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湘紅
【關鍵詞】小項目 探究教學 初中物理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6A-0036-01
基于新課改教學理念,現(xiàn)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探究精神、質疑精神為方向,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互助探究能力、實踐分析能力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科學素養(yǎng)。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圍繞項目學習展開探究活動。由于初中物理內容較多,課時緊,開展大型探究互動項目存在一定困難,所以,綜合分析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課時,實施科學的小項目探究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小項目設計、分析、實施、總結的一系列過程中,強化自身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一、新課引入小項目,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新授課時,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小項目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與探討。新課改理念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引入物理小項目,通過直觀形象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質疑氣氛,鼓勵學生質疑、猜想與探究。
例如,學習“壓強”相關知識,教師給每人分發(fā)一個小氣球,要求學生用手掌壓氣球,觀察能否壓破。學生經(jīng)過一番努力之后,發(fā)現(xiàn)氣球只是變形而并未被壓破。教師又借助“雞蛋”教具,讓學生用手掌緊握,盡最大的力未壓破,之后在桌角輕輕磕雞蛋,發(fā)現(xiàn)雞蛋很快就破了。之后教師結合新課的知識講述原因,問題就迎刃而解。學習“平面鏡成像”相關知識時,教師借助“隔山打?!保▌⒅t小魔術)展開新知引入,兩根相同的蠟燭平行放置,中間隔了一塊玻璃板,點燃蠟燭(其實只點燃一支),之后吹滅前面的蠟燭,后面的也滅了。通過將這樣的小項目引入到新知識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鼓勵了學生深入探究。
二、教學融合小項目,鞏固所學知識
在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穿插一些小項目,通過小項目實施的現(xiàn)象、結果,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與總結。項目實施過程需要師生配合完成,由此才能強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提升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yǎng),也實現(xiàn)了知識升華、提高能力的目的。
例如,學習“蒸發(fā)吸熱”相關知識,教師鼓勵學生動手實驗,涂擦些許酒精在自己的手背上,另外,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包上酒精棉球,觀察其示數(shù)變化。學生直觀感受到手背很涼快和發(fā)現(xiàn)溫度計示數(shù)下降,由此得出蒸發(fā)吸熱的結論。學習“彈簧測力計”相關知識,教師融入“自制彈簧測力計”小項目教學,學生利用木板、彈簧、橡皮筋、刻度尺等器材,動手制作,完成項目過程,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三、設計課外小項目,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課外小項目是對知識的延伸學習,為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與教學進度同步的課外小項目學習,通過查閱資料、探究方法、互助合作,深化與升華知識、能力,溫故而知新,不斷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
例如,在學習了“流體流速與壓強”相關知識后,為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掌握知識與方法,教師布置“自制簡易噴霧器”的課外小項目任務。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利用簡易器材,如吸管、一次性紙杯等制作噴霧器。學生動腦思考,設計結構并完成設計步驟,實驗后分析是否能改進,進一步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實踐探究以及教師的科學引導,學生在小項目任務下,不斷強化自身的知識與技能。
四、考評圍繞小項目,強化實踐能力
考評方式是學生學習方式與學習活動的領航者,優(yōu)化考評方式,科學設定考評項目與考評內容,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應將小項目完成態(tài)度、完成過程、方案設計、結論總結等一系列內容囊括在期末考評中,充分實施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小組內)、教師評價等評價方式,有效激勵學生在重視理論學習的同時,強化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物理科學素養(yǎng)。
例如,學習了“串并聯(lián)電路”相關知識后,為鼓勵學生深入學習電路的連接,教師布置小項目任務實施考評。如“上下樓梯開關控制”小項目任務,該主題要求學生設計出的電路能實現(xiàn)上開下關或下開上關。該項目設計需要采用2個單刀雙擲開關實現(xiàn)。又如學習“電磁感應”相關知識,教師設計考評項目“制作自發(fā)電手電筒”,學生通過設計與完成的過程,深入學習電磁感應理論知識,了解旋轉切割電磁感應線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方式。通過精心設計考評任務,引導學生在目標驅動下提升學習能力。
總之,在新課引入、教學設計、課外活動、期末考評的一系列過程中,科學、恰當?shù)匾胄№椖繉W習方案,鼓勵學生多動手實踐、自主實踐、互助交流,通過實踐探究過程,有效地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科學素養(yǎng),從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