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煜
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第一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
中職語文教學中基于自學能力提升的幾點淺見
張弘煜
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第一中等職業(yè)技術專業(yè)學校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并熱愛學習,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敖淌菫榱瞬唤獭?,中職語文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指導訓練,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中職語文教學;自學能力;課堂教學;興趣
語文課程是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國家及學校對學生進行文化普及的基礎性課程。語文學習不僅使學生掌握語文科目的基本知識,對其他科目的學習與深造也有積極促進作用,同時對于學生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自學能力的提高也有深遠影響。新課程認為,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文化知識,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讓學生全面掌握學習知識的訣竅與方法[1]。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畢業(yè)后就要參加工作,學生學習的目的也是提高自身獨立的工作能力。因而,在中職日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提升學生專業(yè)技能,以增加學生就業(yè)率。
目前,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依舊習慣性地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對課文字、詞、句進行詳細分析,生怕學生不能全面掌握知識,因而在教學中力求面面俱到、句句清楚、字字落實[2]。課堂教學中,教師成了主角,滔滔不絕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學生只能被動地當聽眾,沒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受到嚴重阻礙。教師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缺乏生機、情趣,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只能一心一意地應付老師,拼命記筆記,一節(jié)課下來,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教師講的重點知識。然而,效果卻不是樂觀的,學生雖然從教師那里學到了基礎知識,但缺乏自身的體驗和感悟,自我探索、創(chuàng)新更是嚴重缺乏。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和啟發(fā)者,教師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要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只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打破這種局限,達到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因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要促動學生“活潑、生動、主動”發(fā)展。教師要改變“慣性”的教學模式,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即應立足于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應立足于人的不斷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發(fā)展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Z文學習興趣是一種以精神需要為基礎的認識興趣,是指學生對語文學習有強烈的積極情緒,并主動去掌握語文的語言表達藝術。教育心理學表明,興趣是學生保持學習積極性最穩(wěn)定,也是最現(xiàn)實的因素。由于中職學生年齡偏小,沒有自我學習意識,因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關鍵。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依賴性和獨立性并存,這一時期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冒險,喜歡探索,興趣廣泛,然而,分析能力和辨別能力卻相對較差。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中職語文教師應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著力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科目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既有趣又有難度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教師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索、找答案,讓學生趣中有思,思有所得。當學生通過思考獲取答案時,已獲得了一次愉快地情緒體驗,同時學生樹立了信心,激發(fā)了斗志,對學習有了進一步需要。
《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世界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懂得怎么學習的人[3]。從此處可以看出,最有用和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時就會輕松自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學習的方法有許多,包括語文知識的具體操作方法,分析語文知識的思維方法等。其中分析語文知識的思維方法是指對同一類型的問題進行解決,具有原則性和綱目性的答案。例如,關于小說的三要素;說明文常見的四種形式;散文的形與神的關系;議論文的三大要素及特點等。語文知識的具體操作方法有許多,例如查閱參考資料、工具書;課文的重點、難點,閱讀課文的技巧;文章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上下文的描述、造字法、構詞法對詞義進行推斷、猜測;尋找文章的題眼、文眼的具體位置等。如果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學習便會變得輕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中職語文在教學中要“授學生以漁”,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引導學生自我學習,使學生熱愛學習,善于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知識在于積累,只有不斷積累知識,才能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學生積累知識要靠學生平時多想,多讀,多觀察,多記。同時,教師對學生要加以指導訓練,教會學生歸納知識,并在歸納時分清主次。例如,教師在教授對文言文時,就可以將一詞多用、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句式特點等作為疏通的重點,同時教會學生文言文斷句、翻譯等知識,讓學生掌握知識并對其進行記憶。記憶有兩種,即自然記憶和筆錄記憶,兩者各有各的優(yōu)點。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然記憶,對于一些復雜、難度較大的知識要求學生筆錄記憶。如:編寫索引、制作卡片等。學生的知識積累多了,教師再合理指導其運用知識,自然而然學生就有了自學能力。另外,教師應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要提高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光靠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對書籍也有強烈的向往,因而教師應引導學生多閱讀,豐富學生知識來源,讓學生感受書籍的美妙,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自主學習。
總之,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有許多。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探索精神,使語文課堂生動有活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語文情感,從而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興趣;然后教會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教師對學生加以指導訓練,豐富學生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強大與誘惑,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達到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
[1]陳麗梅.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能動意識的培養(yǎng)[J].青春歲月.2013(15):286.
[2]梁文華.淺議如何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J].語文學刊.2011(06):119-120.
[3]楊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J].學子.2013(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