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霞[安陽師范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2]
悲劇旋律的多重交織
——淺析洪深《趙閻王》中的復調(diào)性音樂特征
⊙郭金霞[安陽師范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2]
洪深在其早期話劇《趙閻王》中將文學與音樂相結(jié)合,通過人物復調(diào)式對話構(gòu)成各聲部的音樂,從而組合成一場波瀾壯闊、聲勢浩蕩的交響樂。這部交響樂話劇既表現(xiàn)了人物自身悲劇,也突出了社會悲劇,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洪深 《趙閻王》 復調(diào)
復調(diào)本是音樂理論中的概念,巴赫金在對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學作品闡釋研究時,首次將復調(diào)運用于文學作品中。巴赫金認為:“復調(diào)有著眾多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和意識,由具有充分價值的不同聲音和意識組成?!雹僭凇囤w閻王》這部話劇中洪深從多個地方體現(xiàn)了復調(diào)音樂的特征。下面將從隱性復調(diào)式人物對話、主人公多重性格對峙、主題思想復調(diào)音樂性三個方面來對《趙閻王》進行簡要分析。
《趙閻王》是洪深借鑒美國著名劇作家奧尼爾《瓊斯皇》的表現(xiàn)主義手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全劇共九幕,主要采用“心理暴露”手法,在第二幕至第八幕并沒有安排眾多人物對話,基本上是趙大(即趙閻王)單個人的敘說,雖然是趙大一個人的敘說,但是卻多處隱含著趙大與多個人物間的對話。正如有些時候,看似是一個人的獨唱,實際上卻隱含著多個人物的和聲。這種隱性復調(diào)式人物對話不僅展示了不同階級處境中的人物形象的不同命運,而且還采用了別具一格的藝術(shù)手法;不僅展現(xiàn)了帝國主義和國內(nèi)統(tǒng)治者的兇殘,也展示了農(nóng)民和士兵艱難的生活處境。
第二幕至第八幕是以趙大內(nèi)心與各個人物的隱性對話展開的,這幾幕是以趙大的心理獨白為主旋律,其他人物與趙大的隱性斗爭為副旋律編織的激蕩的交響樂,劇里穿插的鼓聲成為交響樂中的亮點。趙大夜晚進入深林中,想到曾經(jīng)做的孽深感內(nèi)心有愧。在這幾幕中雖然是趙大一人的獨白,但實際已由趙大單個人的敘說變成趙大與營長、被害戰(zhàn)友、王狗子、無辜百姓、日本鬼子、神靈多個人物間的獨立對話。這種隱性對話描寫很自然地運用了復調(diào)理論,并通過這些隱性對話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趙大的從軍經(jīng)歷。首先是他與營長對話,在此對話中表現(xiàn)了趙大搶走軍餉開槍打傷營長后的恐懼;由于趙大身處陰森森的深林之中,他心中非常害怕,于是開始自我揭露。接下來,在他與戰(zhàn)友中的對話中,揭露了趙大在戰(zhàn)場中為搶占八十多塊鈔票奉營長命令將戰(zhàn)友活埋的殘忍;在與王狗子的對話中,回溯了他被王狗子騙去賭博輸盡了盤纏,趙大謊稱王狗子為革命黨,害其被殺;在與無辜百姓的對話中,揭露了他在辛亥革命前夜隨眾士兵燒殺搶掠,殘害百姓的罪惡行徑;在與洋鬼子的對話中,傳遞了西洋傳教士為興建教堂搶占趙大田地,趙大母親被害后,被迫從軍的無奈;最后在與神靈的對話中,表現(xiàn)了趙大被內(nèi)心的痛苦常年折磨,發(fā)出請求神靈拯救的心聲。趙大與這些人物的隱性對話實際是復調(diào)音樂中的多個聲部,由這些聲部組成的悲劇和聲。不同人物有其不同的音樂色彩,交織在一起,展現(xiàn)了時代的悲劇之聲。
在《趙閻王》這個話劇中趙大既不是十全十美的好人,也不是十惡不赦的壞蛋??此剖且粋€人物的表達,實際是多個人物的對話。他的各種性格相互之間進行復調(diào)式“對話”,在矛盾斗爭中展示其悲劇命運。他的性格本身就是多個聲音組成的和聲。首先趙閻王是個善良老實的人,他本是一個老實本分種地的農(nóng)民,只因洋鬼子占了他的田地,害了他的親人,他才被迫當兵。在營長手下當兵,他也本是一個忠心效主的戰(zhàn)士,面對小馬和老李的蠱惑他堅持忠義之道并未動私心。他自說道:“凡人存著好心的,有天良的,老實的,講究忠義的,都是傻子吧?為人還是做一個傻子好?!雹谒菫榍蠡蠲底哕婐A逃跑的,他卷錢而逃后,在如何分配錢時說:“先花幾百塊,換買一塊小小的麥田,自己的力氣,掙換出吃的、穿的、喝的來,良心無虧從此安分守己,做一個好人吧,再花幾百塊錢,修蓋娘娘廟,掛個新匾,初一十五,燒香上供,有罪赦罪,有冤解冤,保著平安無事!這幾塊錢,有親戚朋友、窮的、老的,或是天災人禍逼得無法的,我哪能袖手旁觀?!雹圻@也體現(xiàn)了趙大的純樸思想。
人的性格組合是復雜的,趙大也是一個自私、狡猾、兇殘、懦弱、愚昧的人。趙大為了那不應該得到的鈔票,竟助紂為虐地將戰(zhàn)友活埋,體現(xiàn)了他的自私;他為了報復王狗子,居然誣告他為革命黨,使王狗子慘遭殺害,體現(xiàn)了他性格中狡猾的一面;他在革命前夜隨士兵燒殺搶掠,殘害百姓,眾多無辜人被他殺害,這體現(xiàn)了他性格中殘忍的一面;他在看清了營長的丑惡嘴臉后仍然堅持愚忠,他所有的反抗都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這些都體現(xiàn)了他的懦弱和愚昧。
趙大自始至終都是在多重性格對峙中掙扎。他的善良、純樸、忠心效主與他的自私、狡猾、兇殘、懦弱、愚昧一直在對峙沖突,相互撕裂掙扎。他的這種復雜性格間對峙越激烈,越能揭露當時的社會黑暗。他多重性格之間激烈對峙組成各個聲部,多聲部同時向前演進,使人物性格刻畫更加真實、生動、鮮明。
《趙閻王》這部話劇是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寫照。在這部話劇中蘊含著多個主題,從各個角度揭露了不同階層的性格和命運,展現(xiàn)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
一是“社會悲劇主題說”。從社會角度方面來看,體現(xiàn)出對軍閥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在劇中刻畫了以營長為代表的軍閥統(tǒng)治者,他們是貪圖玩樂、欺壓百姓、兇殘暴戾的劊子手。他們本該是人民的保護者,卻在肆意殘害自己的同胞,這是中國人民互相殘害的悲哀。另外,還有趙大、小馬、小李等為代表的軍營士兵,他們?yōu)榍笏嚼瑲埡ζ蹓喊傩?,這是黑暗的軍閥制度是社會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
二是“人性主題說”。這部話劇是對動亂時期人民自求其保的體現(xiàn),即對國民性的關(guān)注。在這部話劇中,詳細刻畫了以趙大為主要典型的底層人民的形象,其中也包括像老李、小馬和王狗子等人物,正如魯迅所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以趙大與他的戰(zhàn)友為例,他們殘害欺壓無辜百姓,他們但凡有一點點權(quán)利,就會殘害比自己更弱小的同胞。為求自保他們暴露出人性中自私、冷漠、麻木的一面,像他們一樣悲慘的底層人物在這個社會中占大部分,這實際是對國民性的揭露。
三是“人物命運主題說”。在這部話劇中體現(xiàn)出對人物命運的思考和探討,以趙大為代表的士兵,雖然被迫走上反抗道路,但被良心折磨得瘋瘋癲癲,最終被小李、老馬活埋。他的悲劇命運也是社會注定的,他的狹隘的封建思想決定了他找不到真正的反抗之路。劇末老李又再次卷錢而逃,劇中雖未寫他的結(jié)局,卻也暗示了他最終也難逃營長的魔掌。在當時以營長為代表的惡勢力未必受到懲罰,而以趙大為代表的這些小人物卻各有各的悲劇。在這部話劇中,“各種思想在故事中彼此爭論交鋒,使戲劇成為一個大型對話機構(gòu)”④,這種思想的復調(diào)性使對社會的揭露更為深刻,這場悲劇音樂意猶未盡。
對話是復調(diào)的最高形式。洪深的話劇《趙閻王》通過不同人物間、主人公自身性格間和多重主題思想間不同角度的多聲性復調(diào)對話來表現(xiàn)主題,這種多聲部表現(xiàn)形式使話劇主題表達更廣泛自由。復調(diào)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是巴赫,他的復調(diào)音樂以節(jié)奏嚴謹、平穩(wěn)而著稱,而在《趙閻王》這場話劇中洪深也融入了巴赫這一音樂風格,他并沒有像其他戲劇那樣以驚心動魄的沖突來表現(xiàn)主旨,而是在平穩(wěn)的節(jié)奏中,通過不同角度的多聲部復調(diào)對話逐層地揭露社會現(xiàn)實,音樂與話劇相結(jié)合,這種多聲部復調(diào)對話使讀者深刻了解社會的各個階級。這不僅是一場話劇,更是一場音樂悲劇。
①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白春仁、顧亞玲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版,第3頁。
②③洪深:《洪深代表作》,黃河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20頁,第32—33頁。
④朱志榮:《西方文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頁。
作者:郭金霞,安陽師范學院文學院2012級本科生。
編輯:趙紅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本文系2013-GH-142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百年話劇中的音樂元素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