,從來不能抱有享樂的態(tài)度,永遠在質(zhì)疑、發(fā)問、詰難,打破沙鍋,沒朋友。
第二類人的享受無力是不能接受贊美,相應地,也不會由衷地贊美別人。他們往往表面上嚴苛地要求自己,謹言慎行,對別人寬容大度;私底下放縱自己所有妒忌的想法,耿耿于懷每一個中傷過他的人。看上去很溫和,其實很惱怒;看上去與世無爭,其實每一次競爭,都精心準備想拔得頭籌,還死不承認。
享受無力的人大多對自己和家人都不會很好。他沒有勇氣接受別人的贊美,就不知道怎樣自然地贊美別人;不接受表面的美好,就糾結(jié)于深藏的昏暗;不相信世界的善良,就不會慷慨;不肯定別人的成功,就不懂慈愛。吃草擠奶埋頭苦干的生活方式被過多地表揚,造就了很多享受無力的人。
別為了看起來毫不費力,而抹去你非常努力的那一面。別因為你沒有心情,而破壞了別人的心情。能享受、讓別人享受、分享、共享,實在是美好的。
【素材運用】分享快樂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能給人帶來雙倍的快樂以及無形的財富,比如善良、無私、慈愛、慷慨、友誼等。很多學霸們用全部精力去學習,巨大的精神壓力讓他們習慣了掩飾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他們一味地掩飾、否定,質(zhì)疑自己,在優(yōu)秀和成功面前也拒絕他人的贊美,更不能真心贊美他人。這樣的“享受無力”,對一個人的發(fā)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他們的人生除了一紙優(yōu)秀的成績,或許一無所獲。
【速用名言】
1.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春秋時期教育家 孔子
2.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軐W家 培根
【適用話題】分享快樂;接受贊美;真實;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