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 丹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510000)
廣州粵曲茶座藝人群體考察報告
——以愛群鴻圖居、大同酒家、鳳安龍勝酒家為例
駱 丹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510000)
粵曲茶座是老廣州人傳統(tǒng)的休閑娛樂方式,也是粵曲文化的一種生存途徑。研究粵曲茶座藝人的生存現(xiàn)狀就是研究粵曲茶座在當下特定的風俗人情。通過對粵曲茶座藝人的身份、專業(yè)背景、社會觀念等基本情況進行考察,分析他們所扮演的社會角色,能從側門反映出粵曲茶座藝人這一職業(yè)群體在現(xiàn)代化沖擊下所呈現(xiàn)出的文化特征。
粵曲;茶座;藝人
本文為2013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立項項目《現(xiàn)代化挑戰(zhàn)下的廣州“粵曲茶座”現(xiàn)狀及調查研究》(項目編號201311078012)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項目《文化空間視域下當代廣州粵曲茶座的考察與研究》(課題編號GD13YYSO2)階段性研究成果。
“粵曲茶座”存在于廣府地區(qū),是一種以茶樓為載體,邊品茶、邊欣賞唱曲(當下以演唱粵曲為主,偶有上演折子戲)的特殊文化現(xiàn)象。然而,在各類現(xiàn)代娛樂方式的沖擊下,粵曲茶座面臨著受眾群體老年化、虧本經(jīng)營、宣傳力度薄弱、無法獲得年輕一代認同等多重現(xiàn)代化挑戰(zhàn),但它并非粵曲發(fā)展歷史中的糟粕?;浨枳煌诖笪枧_的獨特親和力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當中演唱、做戲的藝人,不僅僅是粵曲茶座的傳承者,更是這一傳統(tǒng)文化形式擁有“平易近人”魅力的精髓所在。
2014-2015年間,為加深了解當下粵曲茶座藝人的面貌,我與同校課題組成員(揭融融、方健宇、曾曉慧、吳翀)數(shù)次對廣州三家最具代表性粵曲茶座(愛群鴻圖居、大同酒家、鳳安龍勝酒家)的藝人進行問卷調查與采訪。選擇愛群鴻圖居、大同酒家、鳳安龍勝酒家這三家粵曲茶座的藝人作為調查對象,是因為他們是廣州最具有代表性的粵曲茶座(愛群鴻圖居粵曲茶座為廣州唯一國營專業(yè)性粵曲茶座;大同酒家粵曲茶座為民營粵曲茶座的領頭者;鳳安龍勝酒家是唯一每天上演折子戲的粵曲茶座)。
藝人所屬的曲藝團各有長處和特色,造成他們的風格背景有所差別,不能一概而論。三家粵曲茶座藝人有少部分重疊(藝人走場),每天表演的藝人大約15人,加上輪班的人數(shù)共50人左右。筆者與團隊通過問卷結合訪問的形式在三家粵曲茶座抽樣調查了19位藝人的身份、教育經(jīng)歷、生存現(xiàn)狀、社會觀念等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比較,本文是對這三家粵曲茶座藝人調查專訪后的整理與報告。呈現(xiàn)出的考察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部分:一、構成與來源;二、年齡分布;三、專業(yè)背景;四、唱腔選擇與表演風格;五、生活狀況與態(tài)度;六、經(jīng)濟收入;七、結語
鳳安龍勝酒家由云峰粵劇團駐場,以上演折子戲為特色。在調查的10名鳳安龍勝的駐場藝人中,廣州本地人有6名,外地人有2名,有2名藝人不肯透露;職業(yè)方面,2名藝人是工廠退休工人,3名藝人是專職粵曲演唱藝人,5名藝人不肯透露。
大同酒家由珠江曲藝團駐場。珠江曲藝團是民營曲藝團的龍頭,所有團員都要經(jīng)過考核才能入團,大部分都是專職的粵曲茶座藝人。在調查的4名大同酒家駐場藝人中,4名都是外地人,其中有2名是廣西人。
愛群鴻圖居由廣東音樂曲藝團一團駐場,是廣州唯一一家由國營專業(yè)團體駐場的粵曲茶座,藝人演唱較其他兩家更為專業(yè),大多是曲藝團的專職團員。在調查的5名愛群鴻圖居駐場藝人中,3名是外地人,只有2名是本地人。因為藝人演唱水平專業(yè),除了在粵曲茶座演唱之外,他們還會在彩虹曲苑或香港、澳門、順德等地進行大舞臺的演出。
總體來說,在調查的19位有效粵曲茶座藝人中,只有8名是本地人,9名是外地人,由此可見廣州粵曲茶座藝人并非由廣州本地人包辦,外來藝人也占有十分大的比率。在他們當中,絕大部分藝人是專職的曲藝團藝人,只有個別少數(shù)是退休工人出身。
根據(jù)回收的有效數(shù)據(jù),16位廣州粵曲茶座藝人年齡20至29歲人數(shù)為零;30-39歲人數(shù)為4人,占25%;40至49歲人數(shù)為3人,占18.75%;50-60歲人數(shù)高達6人,占37.5的百分比;60歲人數(shù)為3人,占18.75%。抽樣數(shù)據(jù)可見,廣州粵曲茶座藝人大多都在40歲以上,50至60歲的區(qū)間人數(shù)最多,甚至60歲以上的藝人還會在茶座演出,只有愛群鴻圖居的駐場藝人年齡稍微年輕些集中在30歲左右。藝人的老齡化必然會影響演唱的發(fā)揮,在外形上更加無法達到年輕觀眾的審美,這或許是粵曲茶座無法受到年輕觀眾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意味著粵曲茶座除了受眾者大多為老年人之外,表演者也以中老年為主,正漸漸逐步淪為“黃昏藝術”。
鳳安龍勝酒家駐場藝人的唱齡9位都在10年以上,只有1位的唱齡為4年;其中6位藝人自學出師,4位曾經(jīng)拜師學藝。
大同酒家4位駐場藝人的唱齡均在10年以上;受教育程度1位中專,2位高中,1位不肯透露;2位科班出身,2位出身于粵曲世家;識譜能力方面:1位只會看工尺譜,2位只會看五線譜,1位同時會看五線譜與簡譜;樂器技能方面:有1位藝人會拉揚琴,1位會拉小提琴,2位不會樂器。
愛群鴻圖居的5位駐場藝人有4位在10年以上,1位唱齡5年;受教育程度1位本科,1位大專,1位小學,1位不肯透露;2位藝人是科班出身,1位藝人出身于粵曲世家,1位曾有拜師經(jīng)歷,1位自學成才;識譜能力方面:1位藝人只會看工尺譜、1位只會看文字譜、2位五線譜、工尺譜都會看,1位不肯透露;有3位藝人會演奏樂器,其中2位會演奏高胡,1位會演奏揚琴,1位不會演奏樂器,1位不肯透露。
從學習經(jīng)歷可以看出,大同酒家與愛群鴻圖居駐場藝人的整體專業(yè)背景優(yōu)于鳳安龍勝酒家駐場藝人是毋庸置疑的,但藝人學歷比較參差不齊。廣州粵曲茶座藝人的粵曲唱齡普遍都在10年以上,可以算是經(jīng)驗豐富。職業(yè)粵曲茶座藝人除了要求演唱能力之外還具備了一定的識譜素質,有些藝人還會演奏樂器,延續(xù)了老一代粵曲藝人能彈會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愛群鴻圖居的駐場藝人演唱水平較高,5位中有4位發(fā)行過唱片。
在調查的19名廣州粵曲茶座藝人中,演唱子喉與平喉的唱腔居多。在曲目方面基本上是自選曲目為主,偶爾會有客人點歌,演唱曲目大多是傳統(tǒng)曲目。在每天一場的茶座表演中,每位藝人只能演唱一首曲目,少數(shù)特別優(yōu)秀的藝人可以演唱兩首,一首曲目的規(guī)定時長是7到8分鐘。筆者了解到,一般完整的獨唱曲目需要演唱15分鐘左右,但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干預,曲目的長度都要經(jīng)過刪減,只唱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選段的藝人都有,也有唱“戲玉”部分的——戲里面最主要的唱段。盡管長度內容有所刪減,但藝人與樂師都會把曲目重新編排得盡量完整一些,使其流暢地過渡到結尾,不會突兀地結束。
鳳安龍勝酒家駐場藝人的優(yōu)勢在于每天下午都會有專場出演折子戲。藝人若演出折子戲會上妝穿戲服戴頭飾,粵曲演唱藝人穿著多為晚禮服,濃妝艷抹較為俗氣,藝人氛圍和善但演唱水平相對業(yè)余化。大同酒家駐場藝人也要求穿著唐裝或晚禮服,除了演唱粵曲之外,偶爾也會演唱時代曲。愛群鴻圖居駐場藝人大多穿著素雅不隆重,在表演時會模仿女伶的風格,如紅線女、小明星、曹秀琴等,部分藝人還會自己配上動作載歌載舞,但總體唱腔沒有以前的女伶那么有特點。
在這一部分中筆者主要以訪談的方式對個別藝人進行調查。
鳳安龍勝茶座藝人麗貞年輕的時候在中國大酒店工作,因為喜歡唱粵曲,被老師看中,于是在業(yè)余的時間拜師學藝。工作退休后家庭比較困難,為了補貼家用,自己又喜歡演唱粵曲,所以選擇了從事這份工作。在她的心里,云峰粵劇團就像一個和睦的大家庭,觀眾都是老年人,他們經(jīng)濟也有限,但是演員對觀眾都很友好好,有禮貌。麗貞沒有對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認為唱好每首歌就行,開心最重要。自己只有這一個愛好要保持下去。
歌如是因為無業(yè)才選擇成為一名粵曲茶座藝人。她的粵曲唱功是自學的,家里一半支持,一半不支持(覺得很寒酸)。每天收入只有幾十到一百不等,不穩(wěn)定。歌如覺得,現(xiàn)在的自己什么都不會,只會唱粵曲、只能唱粵曲。她認為,粵曲茶座發(fā)展的前景不樂觀。
名華今年已經(jīng)超過60歲了,唱齡有18年(96年去東莞學的),是茂名人出身于農村,現(xiàn)在是專職藝人,以前是發(fā)燒友,因為喜歡粵曲、要掙錢所以才選擇這份職業(yè)。名華有時覺得很低落,經(jīng)濟來源都要靠茶客很沒有安全感。她認為,粵曲茶座前景的很迷茫,只有老齡人聽的話,超過8到10年粵曲茶座就會徹底消失。
婷婷雖然只有30歲,但粵曲唱齡已經(jīng)有15年,是愛群鴻圖居固定駐場藝人。平時除了在愛群之外還會去彩虹曲苑的曲藝茶座演出。從事粵曲茶座是因為喜歡,家人支持。婷婷認為愛群的粵曲茶座和其它幾家粵曲茶座相比屬優(yōu)。筆者留意到當天演出林婷婷演唱的《魂斷藍橋》的曲譜是自己手抄的,字跡十分清秀端正。
靄玉外表看上去非常年輕,像十幾歲的小姑娘,身上有一股英氣,粵曲唱齡為15年,是難得一遇的三喉都會演唱的藝人。平時除了在愛群之外沒有去其它粵曲茶座演出,但會參與香港、澳門、順德的大舞臺演出。教育程度為本科,有意攻讀研究生,拜師呂錦蘭,不模仿明星,演唱時會根據(jù)角色變換更換唱姿及動作。從事粵曲茶座是因為非常喜歡,家人支持。2003年進入廣東曲藝團一團駐唱愛群鴻圖居粵曲茶座,會演奏高胡,平時會觀摩進修技藝。靄玉以前曾覺得自己唱得好沒有必要與觀眾客套,后經(jīng)人指點后加強了與觀眾的接觸交流。靄玉的演唱水平在粵曲茶座演員中數(shù)一數(shù)二,因此她的談吐顯得底氣十足。
總的來說,絕大多數(shù)粵曲茶座藝人對自己的職業(yè)是由衷的熱愛,只有少部分是為了生存被迫選擇。藝人的收入普遍不高,科班出身或名師子弟的收入高于自學成才的藝人。盡管生活不那么富裕,但這些粵曲茶座藝人基本上都對自己的事業(yè)有所追求,認為實力很重要,希望自己一直進步回饋觀眾,態(tài)度積極向上。雖然他們對粵曲茶座的前景大多數(shù)不看好,但仍然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堅持著。
粵曲茶座藝人與觀眾的親密關系來源于“利是”?!袄恰敝傅氖怯^眾自愿給喜歡的藝人打賞的小費,一般會用紅包封好。觀眾打賞的“利是”是藝人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因此藝人在臺下特別重視與觀眾的交流。藝人既為觀眾演唱,也會為觀眾斟茶遞水、閑聊家常,一方面照應了???,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新的客源。藝人在臺下和觀眾的招呼交談形成了二度的反饋過程,藝人唱什么曲目更多地是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而觀眾“利是”的賞錢多少則是根據(jù)對藝人的喜愛程度以及藝人的演唱水平而定,因此,“利是”也有“感情利是”一說,和觀眾“感情”越好,“利是”便會越多。
在參與調查的19位粵曲茶座藝人中,月收入在1000至2000元的有3位;2000至3000元的有4位;3000至4000元的有2位;4000至5000元的有2位;5000元以上的1位;6000元以上的1位;有3名藝人認為自己的收入不穩(wěn)定沒有透露具體收入?yún)^(qū)間;3名藝人對自己的收入表示不滿意。
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皆為愛群鴻圖居的藝人,因廣東曲藝團有基本工資,再加上“利是”的補貼,收入較為可觀。從數(shù)據(jù)上可以看出,沒有基本工資作保障的粵曲茶座藝人月收入集中在1000到3000元內,在調查過程中,提到收入,多數(shù)粵曲茶座藝人都不愿提起或搖頭表示對收入不太滿意卻又無可奈何,愛群鴻圖居的藝人填寫月收入時則比較干脆,也沒有顯現(xiàn)出對收入的不滿。
除了興趣愛好,經(jīng)濟收入是選擇一份職業(yè)的基本要素。有了曲藝團基本工資的保障,愛群鴻圖居的新鮮血液明顯比其他的粵曲茶座要多些,在與觀眾的交流上也保留了一份尊嚴與傲氣。除愛群鴻圖居的藝人之外,其它粵曲茶座藝人月收入的微薄可以從一方面解釋粵曲茶座藝人基本老齡化、甚少年輕人愿意加入的問題?;浨枳嚾说臀⒌氖杖霟o法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再加上多元文化的挑戰(zhàn),愿意選擇從事粵曲茶座的年輕力量越來越少,從表演的藝人到觀眾,都步入了“黃昏”的境地。
藝人不僅僅是粵曲茶座中表演的主角,更是粵曲文化二度創(chuàng)作的主體?;浨枳嚾艘环矫嬉揽吭诓枳硌輦鞑セ浨幕S持生計,另一方面也因受眾人群、時代發(fā)展的需求而做出適應社會的改變,從而促進了粵曲文化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如傳統(tǒng)曲目的整理,新曲目的創(chuàng)作等)。同時,粵曲茶座也是一個良好的平臺,使較為青澀的粵曲藝人能夠接受聽眾的考驗,在上大舞臺之前得到更多的磨煉。
在臺下,藝人和觀眾互相慰問、相互依存、亦客亦友的氛圍獨特而奇妙,這是社會關系的縮影,也是當下粵曲茶座中飽含人文風情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通過以上六個方面的調查,不難看出當下廣州粵曲茶座藝人是一個較低收入、專業(yè)與業(yè)余參雜、趨向老齡化的表演群體。但可喜的是,雖然有部分藝人是因為生活困苦無從選擇而從事粵曲茶座,但大多數(shù)藝人都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即使有苦也愿意樂在其中,他們堅信著,即使年輕的聽眾、表演者為數(shù)不多,但只要有星星之火的延續(xù),粵曲茶座就不會滅亡。
筆者也想成為這星星之火的其中一員,希望通過這份調查報告對在粵曲茶座中演唱的“人”的探究,能夠拓寬粵曲茶座研究的視野,在一定程度上為廣州粵曲茶座在21世紀的資料作補充,幫助后人更加了解這門“黃昏藝術”。
[1] 齊琨.民族音樂學實地考察中的問卷、訪談、觀察——以香港廟街高升歌座考察與分析為例[A].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7(1).
駱丹,女,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2011屆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