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顯姝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二中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對話措施
韓顯姝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二中
對話其實就是語文教學的本質,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話所包含的內容有學生與文本、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和學生自己的對話,有效的應用對話教學能提升教學質量?;诖?,本文對語文教學中有效對話措施進行探討。
初中語文;教學;有效對話;措施
對話教學在現階段比較熱門,真正的課堂教學應該是什么,這樣有效的課堂教學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特別是初中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話模式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和長遠發(fā)展。語文課要想成為對話教學課堂,就要把“獨白教學”拋棄,利用對話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語文課堂實施對話教學過程中,會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通過一些策略來完成教學,能使對話教學順利進行。
“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是捷克教育家發(fā)表的觀點,這也是學生學習認識的一個重要規(guī)律,直觀的去認知實物,使事物更加形象具體,能促進學生形成感性認識,同時對理性的發(fā)展非常有幫助。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就是把課堂教學內容用直觀的形式來表現,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直觀的感受到知識作用。教學內容接受的主體是學生,把涉及的知識內容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通過直觀感受、理解教學內容,這種方式對初中學生的學習非常關鍵,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在形象思維方面比較活躍,所以情景創(chuàng)設值得語文教師去研究。
1.注重儲備知識的有效對話
“所有的知識都是彼此相關的”為亞里士多德感悟,主要是強調學生在學習新內容過程中要結合生活經驗。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預設課堂對話中要把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把教學內容回歸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因為學生有自身的生活與知識經驗,這樣的知識結構更有助于課堂深度對話的發(fā)展。例如,《靜夜思》教學中,教師提前讓學生收集月亮有關的詩詞,課堂教學上,學生對詩已經有較強的積累功底,在此基礎上進行對詩活動,學生開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更有利于對詩詞蘊意的理解。這樣的提前布置搜集詩詞,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儲備認知和生活經驗,當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就已經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儲備,學生交流過程中也就能夠對話,這樣的儲備就自然而然的主動與學生、老師形成交流和討論,進而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2.轉變語文教學對話的關系
語文教學中形成的“對話”教學,急切需要教師進行轉型角色?!秾W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規(guī)定了教師的角色,這本書是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編著,書中認為教師傳遞知識的職責越來越小,主要作用是激勵學生去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顧問,或者是參與交換意見的客體,教師主要是幫助學生發(fā)現矛盾論點,然而教師不是最后得出真理的人。為了實現有效的課堂“對話”,迫切需要學生在學習和認識知識過程中實現主體地位,而老師要轉變傳統(tǒng)形式下的主要作用。在社會建構論中,客觀現實的準確表征也不是知識,知識只是一種“建構”。這就使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關系發(fā)生轉變,形成不同個體進行交流、協(xié)商一個共同話題,此過程也意味著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地位發(fā)生轉變,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價值觀念和生活經驗給予尊重,而且把這個過程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3.發(fā)揮語文教學對話的自主性
教學中要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作用,并且使學生在上課前充分與文本進行對話,首先在設計新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構建內容生成,把講授和預設弱化。例如:《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在涉及教學中,老師問:大家在《桃花源記》預習過程中,腦海中能夠聯(lián)想到桃花源這樣美的風景嗎?現在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學生開始背誦課文。老師說:非常流暢,大家還對文章記憶猶新,現在我們回想一下,根據課文知識,你們獲取到什么?學生說:《桃花源記》的寫作順序是以時間順序為主,主要線索是漁翁的行蹤,首先是桃花源的發(fā)現,然后是走進桃花源,最后桃花源的尋找。老師說:大家說的非常對,特別用了美和神奇兩個詞??墒怯行┩瑢W說家鄉(xiāng)的風景比桃花源美多了,沒有什么稀奇。學生說:那里有和平,而且生活安定,人們都和睦。另一學生說: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社會黑暗,到處是壓迫和剝削,陶淵明寫的世外桃源非常難得。這個教學設計過程主要是把學生的自主性放在主要位置,讓學生能夠自覺與課堂教學內容實施有效對話,進而順其自然的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其中的問題與內涵的經驗,并積極探索研究,與作者和作品展開有效對話。
初中語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課堂對話式教學,不是簡單的在課堂上進行師生對話,而提倡的課堂對話有很深內容和實際的意義,主要的目標是針對性的圍繞文本進行教學對話,通過對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認識提高,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這樣的教學過程才能達到有效課堂對話的目的。
[1]石莉莉.論文學閱讀教學之生本對話[J].課程與教學論,2013, (02).
[2]韓傳劍.初中語文對話教學初探[J].新課程(中學),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