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兵 姚中元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3-0044-01
目前,農村小學學生習作仍然是“學生練習,教師批改”這種模式,教師往往花費很多時間去批閱,去評價,但學生的習作興趣沒能充分調動起來。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我們在學校高年級進行了“同學互評——小組薦評——教師點評”的習作評價模式,在習作評價上下功夫,用“三抓”來調動學生習作評價興趣。我們的“三抓”是:
1.常抓:講評內容力求“集中單一”,講評時間不宜過長,但要每次習作練筆后都要講評。由于講評時間有限,要想通過一次講評解決學生習作中的全部問題不大可能,必須根據(jù)目的要求集中“兵力”,選擇具有共性的單一問題作為講評的內容。這樣內容單一,重點突出,針對性強。如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習作,我在講評時就抓住怎樣進行材料的取舍,注重詳略得當來評價學生習作。
2.實抓:講評練習,力求有的放矢。在講評課上,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評、互評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多種方式的講評,促進學生想評的欲望和動力,使他們長一雙亮眼睛,一對靈耳朵,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習作中的優(yōu)點不足,改正錯的,發(fā)揚對的,聽出他人習作中的好句好寫作方法,用的恰當?shù)脑~,學以致用,并幫助他人改正習作中的語病,久而久之,學生自己修改作文、評價他人的能力就會增強,就會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而且學生會評價他人習作與自己修改習作二者是相輔相成、融匯貫通的。
3.活抓:講評方法靈活多樣,力求“豐富多彩”。下面是我們在習作評價時經(jīng)常采用的幾種講評方法。
(1) 淘金式:選擇中、下學生的習作,引導學生“沙里淘金”,挖掘文中的閃光點,要求學生要配備兩面“鏡子”,顯微鏡放大同學習作中的一點點優(yōu)點,放大同學所取得的一點點進步;望遠鏡看到這些同學身上的一點點長處,讓學生繼續(xù)發(fā)揮自己的一技之長,讓習作上的學困生知道自己在習作上也并不是一無是處的,也有可以借鑒與發(fā)揚的地方,以保護他們的習作積極性,以后再慢慢訓練提高。
(2) 欣賞式:選擇優(yōu)秀學生習作,引導學生圍繞講評內容,閱讀、欣賞、分析,從中學到長處,明確原因,提高賞析能力。教師課前選擇一些能代表這次作文優(yōu)點或不足的典型文章或片斷,在講評課上,結合多媒體演示,放大給全班看。教師也可根據(jù)批閱作文的結果,先對全班作文情況分類歸納,列舉幾種有代表性的習作,指出優(yōu)缺點,并提出改進的方向,然后,引導學生批閱各自的作文,搜集成功的例子,闡述成功的道理。教師也可以選擇三、四位或寫作能力較強,或口頭表達能力較強,或作文進步較大,或語文興趣較濃的學生,任其挑選出自己最喜歡或最得意的作文,在講評課上朗讀、評析,介紹寫作體會。也可以在明確目的要求和講評標準后,先分組評議,接著由全組學生民主講評,然后全班交流總結分組評議情況。
另外,對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文,再談幾點體會:
1.當堂點評,分層批改,盡量面批
學生當堂完成的半成品,不管是基礎較好的還是基礎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莫過于學生當堂朗讀自己的習作。當學生讀時,其他學生要認真聽,并進行評價,對于學生快速完成的作文,教師盡量要采取面批和分層批改,及時對基礎較差的學生給予鼓勵,肯定其可取之處。讓基礎差的學生和自己過去的作文比較,看到自己的進步。
2.重批輕改,讓學生自改,發(fā)現(xiàn)價值
葉圣陶先生指出:“能不能把古來傳統(tǒng)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假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yǎng)成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睂W生的作文,教師只作評點和指導,充分肯定優(yōu)點,及時指出不足。如“第一段開門見山,很簡潔,老師很欣賞?!薄斑@句話前后有點矛盾,請改正確。”“加點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更好”等等。
同時,在班上,我們高年級語文教師都開辟了滿分習作欄,將學生小組推薦的習作進行篩選,評選每次習作的滿分得主,讓學生品嘗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樂趣。另外,我們在班級建立了班級習作微信群,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用手機拍下來傳到班級微信群里讓學生相互評價。教師還將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推薦到《讀寫算》雜志,或鼓勵學生參加各種作文競賽,因為習作評價的過程落實了,我班有三名學生參加市首屆網(wǎng)絡作文大賽獲獎。只有這樣,農村小學生習作才能走出困境,嘗到成功后的喜悅。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