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瑞
【摘要】 新課改以來,很多同仁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們也時常去聽公開課,課堂效果也很好,可是回來后自己照著模仿一下,結果卻大相徑庭。這是為什么呢?素不知,功夫在課下,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是取得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關鍵措施,那預習就是提前一天讓學生看看書嗎?本文就為什么要預習,什么是預習,什么是好的預習,應該怎么預習,并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展開討論。
【關鍵詞】 預習 高效數學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3-007-02
0
1.問題的提出
新課改轟轟烈烈地進行著,對當前的課堂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促使其已經或正在發(fā)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政府和學校的支持下,教育工作者奔赴各地學習高效課堂模式,如杜朗口模式,洋思模式,生本教育,昌樂二中的“271”模式等等。一節(jié)課聽下來非常熱鬧,小組合作積極,教學效果非常好,可是回來后自己照著模仿一下,結果卻大相徑庭。這是為什么呢?
原華南師范大學教授,現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劉良華指出,讓學生學會自學是“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唯一辦法。問題不在于如何控制孩子上課的發(fā)呆、開小差,問題在于:孩子發(fā)呆、開小差之后,如何讓孩子跟上“集體教學”的進度,不讓孩子掉隊。認真聽講的孩子偶爾成績好,認真自學的孩子永遠成績好。保守的教育重視“復習”,進步的教育重視“預習”。復習是兒童跟著老師走,預習是兒童自己往前走。
所以,預習甚至比復習重要。
2.核心概念的界定
預習,簡單的定義是學生對要講的課事先進行自學準備。而多數教師認為的預習只是提前一天讓學生自己看看書,長久以來我們發(fā)現學生的課前預習雖然每天都在進行著,但是收效甚微,沒有達到預習的真正目的,是“偽預習”。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筆者認為好的預習,應該是在教師引導,小組合作下的自主學習,這要求教師經過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編制出具體的預習提綱,而且預習提綱不同于教案或者學案,而是以問題為主要形式的引導學生自學,思考的線索。
3.預習的意義
⑴預習可以掃除聽課中的“攔路虎”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一切后教的知識都要根據先教的知識。理解新知識需要舊知識做基礎,預習可以使自己發(fā)現舊的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迅速補上這部分知識,為聽課掃清障礙。
⑵預習可以提高聽課效率
不經過預習的聽課,只能是老師講什么就聽什么,分不清難點和重點,失去了聽課的目的性和選擇性、預習后帶著自己的問題上課,目的明確,注意力也容易集中,聽課效果自然會好。
⑶有益于提高閱讀能力,培養(yǎng)自學能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未來社會中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學生學會學習將終身受益。
⑷預習可以提高記筆記的水平
如果不經過預習,就會盲目地抄老師的板書,往往會導致“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哪些內容教材上有而不必記,哪些內容是書上沒有的或是老師反復強調的重點而必須詳細地去記。經過預習,記筆記就會有的放矢。
⑸教師偷懶的一個簡便辦法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多動腦筋去思考,教師就不會在課堂上包辦,教師要學會“偷懶”,這也是一門高超的教學技能。
4.教師應該怎么做
⑴有一份好的預習提綱
要有好的預習,首先一定要有一份好的預習提綱,一份好的預習提綱應該有如下要求。
①預習提綱問題化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預習提綱問題化把學生的學習欲望推向更高處。
案例:選自新人教A版必修1,3.2.1幾類不同增長的函數模型
預習提綱:
自學課本P95-P98,完成以下內容。
問題1.先完成例1的日回報的表格。(設第x天所得回報是y元)
問題2.分析上面的表格,你得出什么結論?請與組內同學互助完成。
問題3.根據表格,歸納概括出相應的函數模型,寫出每個方案的函數解析式。(設第x天所得回報是y元)
問題4.根據累計回報表,通過小組交流,寫下你的投資選擇。
問題5.根據例2,公司獎勵方案有什么條件?
問題6.我們的獎勵方案有什么弊端?
問題7.通過今天的預習,你認為本節(jié)的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小組為單位匯報)。
②預習提綱明確化
預習提綱不要講空話,不要泛指,要非常明確和具體,如要求本節(jié)課要掌握什么具體內容,是什么公式,還是什么方法?完成練習是具體哪頁哪題,而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的做。
案例:新人教A版理科選修2-2《1.2.1幾個常用函數的導數》。
預習提綱(摘選部分)
預習目標
⑴掌握4個公式,理解公式的證明過程;
⑵學會利用公式,求5個函數的導數;
⑶認識導數內涵。
完成預習練習
基礎練習:課本P14探究。
拓展練習:課本P18習題1.2A組第1題。
教師科學的進行指導
⑴在剛開始兩三個星期,帶領學生在課上完成“預習提綱”。
⑵然后,教師可以放手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讓學生模仿教師完成“預習提綱”。在此階段,教師每天必須認真研讀學生的“預習提綱”,如有問題,應及時指出,并作出輔導。
⑶最后,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這種預習的要求,教師可以再帶領學生一個星期,共同去完成“預習提綱”的編寫和其相關的任務。
⑷在一節(jié)課的最后留一點時間,指導下一節(jié)課的預習提綱。
5.小結
在小組合作模式下的高效課堂,多校的教學實踐證明,英語、歷史、語文等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學科,而以色列的學者早在2002年的國際數學教育會議上就宣布,實驗表明缺乏元認知的數學合作教學幾乎沒有顯著效果。
6.研究的局限性
以上觀點,只是筆者主觀上認為正確和有效,因為篇幅所限且相關實驗還沒有完善,在獲取數據的充足性,對數據進行分析等還有待補充與完善,期待您的批評與指導。我們努力著、探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