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金龍
在新世紀富有朝氣和活力的信息社會背景下,人們的思維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工作習慣以及生產方式等都出現了本質上的變化,這就提出了新型的教育教學要求與任務。素質教育緊緊地圍繞現代化教育,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其教學目的是為了推動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勞動能力、文化科學素質,道德素質等。為此,筆者對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進行了闡述。
一、以藝術化的言語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針對教師而言,務必要注重平時的語匯積累與語言藝術的培訓。缺少了淵博的知識,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就難以借助通俗、親切、準確、生動的言語指導學生學習。教師的語言就好比是種子,可以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和結果。教師富有藝術性的言語可以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倘若教師的語言藝術能夠達到一定的境界,那么就可以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翱翔在求知的天空中,指導學生探究真理和收獲知識,從而打下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基礎。如果一位教師能夠生動有趣地講課,那么學生的聽講就是一種享受,這樣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傊诮虒W中應用富有藝術性的言語,這是所有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到的。
二、對學生的好奇心理予以保護,實現學生學習欲望的激發(fā)
作為一種探究新事物內心需要的好奇心理,在小學生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教師需要對小學生的這種好奇心理持激勵、保護、尊重的態(tài)度,這是因為,具備好奇心的學生,不管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他們都會提問教師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問題,有些問題甚至匪夷所思。這個時候,教師需要耐心、認真、熱情地解答,而不能指責學生,教師不理解、不注重學生的提問也是不行的,這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激發(fā)。哪怕教師碰到自己回答不了的提問,也需要承認自己的不足,在詢問其他教師或者是查閱資料之后解答。學生能夠提出疑問,恰恰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體現,這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少F。為此,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好奇心理予以保護,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實現學生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們的職責所在。教師只有強化自身修養(yǎng),愛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積極地探究教材知識,認真地設計教學方法,才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薛海燕.借助學習單實現略讀課文有效教學[J].小學教學設計,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