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靜 陳 鵬 (西安理工大學 710054)
談媒體影像與設計史論
王雅靜 陳 鵬 (西安理工大學 710054)
通過設計史論學習,我們泛泛的了解了一些中外設計史以及通過一些案例帶我們進入設計的世界。課外閱讀增加我們的文學修養(yǎng),《貢布里希論》豐富了我們的眼界以及學會了欣賞藝術之美。在我國的藝術領域,凡繪畫、詩詞、音樂、講究的是一種"意境",意境是心物、主客、內涵和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本文就視覺設計的基本功能及其價值意義,視覺設計與影像動畫設計,包豪斯的歷史地位以及重要影響等問題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
藝術;影像廣告;視覺設計
有一本書叫《貢布里希論》,在這本書的學習中感悟頗深,緒論里談到《秩序感》里作者曾暗示他對藝術史體系的構思:藝術發(fā)展的中心是再現(xiàn),其兩邊則分別為象征和裝飾。
作為一個藝術生,多數(shù)人都會經歷好多關于繪畫的事物像與不像的一些言論,在《貢布里希論》中的第一章講到“我們之所以喜歡觀看事物之像,是因為我們一面在看,一面在學習,并推斷出每個部分是什么東西,比如,這就是某某物”。我們習慣于通過現(xiàn)實的世界,現(xiàn)實存在的物象來評判一個藝術家或者畫家的作品好壞,這個評判的標準就被界定為“像或者不像”,覺得像的一定是好的這樣一種言論。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乏看到一些街頭藝人在畫漫畫,或者肖像畫等等,這時會聚集圍觀群眾,這些群眾的評判標準自然是像與不像。傳統(tǒng)美學為藝術家提供了兩條辯解理由,其一被歸結為米開朗基羅的一句名言里。有人批評新圣器收藏室里的梅迪奇家庭的肖像不太像。米開朗基羅聽后問道:一千年以后這些人像不像又有什么關系呢?他創(chuàng)作了一件藝術品這才是重要的。另外一條辯解理由可以追溯到拉斐爾,以及更早的一篇頌揚菲莉皮諾·利皮的文章,文章說他的畫的一張肖像比被畫著本人更像本人。這種贊揚的背景是新柏拉圖派關羽天才的思想:即認為天才的眼睛可以透過表面的紗巾揭示真理的思想。正是這種思想使藝術家有權利蔑視被畫人庸俗不堪的親屬,因為這些親屬只注重外表而忽略了本質。
結合媒體影像與信息設計,對于視覺設計的基本功能及其價值意義提一下個人的觀點。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關于紅杉樹香煙報紙的廣告設計,通過一個點到一個面,逐步的吸引著大眾,成為一個經典。在《貢布里希論》里講到,視覺發(fā)現(xiàn)的最顯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取決于“觀看”世界方法的可塑性,這種可塑性不會影響辨別,這一點肯定和我們?yōu)橐曈X經驗編碼時可以利用的大量暗示有關,像漫畫家一樣,畫家也能教我們如何去“觀看”。
影像媒介的廣告可以看成是“視”和“聽”兩部分,對于廣告宣傳來說“眼見為實”。視覺圖像作為影像類廣告的首要主體,承擔了影像廣告里大部分的宣傳和推廣任務。目前,我國影視類廣告卻正面臨著一種“過街老鼠”的尷尬局面,這是因為我們的影像廣告同樣是給受眾留下了“深刻”地影像,但我們卻不是在用畫面說服觀眾,而是在用反復的播放來折磨觀眾達到這種效果的,我們目前的影像類廣告拼接著天文數(shù)字的廣告費,在各類網(wǎng)絡、電視、電影等每一個影像媒介上不斷播放,使得受眾在視覺上被迫接受但在心理上卻不斷排斥的非健康狀況。針對我國現(xiàn)階段影像類廣告存在的問題,要想尋求解決之路,就必須對影像類廣告本身有一個清楚的理論上的認識,這樣才有機會從中找出問題產生的化解以及其產生的根源。這也是動畫相關專業(yè)就業(yè)難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很多畢業(yè)的大學生在找工作方面經常會遇到很多阻撓,有這么幾個點:一是創(chuàng)意點不足不夠新穎,二是眼高手低技術能力太差,三是死板教條恪守陳規(guī)。動畫通過電影、電視、網(wǎng)絡、圖形顯示器等媒介進行傳播,從而賦予其運動自如的動態(tài)藝術視覺效果。動畫具有娛樂消費、傳播知識、宣傳教化以及服務社會等多種職能,它既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又是兼顧實用性的文化載體。這些職能上就要求我們在自己的專業(yè)能力上不僅要求自己的觀念要創(chuàng)新,而且還應該從各方面因素考慮問題與各行各業(yè)進行密切連接。從這些方面來看,視覺設計與影像動畫設計都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
藝術與設計走到一起,是“浪漫表現(xiàn)”與“技術約束”、“無羈無絆”與“有規(guī)有矩”的碰撞。關于包豪斯的歷史地位以及重要影響。通過查找資料進行了相關的收集,了解到包豪斯對歐洲及其世界的現(xiàn)代主義設計產生重要影響,對現(xiàn)代設計教育產生重大影響,在中國設計的影響最早是對工藝美術的影響?!霸O計是把理念形象化并給予一定形式的藝術”。包豪斯的思想發(fā)展是由理想或者理性主義到共產主義再到實用主義的過程。包豪斯受到俄國構成主義和荷蘭風格派的影響,它的發(fā)展歷程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格羅培斯等人的思想變化也影響了包豪斯的發(fā)展歷程。由此可見,包豪斯的設計思想變化,是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定,現(xiàn)代主義是歷史所趨。我國現(xiàn)在的教學依然達不到包豪斯的最高水平,生活情境的真實再現(xiàn)并不產生于簡單的模仿,而產生于對概念傳統(tǒng)或圖像傳統(tǒng)的調整,需要我們自身的努力,和社會的幫助。
期間有幸參觀了西安美術博物館的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中的工藝美術設計和在大唐西市博物館展覽的陶藝展,跟隨著講解員旁聽了關于陶藝展的一些作品介紹以及對大唐西市里面的陳列遺址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深深的被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所感染,古人的智慧和手藝在陶藝展的現(xiàn)代作品中更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結晶,這些作品帶給我們的更多是感覺、視覺上的震撼,兩種不同時期的東西巧妙的在大唐西市博物館里進行了展覽,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結合,這些作品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陶瓷技藝的血脈,而且融入了現(xiàn)代藝術的精華,充滿創(chuàng)意、富有特點,令人振奮,傳承了中華文脈,體現(xiàn)了中國風格,表達了中國氣度,彰顯了現(xiàn)代藝術家們開放的文化視野和藝術探索的勇氣。盡管很多作品看著特別的簡單直白,正是這樣正是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學生所應該學習的。我們經常在設計的時候不是把問題想的太多就是想的太少,不是太過簡單就是太過繁瑣,真真正正的切入到那個點上的幾率很小。這就要求我們做設計要多積累、多思考、多比較、多創(chuàng)新。
對我感觸最深的應該是在西安美術博物館舉辦的畫展《商山四皓》系列作品,剛開始看的時候,只是一個觀眾去評價畫的怎么樣,畫的好不好,并沒有真正去了解那段歷史,包括太子劉盈上山請老人出山等那些故事。為此我回來專門查了查相關內容,現(xiàn)如今的確有很多版本的四皓老人,但是不管哪個版本的老人都是慈眉善目,胸懷大志、知識淵博。這些作品大多是以水墨國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的。引用儒家的一句話,藝術是對人進行教化的工具,藝術的精神在于“禮”。
[1]范景中選編.《貢布里希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2004.
[2]王家民主編.《藝術與設計導論》.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1.
[3]克里斯托夫·歐朱布可(美). 現(xiàn)代設計問題[R]. 深圳(大學)國際設計論壇學術報告,2007.12.